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密度》教学课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密度》教学课例
一、教学内容:第七章 第三节
二、建议思考的问题:
1.重视生活经验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生活经验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来说至关重要,在大量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可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既有生活经验出发去展开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思想。
2.重视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向的知识交流的过程,更是一个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充分体现这种平等、互动的情感交流。
3.科学探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获取知识,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科学探究的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教”与“学”的重心要落在学生的思维进程上,不去过分地强调学科的体系与知识的严密性,不要求严格地按照知识在学科中的逻辑关系教学。
三、案例描述
师:这几天,为了加强臂力,我经常用它进行锻炼,(拿出泡沫塑料制作的哑铃,外观与真哑铃一样)
我想与咱们班的大力士比试一下,谁能来?(老师拿假哑铃与学生拿真哑铃平举,其余同学喊数计时,最后师胜,看到老师如此轻松,学生较惊诧)
评析:通过精彩的课堂小活动,激起学生的疑问。
师:想试试我拿的这个哑铃吗?(把哑铃扔向讲台下的学生,学生发现了秘密)
生:这个哑铃是假的,是泡沫的!
(一片笑声)
师:(笑)泡沫塑料与铁不是一样的嘛?
生:不一样,铁重!铁质量大!
师:噢!铁比泡沫塑料质量大,
(板书;铁比泡沫塑料塑料质量大)
师:这是一大块泡沫塑料,这是一个小的铁图钉,哪个质量大呢?(将一大块泡沫塑料与小图钉分别放入天平的两盘,发现图钉的质量比泡沫塑料的质量小)
师:你们的说法错了!
(在刚才的板书上划“×”号)
生:不是,我们说的是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
(学生纷纷发表见解,说法不一)
师: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不能说铁这种物质比泡沫塑料质量大,应该说在体积相等时,铁比泡沫塑料的质量大,我们暂且理解为铁比泡沫塑料更“那个”。
(板书:铁比泡沫塑料更“那个”)
师:在你们的面前有很多种物质,有木块、铁块、爆米花,请你比较一下,它们谁更“那个”呢?
生:铁比木块更“那个”,木块比爆米花更“那个”。
师:那么,铁与金子相比呢?
生:金子更那个。
评析:通过图钉与泡沫塑料块的比较,把学生的思维定向到“质量”和“体积”上来,在密度概念没出来之前,巧妙地用“那个”来表达密度,然后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对爆米花、木块、铁块、金子进行比较,为认识的理性飞跃做好铺垫。
师:看来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但是有些物质谁更“那个”并不好区分,例如在你们的桌面上有玉米和大米这两种物质,运用桌面上的器材你能做出比较吗?
(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有结论了吗?
生:有,大米更“那个”。
师:怎样得出的?
生甲:用两个一样的纸杯分别装满玉米、大米,比较质量,发现大米的质量大。
师:很好,跟他们组方法一样的举手,(大多数学生举手)谁的方法与他的不同?
生乙:两杯分别装大米、玉米,发现在质量相等时,玉米的体积大。
师;很好,为了比较不同物质谁更“那个”,既可以在相同体积下比较质量,也可以在相同质量下比较体积,如果两种物质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该如何比较呢?
评析:通过对大米与玉米谁更“那个”的探究,使学生亲历了研究过程,不同探究方法的交流开阔了学生的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生:可以,我们可以用单位质量具有的体积来描述,可以把它定义为“疏度”,公式是用体积除以质量,单位是米3/千克。
师:很好,看来你们也成为科学家了,科学研究并不神秘,相信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有更出色的表现,衷心地祝贺你们。下课。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密度概念引出和实验探究的时间较长,可以将某些实验内容放到前一节的实验课中去做。
五、案例评析
本节课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通过思考、探究得出密度概念,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思想,概念的得出自然、亲切,“疏度”的提出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较好地展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_*学 王某某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密度》教学课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密度》教学课例由用户“bcrst”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