以下为《民俗节见闻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民俗节见闻
教学内容:
课本第19-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画对称轴。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
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出示)
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让学生自由说。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
谈话: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
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体操动作蕴涵的美。(接着课件出示体操示意图)如果我们从正面把这些体操动作画出下来,就成了这样一组平面图。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图片中蕴涵着什么样的美?”“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我们怎样来了解它们美?”等问题。
谈话: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好吗?
谈话:请小组长拿出1号袋,把里面的图片分给小组里的同学,自己想办法研究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开始吧!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谈话:谁想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发现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通过对折发现图形的两边重合在一起了,但是他们不会用完全重合来表达;对折的方法一般是相同的,学生对对折后打开所看到的折痕表述不会很好,在小组活动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发现有条理的表达完整。
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图形的两边重合了,那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板书:重合??? 对称)
谈话: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图形,你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扣杯图)
学生可能会直接回答不是对称图形,因为扣杯的一边有把,一边没有。
谈话:真的不是吗?你能折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演示折。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谈话: 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这个图形对折后也重合了,那这两种重合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可能会认为都重合了,一种是图形中有的地方重合而有的地方没有重合,即是部分重合;而另一种是两边重合后没有多出来的,也没有缺少的,有少数学生会说出这是完全重合。
谈话: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板书:完全)
谈话: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你又有什么新发现?老师也想折一折,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对称图形借给老师用一用?注意看,老师开始折了,我这样折得到一条折痕,这样折又得到一条折痕。这两条折痕与你们折出来的折痕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
谈话: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一般用点划线把它画出来。注意看老师是怎么画的。请你在你刚才对折的图形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谈话:同学们,这些图形通过对折,我们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
谈话:现在你知道这些体操动作为什么这么美了吗?
再回到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一道题你喜欢的做在书上。
分题订正,投影出示。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谈话: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找找生活中的对称。
学生从生活中找对称。
谈话:生活中的对称实在是太多了,老师也搜集了几幅轴对称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演示)
谈话:看了这么美的轴对称图形,你是不是也想自己创作一幅?
谈话:你可以用学具盒上的钉子板围一围,用小正方体摆一摆,还可以用剪刀剪一剪,还可以用彩笔画一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创作一幅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创作活动。
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的作业就是找一找自己家里的轴对称图形说给爸爸妈妈听。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民俗节见闻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民俗节见闻教学设计由用户“hwwhww5818”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