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读《教育的目的》有感(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当我们埋头去教学,追究细枝末节时,有时会忘记了抬头望一望教育的星空,认真想一想我们究竟要往何处去,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就告诉我们: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本书的侧重点在于智力的教育,反对灌输生硬的知识,反对没有火花的使人呆滞的思想。这条主线贯穿了整册书。
在第一章教育的目的中讲到“呆滞的思想是指那些仅仅被大脑所接收,却没有经过实践或验证,不具有普适性的知识。”也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
读到这里,让我想到了班上的一名学生张某某,经过近2个月的教育指导,学习上用心稳定,纪律上改变不少,上课的小动作也少了很多。上周,却意外从一位家长口中得知,梓豪在和同学玩闹的过程中,两人起了矛盾,于是朝同学“呸”了一口。本来“呸”的做法,就是一种很不尊重同学的行为,更何况是在形式严峻的疫情期间。但我并没有直接指责梓豪,因为我发现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很多行为是否正确,在孩子的内心并没有一个恰当的评判。
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去和梓豪聊天。问他最近和同学的相处情况,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小秘密。才了解到,原来梓豪想和同学一起玩,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只能通过“欺负”同学,来引起别人的关注。后来,我问孩子,如果你的朋友想和你一起玩,你希望他怎么做?那如果他朝你“呸”,你还想和他一起玩吗?让孩子明白了,表达善意的方式有很多种,但一定不是通过“欺负”他人来实现。
后来我在班里给全班孩子普及了防疫常识,让孩子知道嘴里的口水、手上的细菌都是常见的传播病毒的方式,尤其是在疫情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我们都要学会保护自己,同时做到不侵犯别人。我没有指名道姓的点出孩子名字去批评他,虽然这种做法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制止此类行为,但却不能更好的让孩子理解为什么老师说必须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再后来,在周五中午吃饭的时候,梓豪很高兴得跑来告诉我,“老师,我今天去向他道歉了,我们又成为了好朋友。我以后也不会再“呸”同学了,那样会传播病毒。”我感到非常欣慰,表扬孩子,不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还让他做我的小助手,监督班级其他孩子饭前是否洗手,保护自己。?
通过这件事情,我发现,对于孩子的错误,一味的指责或许会改变他的行为,但并不能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让孩子学会内省,才能激发和引导他们自我发展。犯错是如此,知识更是如此。
如果我们没有从思想上更新观念,那就是像怀特海所说的“从一种形式主义到另一种形式主义,从一种陈腐呆滞的思想陷入另一团同样的没有生命的思想中”。从我们小时候起,更确切地说从古代开始,一直以来,我们秉承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定位,教师是教室的主宰,教室是一言堂。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引导者,推动和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索,使学生通过树木见到森林。
怀特海是机械死板的考试制度的坚决的反对者,他认为,支离破碎的知识、信息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毫不相干,教育不是传授僵死的知识,而是教人们如何掌握知识的艺术,让知识充满活力,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我们是在与人的大脑而不是僵死的物质打交道。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使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应用理论知识对前景做出展望,所有这些能力不是靠一条体现在各科考试科目中的固定规则所能传授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基础文化课就不重要。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震撼“当习得的知识可以改变结果的时候,无知就变成了一种罪过”。举个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我们应该带着虔诚去对待孩子,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因为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建成大厦的一砖一瓦。
最近读《教育的目的》,让我深刻体会到自己的无知和浅薄。目前只读完了第一章,由于不太理解,前后共看了三遍。每一遍都有不一样的体会,引发不一样的思考。想起自己很久之前摘录到的一段话:物质的贫穷,能摧毁你一生的尊严,精神的贫穷,能耗尽你几世的轮回。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认知,悄悄帮你擦去脸上的无知和肤浅。希望能在城关中心校各位领导的带领下,在青年训练营各位老师的激励中,慢慢的擦拭掉我脸上的无知和肤浅。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读《教育的目的》有感(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1)由用户“woshiwangchunmei”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