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创建教学工厂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案例二:创建教学工厂?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典型案例
*_**确定的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在项目实施期内,我们着力开展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的探索,特别是创建教学工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成果显著。
一、创建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一)顺应时代,融入走向本质回归的职教改革洪流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是中职教育的传统专业,特别强调工学结合。传统学徒制是通过“师傅带徒弟”传授技能,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到来,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学校职业教育模式开始占主导地位。这种学校职业教育使教育与职业相分离,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特别是受普通教育模式的影响,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本质难以彰显。
当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它重构了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工学一体思想,为学生提供获得真实工作体验的机会,使学生毕业后能具有岗位工作必要的能力和经验。中等职业教育逐步走向本质回归。
(二)放眼世界,借鉴职教发展的有益经验
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企业深度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才能办出一流的职业教育。这也正是世界上最先进职业教育国家的成功经验。他们或有政府的国家制度支撑,或有法律的强制约束,或有行业的有效组织,或有企业的文化自觉,成就了各自的一流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而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多期待着学校一方的改革探索。经广泛调研、比较,我们发现新加坡南洋***的“教学工厂”理念更值得我们借鉴。
(三)自我完善,弥补企业育人职能的缺失
我校地处XX北部环京津贫困带内,机械制造业并不发达,毕业生除少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大部分输出京、津、唐等环渤海地区。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时空的距离、利益的诉求、观念的差距等成为合作育才的障碍。鉴于此,学校创建教学工厂——双元机加工厂,把企业办在校园,把生产引进教学,以自己的努力弥补企业育人职能的缺失,进行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目标
通过创建双元机加工厂,开发教学资源,创设全真学习环境,实现四个结合,即生产任务和教学任务相结合;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相结合;生产管理和教学管理相结合;产品质量考核和学生学业考核相结合。制定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融通一体的管理制度,推行教师双岗双聘,由此创建“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新模式。
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在于,改变了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单一路径,解决了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育人中的实际障碍。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可以主导企业一起制定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建设和共享环境资源;共同管理教学,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共同考核学生能力,提高了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三、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过程
教学工厂遵循“学校举办、系部管理、市场运作、服务教学”的原则,在课程改革、教学实施、师资培养、管理机制、评价方式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学校创办教学工厂。学校在双元校企集团旗下,创办“双元机加工厂”,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全真地运营企业。在这种构想下,在新校区建设的时候,就规划并预建了基础厂房设施。后期又投资500多万元购置机械加工设备,使其具备了生产经营的能力。目前,双元机加工厂拥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四轴加工中心等各类设备70多台套,可承接各系列、类别的机械加工订单。
(二)建立系部管理机制。依据学校创建教学工厂的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激励下,认真研究,不断探索,科学实践,对该模式进行了有益尝试。实践表明,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为现实和有效的途径,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创新。同时,我们也看到,这样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实践需要总结提炼。如何完善和优化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与教学体系,科学评估这一体系在学生素质及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国家能否继续增加扶持力度,使教学工厂更加稳固,仍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另外,校企如何在产、教、研方面深化合作,也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创建教学工厂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创建教学工厂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用户“qq339641311”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