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观潮》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1、观 潮
设计意图:
以朗读为主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分别从不同层次上的要求来由浅入深的感知、理解、欣赏,将点拨教学、情境教学与朗读教学相结合,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朗读要求,激发学生在读中思考探求文章之美的情趣,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语感,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质。
教学目标:
1、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体会“潮来时”的壮美和神奇。
2、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背诵部分语句。
3、感受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领略“潮来时”的壮美和神奇。
3、领悟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潮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某某
1、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某某”。(出示课题:观潮)谁能告诉大家,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钱塘江大潮)
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板书:天下奇观
3、“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的“观”,教师请教了一下字典,共有三种意思。请你选一选。
屏幕显示:“观” (1)看;(2)景象或样子;(3)对事物的看法或认识*
二、整体感知
1、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天下奇观”,请你打开书本,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喜欢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笼罩 屹立 人声鼎沸 横贯 山崩地裂 恢复
(1)指名读,注意指导“鼎、崩、沸”的读音。
(2)当小老师读,开火车读。
3、指名分节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4、学生交流反馈:作者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过之后。
板书: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5、你们对钱塘江大潮一定很感兴趣吧?我把这大潮给录下来了,想不想看?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学生看钱塘江潮录像。)
三、朗读体会
1、刚才录像里潮水的景象,咱们课文里也有,在哪儿呀?请你找出来!指名读课文3、4自然段。
2、自己读读3、4自然段,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划一划,然后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生自由读——划——读)
3 、学生交流
屏幕随机分别显示三个重点句子,预设:
[第1句]我特别喜欢这句。“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1)师:闷雷滚动的声音是怎样的?谁来学学看。指名学,全班学。
(2)师: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形象啊!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齐某某)
(3)读得真好,再来一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学生闭眼齐某某)
[第2句]我特别喜欢这一句。“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某某,人群又沸腾起来。”
(1)假如当时你也在人群中,当你看见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某某,你的心情怎样?你会怎么表达自己的这种心情呢?
(2)师生共设情境,演艺兴奋的情景。师:看哪,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某某,人群又沸腾起来……(跳着,叫着,挥舞着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来啦!”)
(3)沸腾了!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把它找出来。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齐某某)
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那条白某某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读,师跟读。
四、选择重点词语。复述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五、总结归纳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文,如同亲身观赏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深深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雄伟磅礴的气势。如果我们也学着作者,展开想像,也能像作者那样,用眼、用耳、动脑,多看、多听、多想,做到留心周围的事物,做到注意积累,就同样能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附板书:
观 潮
天 下 奇 观
潮来前——江面平静 闷雷滚动 风平浪静
越来越大 一条白某某
潮来时——横贯江面 白色城墙 山崩地裂 白色战马
潮退去——风号浪吼 余波涌来
六、作业参考
1、背诵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2、完成课堂作业本。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观潮》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观潮》教学设计由用户“陈亮宗”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