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5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体验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品味作者富有哲理、饱含深意的语言。
3.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4.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痛悔的心情。
5.感悟作者有“生”到“死”的复杂情感,形成健康的生命观。体验“母爱”的崇高与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前后两部分的要点。
2.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2.感悟母爱的崇高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猝不及防的时候,命运带给你重重的一击,这时候你会如何对待降临到你身上的磨难,或者当你们正值青春年少的时候,突然有人告诉你,今后你将长卧病床,你又当如何。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位遭遇不幸而后走出困境,对生命有深刻思考作家。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磨难,生活不仅仅只有开心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处于一种低沉的状态,那么我们该如何开解自己?如何走出泥潭?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不幸的作家,看看他是如何走出人生困境的。?
二、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1.史铁生: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51年生于XX。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XX插队。1972年,也就是在他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某某“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
2补充资料:
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史铁生
他从不曾屈服于命运,双腿无法在现实中行走,就让思想在笔尖行走。面对着只剩下残垣断壁的地坛,他探求、叩问,一次次向灵魂深处进发,他的人生从不曾务虚,而是充实的、充满战斗精神的一生。他的离开,是文学和思想的共同伤痛。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XX的思想。且不论他在文学艺术上所做出的贡献,对于他来说,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他,就是史铁生。他告诉我们,生命是美丽的,是多姿多彩的,不论上天先前对你是否公平,只要永不屈服,生命,总会发出耀眼的光彩。
3、背景链接
史铁生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回到XX,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双腿瘫痪后,史铁生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并多次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让深爱他的母亲为此操碎了心。后来在母亲的帮助下,经历了在地坛痛苦的人生思考,史铁生重新找回了活下去的勇气,同时,他将自己这段时期的生活经历写成了《我与地坛》一文。文章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一万三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诸多方面写了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三、课文详解
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过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
(一)第一部分
1.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地坛的?
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
他的精神状态是:失魂落魄、颓废、迷惘、愤怒。
2、作者与地坛有怎样的缘分?作者为什么十五年来喜欢待在地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某某。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教学板书】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5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5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由用户“greyzone”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