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红色经典资料库》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红色经典资料库

以下为《红色经典资料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忆峥嵘岁月 诵红色经典

——XX高XX区青少年诵读大赛

红色经典稿件1《七律·到XX》

作者: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红色经典稿件2《丰碑》

作者:李某某

文稿来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课文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山.中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山.中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在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红色经典稿件3《黄某某》

文稿来源: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952年10月,XX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黄某某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鸣,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的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4点多了。如果在黎明前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山头也会全部丢失。

黄某某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紧握着黄某某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某某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就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顶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某某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某某,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某某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某某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XX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某某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某某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为黄某某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红色经典稿件4《朱德的扁担》

作者:朱某某

文稿来源:部编二年级语文

这是一根不平常的扁担,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带领湘南起义的队伍,到达XX革命根据地的砻市,同毛泽东带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4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某某。XX革命根据地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是湘赣两省的交界。周围五百里都是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 1928年11月中旬,红军集合在宁冈、新城、XX一带,进行冬季训练。由于湘赣两省敌军的严密封锁,XX根据地同国民党统治区几乎断绝了一切贸易往来,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所需要的食盐、棉花、布匹、药材以及粮食奇缺,筹款也遇到很多困难。红军官兵除粮食外,每人每天5分钱的伙食费也难以为继。一日三餐大多是糙米饭、南瓜汤,有时还吃野菜,严冬已到,战士们仍然穿着单衣。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和储备粮食问题,红4军司令部发起下山挑粮运动。这些粮食大部分从宁冈的大陇运来。大陇的粮食是砻市、XX等地集中起来存在那里的。朱德也常随着队伍去挑粮,一天往返50公里,光是空手上山下山都很吃力。但他的两只箩筐每次装得满满的,走起路来十分稳健利落,年青力壮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远。战士们从心眼里敬佩朱某某,但又心疼他。四十开外的人了,为革命日理万机,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一商量,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

朱德没了扁担,心里很着急,他让警卫员到老乡那儿买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月光下,他破开竹子,熟练地削、刮、锯,一会儿就把一面黄一面白的半片竹子,做成了一根扁担。为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就在上面刻了“朱德记”3个大字。第二天,三星未落,挑粮的队伍又出发了,朱德仍然走在战士们中间,大家看见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担,感到十分惊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从此,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传开了。XX军民为了永远纪念朱德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专门编了一首歌赞颂他:“朱德挑谷某某,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红色经典稿件5《黄河、母亲河》

作者:冯方某某

文稿来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

XX喀拉山上的积雪

融化成汩汩的泉水

千年XX,XX千年的汇聚成某某

逐渐变成一条奔腾不息的黄河

她蜿蜒在茫茫的北中国,

浩浩汤汤

她贯穿了浩瀚的中华文明

她是源泉

她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她是生活在这古老土地上

诸夏和众胡共同的产床

黄河的两岸是肥沃的原野

和澄碧的湖泊

种植着丰茂的禾黍

放牧着成群的牛羊

她灌溉着肥沃的土地

她滋养着众多的人民

众多的人民在这肥沃的土地上

创造了那黄色的文明

无论是宫殿,民居,集市,城郭

还有那宗法,伦理,谏诤,奏章

哪一个没有黄河的基因

哪一个没有黄河的颜色

她把那一抹“黄”深深地

镌刻在这饱经沧桑的土地上

永不消失,永不漫漶

黄河曾经被胡马践踏过,

悲鸣怒号

黄河曾经被汉民疏导过,

清唱浅吟

这林林总总的声音

合奏起来就是一曲民族的史诗

一唱,就是五千年

我们为之自豪,我们为之歌唱

我们为之战斗,我们为之耕耘

因为,她是故土

因为,她是渊薮

黄河被勾勒在舆图中

我们依然能听到那滚滚的波涛

黄河被书写在史某某

我们依然能感到那血脉的跳动

黄河是诗,她给我们以激情

黄河是魂,她给我们以力量

她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

她引导了中华文明的走向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大河注入大海,

大海溶入大河

她所诞育的中华文明

必将绵延永久普照四方

有人说在黄河流域诞生的秦腔

比不过西洋的歌剧

有人说在黄河流域诞生的信天游

比不过西洋的咏叹调

我要说来自于黄河的民本

比肩于那舶来的民主

我要说来自于黄河的礼仪和平

比肩着那舶来的人权法制

看吧,黄河塑造的安.长

携手泰西的罗马同领风骚

那来自黄河的《诗经》

同古罗马最著名的诗人维吉尔的《牧歌》一般

灿烂多姿

那出自安.长的中书省

又何尝逊色于罗马的元老院

而一条长长的丝绸之路

把安.长和罗马连接起来了

那摇曳的驼铃声

一响就是几千年

黄河有辉煌的历史

黄河更有美好的未来

在黄河的入XX

那黄色的河和蓝色的海

平静的交汇了

山出大河,海纳大河,

河海一体

这是古老和现代的融合

看吧,黄色的河

在太阳下对着蓝色的海微笑了

她又一次张开双臂

拥抱着从大海远道而来的遣唐使们

啊,黄河,

我们的母亲河……

你是文明之河,恢弘之河,

永恒之河

红色经典稿件6《沁园春·雪》

作者:毛泽东

文稿来源:《新民报晚刊》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红色经典稿件7《贺新郎·读史》

作者:毛泽东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五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i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某某。

红色经典稿件8《共产党宣言》伴随毛泽东一生

作者:李某某

文稿来源:人民日报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也是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启蒙著作。这部号称“马克思主义的小百科全书”陪伴了毛泽东一生。

毛泽东早在1920年就接触到《共产党宣言》。1919年12月,为领导湖南社会各界驱逐军阀张继尧的斗争,毛泽东第二次来到XX,正是这次XX之行,使他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1920年1月4日,毛泽东的老师黎锦熙来看他时,发现他办公桌上放着《国民》杂志,这本杂志载有《共产党宣言》的前半部分,毛泽东为《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精神所震撼,推荐黎锦熙也读一读。1920年5月毛泽东第二次XX之行期间,读了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单行本。对这段时期的经历,毛泽东在1936年会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时谈了自己思想上的变化:“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以及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到了1920年夏,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后来,毛泽东又说,正是看了《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后,“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

自此以后,毛泽东与《共产党宣言》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它爱不释手,不仅自己读,还号召全党读,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党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活动时,毛泽东都将《共产党宣言》列入其中。如1958年、1963年和1970年三次全党学习马列著作活动时,他开列书单的首篇都是《共产党宣言》。

毛泽东不仅研读中文版《共产党宣言》,还学习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1954年秋,已经61岁的毛泽东竟然开始学起英语,而他学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英文本,第一本选的就是《共产党宣言》。这本书的文字比较艰深,而且生字比较多,学起来当然有不少困难,但他从《共产党宣言》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全部都密密麻麻地用蝇头小字注得很整齐、很仔细。这部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一直陪伴他到晚年。毛泽东每读一遍,就补注一次。毛泽东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之时,他身边就放着两本革命战争年代版的《共产党宣言》。

红色经典稿件9《牛皮纸信封里的“秘密”》

作者:仲 洁

文稿来源:人民日报

刚上小学时,初识几个字,无意中在抽屉里发现一个大号牛皮纸信封,拿在手上沉甸甸的。禁不住好奇,我抽出里面的纸:双横格或方格纸上,全是细细密密的字,上面满是删除线、插入符,都是修改痕迹。我当时能看明白的,大概只有起首的称呼“敬爱的党组织”,之前也只看到过父亲对母亲称呼“亲爱的静”,眼前还浮现出父亲伏首灯下的画面。幼小的我隐约觉得发现了父亲的“秘密”,一个由许多个夜晚和许多张纸编织成的秘密。

这是父亲当年思想汇报的底稿。多年后,我与“秘密”再度相遇,如获至宝,待到静夜读起那些字句——“虽然我已经递交了入党志愿书,但是在工作和革命考验面前,我再次感到自己觉悟不高、进步太慢,离一名真正党员的距离还太远,党啊,我并不急于投入您的怀抱,请您长久地、甚至终身地考验我吧……”我很震撼,原来那个时候的思想汇报可以如此情感真挚。

在母亲的讲述中,我渐渐了解了父亲的入党和工作经历。作为返城知青,父亲后来成了一名锻工。没过多久,工作踏实又能写会画的他脱颖而出,支部书记找谈话,想发展他入党。父亲却婉拒了,理由是“还没出师,各方面都根本不够资格”。别人说他傻,因为那时候入党和转正、提干合称“三部曲”,父亲却说,“我不急,慢慢来。”其实,这是父亲一辈子的信条:踏实做人,勤勉做事,其他一切慢慢来。

在完成了几十份思想汇报、接受组织的充分考察以及自己内心的无数次检视后,年近不惑的父亲终于成了一名共产党员。

父亲的“慢慢来”,不是不向党组织靠拢,而是用高标准作为自我要求,更在工作上、行动中落到实处。上世纪90年代,父亲调到厂机关负责人事工作,经常有人晚上找上门,无论是谁,父亲都热情请进、看座、倒茶,耐心陪着说话。我有时抱怨,父亲说:“人家没有难事是不会上门的,要慢慢听,不能急。”他也有急的时候,对于顺便“捎”来的东西,都坚决不收,甚至有人说他拿架子。慢慢地,大家了解了他的“慢”与“急”。

退休后,逢年过节,父亲会收到不少祝福短信,其中有个号码,那是逢节必发。发短信的人,与父亲只是几面之缘。那一年,父亲依照政策为他病故的妻子争取了一笔补偿金,却不肯接受任何酬谢,对方感念至今。还有个大年初一必会接到的拜年电话,打电话的人曾被父亲因送礼而拒之门外,后来如愿调动了工作,一直感佩父亲的耿直与正气。

关于这段“秘密”,我始终没有说破。如今,我也成了一名共产党员,当面临选择或为人生“速度”而焦虑、急躁时,耳边总会响起父亲的话“不急啊,慢慢来”。我想,这是父亲——一名老党员坚守一生的“秘密”,也在岁月与传承中,让我领会到其中的微言大义。

红色经典稿件10《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作者:舒婷

文稿来源:人教版语文九年级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 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红色经典稿件11《我的南方和北方》

作者:赵某某

文稿来源:中国文明网

自从认识了那条 奔腾不息的大江,我就认识了我的南方和北方。

自从认识了那条 奔腾不息的大江,我就认识了我的北方和南方。

我的南方和北方 相距很近,近得可以隔岸相望。

我的北方和南方 相距很远,远得无法用脚步丈量。

大雁南飞,用翅膀缩短着我的南方与北方。

燕子归来,衔着春泥表达着我的北方与南方。

我的南方,也是李煜和柳永的南方。

一江春水滔滔东流,流去的是落花般美丽的往事和芬芳。

梦醒时分,定格在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那种忧伤……

我的北方,也是李白和高适的北方。烽烟滚滚,战马挥缰。

在胡天八月的飞雪中,骑马饮酒的北方将士,

正开进那刀光剑影的战场……

我曾经走过XX、XX、峨嵋、雁荡,寻找着我的南方。

我的南方却在乌篷船、青石桥、油纸伞的深处隐藏。

在XX河的灯影下,我凝视着我的南方。

在寒山寺的钟声里,我倾听着我的南方。

在富春江的柔波里,我拥抱着我的南方。

我的南方啊!杏花春雨,小桥流水,莺飞草长。

我曾经走过天山、昆仑、长白、太行,寻找我的北方。

我的北方却在黄土窑、窗花纸、蒙古包的深处隐藏。

在风沙走石的戈壁滩,我和我的北方并肩歌唱。

在塞外飞雪的XX岭,我与我的北方沉思凝望。

在苍茫一片的XX,我和我的北方相视坚强。

我的北方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唢呐嘹亮。

自从认识了那条奔腾不息的大江,我就认识了我的南方和北方。

从古到今,那条奔腾不息的大江就像一根琴弦,

弹奏着几多沧桑,几多兴亡。

在东南风的琴音里,我的南方雨打芭蕉,荷香轻飘,婉约而又悠扬。

在西北风的琴音中,我的北方雪飘荒原,腰鼓震天,凝重而又张狂。

啊!我的南方和北方!

啊!我的北方和南方!

我们永远的故乡和天堂!

红色经典稿件12《中华,中华》

作者:柯某某

文稿来源:中国诗歌网

这一片土地叫中华,

这一片碧波叫中华,

这一片彩云叫中华。

中华,中华,

我们慈祥的母亲,

我们可爱的家,

我们胸中沸腾的热血,

我们心中璀璨的宝石花。

喊一声中华啊,

情如泉涌;

喊一声中华啊,

泪如雨洒。

我们曾遭凌辱、奴役、践踏,

战斗的旗帜在硝烟中高挂;

我们曾被封锁、禁运、制裁,

高昂的头颅从不低下!

爱中华,是血脉相连的爱,

从来掺不得半分虚假!

爱你的三山五岳,XX湖泽;

爱你的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爱你的诗词歌赋,诸子百家;

爱你的宫殿城阙,石窟XX;

爱你的松柏杨柳,梅兰竹菊;

爱你的江南春雨,塞北雪花……

真正爱中华,

把血肉之躯筑长城;

化作人民英雄纪念碑,

朝阳下一朵胜利花;

真正爱中华,

默默奉献甘当砖与瓦;

筑起共和国,

我们共同的千秋大厦。

灿烂的蓝图已铺开,

让我们用忠诚与爱,

装点她;

让我们用汗水与热血

描绘她——

绘一幅万里锦绣黄土地,

绘一幅碧海滔滔银浪花,

绘一幅红日高悬满天下!

红色经典稿件13《黄河之水天上来》

作者:光未然

文稿来源:中国诗歌网

黄河之水天上来,

排山倒海,

汹涌澎湃,

奔腾叫啸,

使人肝胆破裂!

它是中国的大动脉,

在它的周身,

奔流着民族的热血。

红日高照,

水上金光迸裂。

月出XX,

河面银光似雪。

它震动着,

跳跃着,

像一条飞龙,

日行千里,

注入浩浩的XX。

虎口 XX,

摆成天上的奇阵;

人,

不敢在它的身边挨近,

就是毒龙

也不敢在水底存身。

在十里路外,

仰望着它的浓烟上升,

象烧着漫天大火,

使你感到热血沸腾;

其实

凉气逼来,

你会周身感到寒冷。

它呻吟着,

震荡着,

发出十万万匹马力,

摇动了地壳,

冲散了天上的乌云。

啊,黄河!

河中之王!

它是一匹疯狂的猛兽,

发起怒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昆仑》

作者:毛泽东

文稿来源:《毛泽东诗词集》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红色经典稿件36《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作者:毛泽东

文稿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的《毛主席诗词》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某某。正西风落叶下安.长,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红色经典稿件37《水调歌头·重上XX》

作者:毛泽东

文稿来源:《毛主席诗词》

久有凌某某志,重上XX。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红色经典资料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红色经典资料库由用户“evenjack”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04-20 06:01:04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ba/ec/54305.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ba/ec/54305.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