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人教版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案已审0412》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的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经纬网定位的学习是地理学的基础,也是地球和空间科学的基础,历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让学生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地球仪反复观察运用及经纬网的学习,树立地球上空间概念的“骨架”,可以说本节课不仅是初中地理学习和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而且是终身学习地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人类之家。
(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过程与方法: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会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并能制作简易地球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描述地球的大小。
2.观察地球仪的特征。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找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的四个关键点。
2.观察地球仪的特征。
教学方法
读图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地球的五大秘密》
提出问题:1.你能说出地球有哪五大秘密吗?
2.关于地球的形状,你了解多少呢?
观视频回答问题,参与互动
利用影像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活动一:探究形状和大小
1.通过问题与学生互动:
(1)我们生活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呢?
(2)古代人对地球的认识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承接):让我们穿越时空,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 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凭直觉对地球进行概括和总结,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臆想阶段:
/
补充:早期的“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穹隆状的天覆盖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
提问:你知道中国哪些思想深受天圆地方的思想影响吗?
(2)推理阶段:出示图片,请学生描述:
/
出示月食图片,引发学生猜想。
/
(3)环球证实—麦哲伦环球航行
出示麦哲伦图片,进而展示麦哲伦环球航行图。
/
追问: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周,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
鼓励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图讲述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艰辛。
/
(4)亲眼目睹:展示地球卫星图片。
/
(5)归纳总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主要经历了四个过程:
天圆地方—观看太阳和月亮—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图片
(6)追问: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证明地球是“球”体?
/
你观察海边的船航行,你发现了什么?
/
你做过这样的动作吗?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提出问题:麦哲伦环球环球航行竟然用了3年的时间,地球到底有多大?
我们利用平均半径、最大周长(赤道)、表面积三个量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
4.对比感受:
(1)地球表面积约相当于 个足球场(约7000平方米)的总面积
(2)赤道周长约相当于 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5.继续引导学生发现:
/
总结: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生活中不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 )
A.站得高,看得远 B.太XX升西落
C.海边某某 D.月食
4.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指南针的发明 D.地球的卫星照片
5.下列关于地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点和南极点
B.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
C .地球上有一根巨大的地轴 D.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
随堂练习,巩固基础,课堂达标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人教版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案已审0412》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人教版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案已审0412由用户“淡若晨函”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