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1、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够发生,但是从晾晒衣服、抹黑板等现象中可以发现:太阳晒、加热、风吹、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能够加快水的蒸发。
2、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做凝结。白某某、露珠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结果。
3、水与水蒸气的维恩图
4、教材实验: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5、一直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先上升,到达沸腾温度时不再上升。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腾温度是100℃(摄氏度写法)。
6、水沸腾时,水中出现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到达水面时破裂。气泡中的气体是水蒸气。而水面的“白某某”是小液滴。
7、漏斗颈上系一个塑料袋,漏斗倒扣在沸腾的水面上,水蒸气占据的空间远远大于液态水。生活中类似现象:煮开水时锅盖不断被顶起来。
8、酒精灯的使用: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
9、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变化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量的水
10、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开始结冰,结冰的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保持在0℃。完全结冰以后,温度下降,直到与环境温度相同。
12、水结冰的实验中,利用冰块使水冷却,冰块中加入食盐能够使冰块融化从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13、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上升到0℃,就会开始融化,融化的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0℃。完全融化以后,温度上升直到与环境温度相同。
14、当环境温度为0℃时,水不会结冰,冰也不会融化,冰水混合物能够长时间共存。
15、水结冰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冰融化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
16、水、水蒸气和冰是水的不同形态,是同一种物质。其中,水蒸气占据空间最大,冰其次,水最小。
17、水、水蒸气、冰的互相转化:受热吸收热量,遇冷放出热量。在记忆时,通过实验操作进行记忆。
18、有些物质能够均匀、稳定的分散在水中,这个过程叫做溶解。? ???????????
19、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水的量、每一份食盐和小苏打的量相同,同样多的水,溶解物质越多,溶解能力越强。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20、温度、搅拌和颗粒大小都能够影响溶解的速度。在研究一种因素对溶解速度的影响时,需要设置对比实验,控制其他条件相同。(知能第12页)
21、分离食盐与沙子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过滤的操作分离了食盐溶液和沙子(固体与液体)。
过滤装置图
蒸发装置图:XX网的作用是使蒸发皿受热均匀,蒸发到出现大量白色晶体就停止加热。
22、操作注意事项:过滤盐水时漏斗中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加热蒸发步骤中,加热至出现白色颗粒即可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和自然蒸发除去剩余水分即可。
23、水的三态变化、捏橡皮泥、折纸飞机......只有物质的状态或外形发生了变化,组成它们的成分没有变化,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24、物理变化的特点:1.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本质特点);2.可以通过加工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可逆性)。
物理变化的例子:水蒸发成水蒸气;空气受热膨胀;纸张剪成碎纸片;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把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捏在一起(很难复原,但是本质与不同颜色玻璃球混合在一起是一样的,没有新物质生成)。
25、有关空气的气泡图
26、空气占据空间
(1)在塑料杯底粘一个纸团,把杯子慢慢竖直倒扣在水中,纸团没有被浸湿,这是因为塑料杯内有空气占据空间,水不能接触到纸团。
(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人们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专门观测风向的工具:风向标,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向。其他观测风的工具:风旗、风袋等。
风力是指风的强度,风速越快,风力越大。旗帜展开的状态、“蒲福风力等级表”可以帮助我们从身边物体的状态判断风力和风速的等级。
10、气候指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
XX市夏季盛行偏东南风,时有台风光顾,高温多雨;其余季节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燥。这段话描述的是XX市的( ?????)。(填“气候”或“天气”)
11、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由用户“litongwen”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