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绪论》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儿童发展心理学
绪论
发展:个体生命全程中系统的、连续性的变化。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婴儿期0~3岁 幼儿期3~6、7岁 童年期6、7 ~ 11、12岁
青少年时期11、12~20岁
小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小学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白板说: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先驱:卢梭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埃里克森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发生认识论?皮亚杰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果斯基
弗洛伊德人格划分5个阶段:
口唇期0-1岁力比多主要投放在口唇,吮吸,咀嚼这个阶段后期,“自我”开始出现过多:依赖、纠缠人格过少:信任差、怀疑
肛门期1~3岁刺激中心是肛门,卫生(大小便)训练很重要干预过少:排泄人格,邋遢、无序混乱过于严格:便秘人格,过分干净、注意细节
性器期3~6岁开始产生恋母(男孩)恋父(女孩)情结→自居作用→“超我”开始发展是否会性别认同障碍或恋父(母)情节
潜伏期6 ~ 11、12岁机体发展进入相对恬静时期,快乐来自外界。
生殖期青春期中心转到对异性的感情上能否建立成熟的两性关系、独立自主
横向研究定义: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又称横断研究。
纵向研究定义: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个或同一群儿童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又称追踪研究。
聚合交叉研究:年份可跨越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相互制约、互相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
关键期:人格-幼儿期 口头语言1-3岁 视觉发展0-4岁 音乐5岁前 外语学习10岁前 动作技能10岁前
印刻现象: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的现象。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流派
1.精神分析学派; 早期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潜)意识。后期的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id、伊底,本能我)是唯一天生的成份,是本能的心理能量的贮藏室,是完全无意识的;其活动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ego、现实我)在本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本我服务,是本我与环境的调节者,使本能能根据外界现实在适当的时机满足本能需要;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super ego、道德我)对自我满足本我需要的方式、方法起着监督和指导作用,代表着良心或道德力量;其活动遵循“道德原则.
性本能的满足,不仅包括两性关系,也包括身体的舒适和快感。?在性本能成熟的过程中,产生快感的部位会从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形成了相应的心理发展阶段。
自居作用:从同性父母身上内化一些性别角色的特征和道德准则。固着:如果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者受到挫折会导致固着,固着将导致无法正常地进入性心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强调本能、特别是性本能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一切心理和行为都是性本能驱动的结果,与性本能有关的心理能量被称为“力比多”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
信任对不信任-出生到18个月 自主对怀疑-18个月到3岁
主动对内疚-3岁到6岁 勤奋对自卑-6岁到12岁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到18岁 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
繁衍对停滞-成年中期 完善感对失望-成年晚期
2.行为主义学派:华生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是将意识和行为绝对地对立起来。
3. 发生认识论:皮亚杰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正阶段
道德结构: 1道德认知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
对偶故事法,两难故事法(偷药)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9岁前):具有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是主要从行动结果和自身的厉害关系判断是非。
习俗水平(9~成年):遵从道德准则和社会习俗,关注社会需要和价值观中个人的地位和作用。
后习俗水平:(部分成年人):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
攻击性行为:恶意侵犯和攻击他人他物,并致使他人他物遭受非本人意愿接受的结果的伤害性行为。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小学儿童择友四条标准:直接接触关系 接受关系 敬慕关系 其他关系
小学儿童择友2个特点:同质性和趋上性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绪论》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儿童发展心理学绪论由用户“Thegaox”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