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的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现在,很多学生课上教师讲的都能听懂,可是自己做题时就糊涂了。有的教师稍作提示就会做了,有的看着题目不陌生,但真正做起来,就是会出错,即使做出来,也因考虑不完整不能完全得分,即“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学生在中低档题目的得分率降低,而难题又得不到分,从而使卷面成绩不理想,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讨厌做题的思想,最终制约了解题能力的发展。
这种现象不但困惑着同学,同时也困惑着教师,影响着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存在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此问题呢?
学生层面的原因分析
基础知识不扎实,基础知识理解不深,概念理解不透
彻。
懂≠会。从知识上看,有的学生觉得懂了,可一做题就发现,知识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对一些已学习过的命题、概念稍加变化,不少学生在认知上就会产生困难或错误、这反映了学生对已学的命题、概念并没有真正的理解。知识的理解正确与否、理解的深度直接影响到知识的学习和建构。
发下答案一看都会,可是考试就答不对。学生自己说这都是会的,可我们认为学生没有完全的会。
对于一个知识的认识是有不同层面的。浅层是识记,高一个层次是理解,最高是应用。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学习的三个方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完善的知识建构,优秀的解题能力。
学生可能仅仅停留在理解甚至是识记上,而无法应用它。这就致使学生总觉得会,其实呢,学生是欠缺的。
2、知识建构不完善,自主思维能力不高,“学以致用”能力差。
会≠对。有的学生单元测验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有的学生做题一看就会,可有时就是做不出来,其原因也往往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这种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科之间,对各章节之间不及时总结归纳整理,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
形成知识网络(结构)是知识体系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识经过学生输入、加工、储存过程而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序的组织状态。建构一定的知识网络在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网络,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
从能力层面上看,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有个独立思考的过程、问题最终能否被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能力的高低。高三,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信息量很大,如果学生不能通过自主思维将各种知识有序展开,并逐步构建起各个知识点之间的“信息链”,学生则不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在解题时不能提取相关信息。
学习有“懂、会、熟、巧”四个阶段。对于每一学科的知识、概念,首先要懂、要会,在弄懂学会以后,就要通过做题训练达到熟练,而后才有“熟能生巧”。许多学生总认为:不懂的,我要弄懂,不会的,我要学会。我懂了,会了,就是学好了,最多是一些“失误”,其实不然。小“失误”的积累就是大“失误”,光有懂和会,不能熟练地运用,是造成许多错误的主要原因。“熟练”也是解决“会而不对”的一剂良药。
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参与思考练习,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以养成全面细致考虑问题的习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同时也应让学生尽量多地参与探索和交流,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应让学生多参与反思,以养成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品质,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3、心理品质不过硬,解题习惯不好,解题经验弱。
对≠全。“会而不对”是拿到一道题目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在基本正确的思路上,或审题不清,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或知识错误,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对而不全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考并作出新的判断,让学生体会解题带来的乐趣,体验反思带来的成就感。
反思活动的展开提高了学科的元认知能力。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也是对学习活动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的元认知过程。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能对自身从事的认知活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它不仅能提高具体认识活动的有效性而且能使认知结构和认知策略得到优化。所以,这也是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现象有效途径。
总之,“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现象是学生解题的顽疾,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把改进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学科能力。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由用户“WOSHICDMBSD”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