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喉源性咳嗽简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喉源性咳嗽是由国家级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首次提出的。喉源性咳嗽顾名思义就是喉咙疾患所引起的咳嗽。它的主要特点是:痒为主症,咽痒如蚁行,阵发性咽痒,干咳,不痒不咳,咳的起点在声门之上,多为阵发性咳嗽,咳甚则痉挛状,咳嗽后吐出少许白某某。喉源性咳嗽的病因为:1、感受风邪,宣发不彻,或病初频服糖浆、凉性药、收敛药或滥用抗生素、滋补药等,使邪滞肺经,闭门留寇。2、禀质过敏,微邪外感及异气(异味、粉尘、)等,故治疗***:宣肺为先,不管它是否有表证,均不能忘记宣肺散邪,然后配以脱敏、降气、化痰、利咽。方某某“喉咳宁”。本方为干老的经验方之一。其功能为宣肺祛风(脱敏)。主治喉源性咳嗽,过敏性咳嗽,慢性咽炎等。药物组成:以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为基础方添加苏某某、天竹黄、地龙、蝉衣、玄参、射干、黄某某组方而成。方中主药;麻黄、杏仁。麻黄具有发汗解某某,开毛孔,治伤寒。杏仁降气行痰,因此这两味药对急性喉咳很奏效。又根据《神农本草经》“麻黄又具破瘀积聚”之理,可针对被肺经所困之邪而起逐邪外泄的作用。《本草纲目》载杏仁有“润大肠气秘”,那么肺与大肠相表里,可理气而解秘,同样能增强解围破坚作用,因此这两味为本方的要药。另外现代药理证明,麻黄有抗变态反应功能。地龙:虫类祛风药,擅长祛风解某某,定喘止痉。蝉衣:缓解喉痒及阵咳而宣肺利咽,熄风止痉。玄参:导药入喉。射干:引导药,与玄参为伍可清热解毒,祛痰止痛。天竹黄、黄某某:具有清热化痰,前者可以定惊,后者可以清肺经残邪之火。苏某某:降肺气,止气逆。甘草:镇咳利咽(抗变态反应)。全方药物的组成,配伍严谨,功效独特,具有宣肺,祛邪外泄,祛风止痒(抗过敏),降气化痰以达利咽止咳之效。
喉源性咳嗽简称喉咳。主要是因咽喉不适、干涩发痒而引发的咳嗽。临床此类病人西医治疗颇为棘手,笔者从事临床多年,采用内服中药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温阳化痰,宣肺止咳此类喉咳患者一般喜嗜凉饮,贪凉较甚或素体阳虚怕冷喜暖,喉咳起于外感风寒之邪、可症见喉痒、干咳、痰清稀、口干喜饮、多汗乏力、受凉易咳或咳嗽加重、察其舌质淡或有齿痕、苔白或略腻、脉象偏沉不数。此类病人多有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历史。病机分析:患者素体阳气不足或贪凉饮冷损伤阳气,故怕冷喜暖;阳虚感寒肺气郁闭故喉痒咳嗽,阳虚气不化津,故口干喜饮、气虚温煦固摄失取,故多汗、乏力、受凉易咳或咳嗽加重;查体:咽喉粘膜肥厚,色淡红,舌淡或有齿痕,苔白或略腻,脉沉不数均为阳虚之症。治疗重在温阳化饮、宣肺止咳。方药用小青龙汤某某治疗。阳虚甚加制附子;咳嗽甚者加前胡、白某某、蝉衣等药。例1:刘某,女,9岁,2007年6月25日初诊。主诉咽喉不适干咳2周,患者平素体质较弱,易某某。2周前因受风感冒,症见鼻塞、流涕、口干、咽痒不适。自服阿奇霉素片、感冒灵等药,具体不详。鼻塞流涕消失,咽喉干涩、发痒、干咳略有痰、质清稀,并逐渐加重,遂来诊。平日纳可,眠可,大便偏稀。精神差,察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外感风寒,内有伏某某,治则温阳化饮、宣肺止咳。方用小青龙汤某某,方药如下:生麻黄3g、炒杏仁6g、桂枝6g、 干姜3g、五味子3g、细辛2g、 姜某某4g、白芍6g、甘草2g 蝉衣6g、 前胡9g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一剂症减,3剂咳嗽消失,咽喉无不适。察其舌淡红苔薄白。2.??清热化痰,理气止咳此类喉咳患者平素嗜食辛辣刺激或肥甘油腻或经常熬夜或素体热盛。喉咳起于外感风热之邪,证见喉痒干咳,咽喉干涩,痰粘难咳,色黄成块,喜食冷饮。查体:咽喉粘膜急性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前下方刺入0.3~0.5寸左右,有麻胀感时,捣刺3~5次,留针30分钟;针刺四白穴时用1~1.5寸毫针,以45度角斜向前上方刺入0.5寸左右,有触电样针感时,提插3~5次,留针30分钟;针刺下关穴时选用26号2寸毫针,直刺1.5寸左右,有触电样针感时,提插3~5次,留针30分钟;针刺夹承浆时用1~1.5寸毫针,以30度角向前下方刺入0.5寸左右,有触电样针感时,留针30分钟。其他配穴均采用常规针法。每日或隔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因本病发作时多属实证,所以多用泻法,仅有少数虚证病人采用补法。本疗法主要是通过针刺头面诸穴,强烈刺激三叉神经分支,使筋脉疏通,气血调和而疼痛停止。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某某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喉源性咳嗽简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喉源性咳嗽简介由用户“HHMMFF”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