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辅读学校八年级数学学科育德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辅读学校高学段数学学科育德实施案例
案例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中.扬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入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将辅读学校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渗透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促入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生动讲解,就能使学生感到祖国的强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入行爱祖国受社会主义教育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使学生熟悉到数学知识的实
际应用,以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二、案例呈现
《千米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是:第一,交流信息揭示课题;第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第三,千米的用处、体会价值;第四,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
4、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15千米。
5、XX到XX高速公路连线全长约410千米。
6、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大约长6700千米。
三、案例分析
辅读学校的学生以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为主,个别差异差,如何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一直是特教老师所研究的问题。正如本班学生,八年级,一共14名学生,10男4女,2名中度智力障碍,10名重度智力障碍。在学习本课之前,好的学生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千米是长度单位,也知道1千米=1000米,但是差的学生连1-10这几个数字还未掌握。通过让学生看老师收集的生活中的“千米”,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初步感知祖国的大、祖国的美,也能通过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A组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而B组学生可以在欣赏生活中“千米”的过程中感受珠穆朗玛的高等,增强爱国主义情怀,C组学生欣赏图片,开拓其视野,体会祖国的美。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辅读学校八年级数学学科育德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辅读学校八年级数学学科育德案例由用户“naizi1”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