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古诗二首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题目:19、古诗二首
二次备课
教材分析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诗人用夸张的笔调、绝妙的想象,生动地勾勒出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全某某20个字,但足以令读者身临其境,深感其情。前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以夸张的手法从视觉感受上烘托山寺之高。从后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可以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能力方面还是很弱,古诗诵读能力还不错。
设计时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读关键字词,感受山寺的“高”,了解李白诗歌的一大特点——大胆想象,并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体会诗人的感受,从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热爱中华经典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难点
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夜宿山寺》
课时目标
板块一 导入新课,理解诗题
1.齐诵诗句。(课件出示诗句,学生齐某某)
2.导入新课:课件中的诗的作者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课题)
3.理解诗题。
(1)指名读诗题,强调“宿、寺”为平舌音。全班齐某某。
(2)猜测:通过题目,你知道李白写这首诗的时间和地点吗?(时间:夜晚。地点:山中寺庙。)
(3)识字:出示生字“寺”,引导:你在哪儿见过这个字?(课件出示路牌、寺庙等图片)
①理解“宿”:住,过夜,夜里睡觉。
②用“宿”组词:住宿、留宿、宿舍、寄宿。
(4)教师介绍:李白在外游玩,晚上借宿在寺庙里。夜深人静,他登上山顶寺庙的高楼,写下了这首诗。
(5)再次指导读好诗题。
板块二 初读古诗,随文识字
1.自读要求。
(1)第一次读:自读古诗,圈画出诗中的6个生字,读准字音。
(2)第二次读:同桌互读古诗,一人读,一人听,听字音是否读正确,诗句是否读通顺,不正确的互相教一教。
(3)第三次读:同桌合作读,一人读前2个字,一人读后面3个字,试着读出节奏。
2.展示读,指名读,强调易错字音。
(1)辰:翘舌音、前鼻音。带有“辰”这个部件的字,大多都带有“en”的音,如“晨、震”。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惊:后鼻音,形声字。根据部首理解字义;扩词:吃惊、惊吓、惊慌。
3.教师范读,读出五言诗的节奏与韵律。
4.学生再次练习朗读,读出恰当的停顿。
5.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板块三 想象画面,了解诗意
1.观察课文插图。
说一说:山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画面感受“楼之高,人之小,天之近”。
2.学习第1、2句。
(1)随文识记“危”。
①我们在哪些地方看见过这个字?(出示各种带有“危”字的标识牌、警示语等图片)
学生读一读,了解“危”现在大多指“危险”的意思。
②出示“危”的小篆字形:上面为“人”,中间是“山崖”,下面呈腿骨节形,整个字形代表着人站在山崖上,“危”本义表示“高”。“危楼”即“高楼”。
③借助小篆字形记忆“危”,并指导书写:危,斜刀头居上居中,“厂”横画在横中线上方,不要写成横钩,里边笔画横折钩的钩尖抵在竖中线上。
④学生描红,练某某,教师展评。
(2)理解“高百尺”。(板书)朗读诗句,全班交流:哪些诗句让你感受到了山中寺庙的楼之高?
①引发质疑:1米等于3尺,这座楼真的有33米、差不多11层楼那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首笔的撇尖落在竖中线上,底部撇高捺低。注意与“取”的区别。
惊:左窄右宽,“口”在横中线部位,第六笔竖在竖中线上。
3.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4.学生描红,练某某,教师展评。
板块五 课外拓展,实践探究
1.背诵古诗。把《夜宿山寺》背给家人或朋友听。
2.根据自己对诗意的理解,想象画面,画一幅简笔画,并将《夜宿山寺》抄写在旁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对诗意的理解,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检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同时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
板书设计
夜宿山寺
楼高 高百尺 摘星辰
危楼 想象
夜静 不敢语 惊天人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古诗二首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古诗二首教案由用户“l1326661272”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