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家校多维互动活动实践研究”研究报告》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家校多维互动活动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以下为《“家校多维互动活动实践研究”研究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家校多维互动活动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课题组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彻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彻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这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特别是幼儿园、中小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学校教育强有力的支持。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审美情操等起着启蒙和培养作用,它的教育功能是学校及其他社会群体所无法代替的。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这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家长学校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家长学校工作实现创新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要把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

实验小学建校20余年,由于校舍面积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生源大多是进城务工子女、小商贩子女、留守孩子,单亲家庭子女,无人照管和隔代照管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由亲生父母照管,但他们都是独生子女,自私再加上自身本来就贪玩,自身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较大。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很高,孩子一进学校,就把教育所有事情都寄希望于学校。他们不注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有很多不利因素,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重“鱼”轻“渔”的培养方式,重说教轻示范的实践方式和重他律轻自律的行为养成形式。这一系列的错误家庭教育方式导致了儿童自私,娇气,脾气暴躁,经受不起一点打击,行为习惯差,学习不主动,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对学校教育来说,也有不少教师受长期以来传统教育的影响,也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再加上现代社会给教师带上了好多“枷锁”,教师们也只能小心翼翼。学生在校也是过着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同时,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只停留在开家长会、打电话或请家长到学校来的简单方式,联系的内容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之,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容乐观。

因此,基于以上背景,学校在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利用学校的优势,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做好新形势下的家校联系和配合工作,共同教育好学生,不仅是学校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重要工作,也是每个学生家长所迫切关心的事情。我们提出《家校多维互动活动实践研究》,树立儿童是人,是正在发育的人,也是将走向社会的人的观念培养学生,这是对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贯彻。这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提高家长育子素质,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庭、学校真正意义上的齐抓共管,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国际上、国内、省市区等)对家校多维互动活动实践研究的情况介绍(在网上查阅资料),有的都尽量写上。(1000字左右)

二、核心概念界定

“家”指家庭及家庭成员;“校”指学校及教师;“多维”是指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多个角度;“互动”指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家校多维互动活动”是指利用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多渠道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庭、学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合力,体现学校、家庭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等的一致性与和谐性。构建儿童快乐成长环境旨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育我学”:这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我育”即自我教育,“我学”即自主学习。其中的“我”涵盖了学生、教师、家长个体的“小我”和群体的“大我”。

三、本课题研究意义

(一)通过家校多维互动活动,有序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借家校多维互动活动实践研究理念,有效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三)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做好新形势下的家校联系和配合工作,共建一个儿童快乐成长的环境。

(四)让家校工作协调一致,推进我校素质教育进程。

(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介绍课题研究的意义,每个方面都要进行阐述, 1000字左右)

四、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是属于动态的研究,我们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我们密切结合“学生” “学校”和“家长”三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改革教育教学工作,达到了以下目标:

1.转变家长和教师的育人理念,提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素质。

2.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促进孩子综合素养的提高,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一代接班人。

3.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开发一套有效的“家长培训课程” 。

4.创新家校互动的模式,形成学生健康成长的立体育人环境。

(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介绍课题研究的目标,每个方面都要进行阐述, 1000字左右)

五、研究内容

1.探索有利于家校互动的机制,包括保障家校互动的相关制度和组织机构。

2.探索有效的家校互动形式,精心设计家校互动活动。

(1)教师走进家庭。

形式:流动家长学校、专题讲座、座谈交流、专题研讨、家访、咨询、学校互动文件夹、家教小报等。

(2)家长请进校园、请进课堂。为学校教育管理出谋划策,为班级,为学生服务。

(3)聘请家教专家进校园,为家长和教师作家庭教育专题指导。

(4)以学校为桥梁,促进家庭与家庭的互动交流。

3.联系实际,编写家庭教育教材。

(1)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2)收集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需求。

(3)组织老师、家长和教育专家参与讨论,确定编写方案。

(4)家校合作,完成实验小学家长学校教材。

4.探索家校互动活动的评价机制,促进家校、家庭、学生的良性发展。

六、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参研教师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从“家校多维互动活动”探索中凸显出素质教育。开展协作式研究,解决问题,寻找规律,从而由浅入深地开展研究。

其他辅助的研究方法:文献法、教育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叙事研究法……

七、研究措施和活动

(一)调查研究,为家校互动活动实践找准方向

根据不同年段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家长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年段某某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和需要。

(二)建立家校互动的机制

制度建立的目的是要确立一定的规则,保证互动交流的畅通和项目(活动)能按计划进行。而组织建设是积极引导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的教育与学校管理。建立促进家长与学校在教育上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形成共同完成培养孩子的氛围,实现对孩子的培养目标。

(1)建立家校互动的相关制度:建立对家长的培训制度;建立校长向家长委员会述职的制度;建立家长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学校的制度;实行家庭—学校联络员制度,即家长委员会制度。

(2)成立家校互动的组织机构:建立家校教育互动工作的管理组织;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和完善专门为家长提供服务的机构;组建家长委员会。

(3)建立家校互动培训机制:学校对教师的培训;教师对家长的培训;家长与家长的交流。

(三)探索以活动为载体的家校互动形式

在家校互动工作中,我们倡导“多边互动”,即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与家长、家长和老师之间都应有不断的对话,让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鲜活的知识伴随着思想和情感,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中积极有效地沟通渗透。

1.改变家长会形式,建立以家长、学生为主体的会议方式。

传统的家长会,都是老师讲,家长听,家长很被动,作为教师也不过是总结一下上期的情况,谈一下新学期的打算,长此以往,家长们也失去了兴趣,觉得开家长会没意思,有的是人到心没到,更有甚者叫人代开,根本没起什么作用。因此,我们要打破以教师为主体的家长会模式,建立以家长、学生为主体的会议模式,教师只是家长会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家长会的内容可以是家长交流家教得失,孩子汇报成长感悟等。家长会的形式可以是:沙龙、亲子表演、分组研讨等。

2.建立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为班级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开放机制。

学校向家长开放,并不仅仅是让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状况,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为班级服务,为孩子服务。如:我们可以邀请家长是牙科医生的,为孩子们讲洁牙护牙的知识;家长是图书馆的管理员的,我们可以邀请他为孩子们讲解图书的借阅和爱护;家长是公交车司机的,可以邀请他为孩子们讲交通安全等等。学校要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建立家长资源库,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关爱。

3.开展家长参与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现在好多家庭,都存在亲子关系紧张,好多孩子都比较自私,不懂得感恩。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母亲节、感恩节开展了孝敬教育,比如给妈妈送一束康乃馨,给妈妈写一封感谢信,给最亲的逝者写一封感恩信等,为了增加活动的实效性,我们也要求家长给子女回一封信,让孩子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增进彼此的情感,了解各自的内心需求,化解相互间的矛盾,也为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开辟一个渠道。过后,还可以征得家长同意,把部分书信刊登在《家长报》上,分发给全校的家长阅读。在阅读中,通过了解同龄孩子的心理、精神需要等,许多家长懂得了与孩子沟通的更多技巧。在每年的“开笔礼”上,我们都安排的有感恩师长、感恩父母的环节,培养孩子从小就有一颗感恩的心。每年的“开笔礼”上,都有父母、孩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紧紧相拥的场面。

4.教师进行家访和家长“校访”相结合。

家访,在家校联系工作中是一项传统但又极为有效的举措。学校在教师中提出“诚心家访”,努力做到六个必访:学生生病必访、学生行为不良必访、学生学习有困难必访、学生家庭有变故必访、家校联系有障碍必访、贫困家庭必访,教师家访率力争达100%。另一方面欢迎家长随时到学校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鼓励家长对学校持续发展提出金点子。

5.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互动。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建立班级QQ群,通过校讯通、微信,为家长——学校、家长——家长之间搭建一个平台,探讨家教形式、方法、效果。

6.书信往来促进家校互动。

书信是一种最灵活的互动形式,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家长会上讲过的内容,校讯通发的短信,家长可能一听而过,一看而过。但书信不一样,家长可以有征对性地看,反复地看,以达到解决自己的困惑,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教师可以通过书信让家长们随时了解孩子们的在校情况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家长可以通过回音壁将自己的建议或困惑及时与老师交流,达到真正的互动交流。教师给家长写信,每个阶段可以有侧重点。低段的时候,书信的主题以适应小学生活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让家长了解孩子所面临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活动环境的变化,理解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知晓小学阶段习惯培养的要求和基本方法。中段的时候,我们要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意识、互助合作意识和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指导家长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行为习惯培养意识,提高培养指导能力。高段要以加强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强化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让家长了解开发智力和培养非智力因素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及培养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7.编写校本家教教材,让家校互动持续有效。

(1)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一个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使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更有效,首要的是要了解每个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包括主要监管人,监管人的学业水平和思想状态。每个学生一入学,教师就要了解其家庭教育的现状。

(2)收集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需求。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家庭教育的着眼点就不一样,而且每个家庭的结构不同,家庭成员的素质不同,每个家庭拥有的教育资源也不同,所以每个家庭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需要就不一样。为了让家庭教育的指导更有征对性,在每一学年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需求。

(3)组织老师、家长和教育专家参与讨论,确定编写方案。根据不同阶段孩子出现的问题以及家长的需求,通过专家引领,教师、家长参与讨论,确定家长学校教材的编写方案。

(4)家校合作,完成实验小学家长学校教材。分年段组织专门的教师和家长代表完成教材的编写、出版。

(四)探索互动活动的评价

家校多维互动的评价,重在于互动活动的方式和效果。采用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进行质和量的评价,让家校互动真正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

八、研究取得的成果(这是最主要的部分,10000字左右)

(一)探索出了“家校多维互动活动”所达到的目标。

1.通过

1.转变家长和教师的育人理念,提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素质。

2.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促进孩子综合素养的提高,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一代接班人.

(可以从学生、老师、学校、家长这四方面介绍达到的目标,每个方面都要进行阐述,大约800字)

(二)构建了“家校多维互动活动”的模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引领家长自然融入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为之搭平.建台、提供支持、给予指导,是非常必要并且是可行的。通过实践,我们初步探索了“三联动一整合多途径”的家校多维互动合作模式。

1.“三联动”即以家为本,建立有效的“三级联动”家校合作机制

家庭相对于学校来说,其广域性、多端性尤为纷繁复杂。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家庭的构成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家风、教育氛围不同等等,要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需要我们从“每一个家庭出发”,开展“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就是要以家庭为中心,其形式和层次依据每个家庭特性需要而定,因家而异,是要求学校指向家庭,能够为家庭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为此,我校建立了“三级联动”的家长委员会,即校级、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我校 “三级联动”的家长委员会是家庭教育的引领者,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这样,不仅从体制上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同时最大限度地把家庭教育责任和任务还给了广大家长,并通过一些家庭教育素养高的家长的带动和辅导,使更多的家长承担起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举并重的新格局。

2.“一整合”指借助学生家长的有利资源整合对学生的教育。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我们可以借助有利资源整合我们的教育。利用身边资源,用家长教育家长,用家长启发家长。例如,发现孩子的问题,请家长参与讨论,集思广益。当家长应该如何面对孩子在交往中被打这个问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之间打闹是正常现象,孩子哪有不挨打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挨打时教师应该及时制止;还有的家长认为,要给孩子讲道理等等。对此,家长纷纷发表看法,可都没找到造成孩子间打闹的真正原因。为此,教师主动帮助家长分析孩子间打闹的原因,科学指出孩子间打闹极有可能受到影视作品中成人对生活、事物不满意时用打闹来宣泄情感方式的影响。教师与家长对同一个问题提出多种看法,自觉帮助家长从生理、心理和环境、教育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促使家长从多种角度去看待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

3.“多途径”即通过多种途径,密切家校交流,加强家校之间联系。

(1)学校对家长开放,请家长到校听课、观摩教育教学活动。这不仅能让家长直观地了解学校教育的现状和孩子的表现,了解到自己家庭教育的效果,更能通过观摩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启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这一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指导效果和社会效应。

(2)开展“手递手”主题经验分享交流会。“手递手”经验分享交流活动的开展源于我们在进行访谈时发现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许多优于教师的经验。他们的经验是通过自己的尝试得到的并且是成功有效的,对此,我们把这些宝贵经验介绍给更多的家长,一方面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主动弥补我们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同时,我们还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成功事例记录下来。例如,有的家长尊重孩子,与孩子能和谐相处的,有的家长培养孩子意志力成效突出等,我们请他们在亲子活动中介绍过程、意义,让更多的家长在今后教育孩子中有所启发和借鉴。另外,我们还和家长们就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探讨。例如,当孩子任性怎么办?家长们各抒己见。活动中教师还针对如何培养情感智力,关注孩子情绪、情感的重要性一一做了讲述。

(3)设置联系卡。由于学生众多,家访次数多了老师也忙不过来,而仅仅靠召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双方又很难做到细致地了解情况,因此我校低年级采用“关爱联系卡”的方式,由班主任定期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记录在联系卡上,让学生带回家,并请家长填写学生在家的表现,让学生带回学校交给班主任。使家校双方更为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并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也有利于中低年级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建立班级“网络”平台。现代媒体联系方式,确保家校联系顺利进行。我校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构建班级“网络”平台。运用微信、QQ、邮箱等的形式,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布通知、学生的表现及教师评价,同时向社会宣传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指导,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也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5)公布教师关爱电话。我校教师为家长公布自己电话,耐心回答家长提出的有关课程、学校管理、学生活动等问题。

(6)设立关爱信(邮)箱。为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我校开设关爱信(邮)箱,学生和家长可以把自己在学习上、生活上的烦恼,及对同学、老师、学校的建议等写在信中,发到关爱信(邮)箱。学校承诺为每一位来信的学生、家长保密,辅导教师会通过邮件的形式尽快给予答复。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学校将公开予以解答。

(三)总结了“家校多维互动活动”的实施策略

1.成立家长委员会,家委会参与学校工作。

组建家长委员会,目的在进一步密切家校关系,沟通教育信息,提高育人水平。从而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起支持、参与和监督作用。

(1)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形式

通过工作实践,我校家长委员会的组织模式确定为:“学校家长委员会 ——年级段某某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三级机制。班级家长委员会是开展活动的基本单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家长委员会的条件:必须是在校学生的家长,热心学校和家庭教育工作,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奉献精神,乐于义务承担学校或其他家长委托的工作。同时还应考虑到组成人员的先进性和代表性。

(2)家长委员会职责

协助学校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教师、领导一起探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研究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家长委员会成员要经常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反映学生校外表现情况和思想动向,沟通和协调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家长委员会成员应注意搜集学生和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信息,定期以口头的或者书面等形式,反映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为学校教育出谋献策。

(3)家长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①每学期初,家长委员会总会均按时召开全体成员会议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完成实验小学家长学校教材。分年段组织专门的教师和家长代表完成教材的编写、出版。

(介绍互动活动的实施策略或方法,介绍时最好有案例支撑)

(四)探索出“家校多维互动活动”的评价办法

(介绍互动活动的评价办法,介绍时最好有案例支撑)

九、研究取得的效益

(一)学生的变化

(二)教师的变化

(三)班风、校风的变化

(四)家长的变化

(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介绍课题研究取得的效益,每个方面进行对比(课题开展前后)和阐述,证明课题研究是有效果的,大约3500字)

十、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讨论

(介绍存在的问题,只介绍大点点,不用阐述)

十一、参考文献

1.马某某,《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XX,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2.苏某某,《小学生的家教艺术》,XX,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3.张坤霞,《家校合作教育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年10月1日第1版

4.赵某某,《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何某某,《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家校多维互动活动实践研究”研究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家校多维互动活动实践研究”研究报告由用户“xxf13575734353”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11-16 07:32:14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55/2f/141526.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55/2f/141526.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