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八种思维训练方法快速提高口才》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八种思维训练方法快速提高口才

以下为《八种思维训练方法快速提高口才》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经常听到身边一些朋友或者同事这么说:其他人登台发表演讲,总是能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自己上台之后,刚说一两句话,就出现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接着说,结果卡壳了、说不下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也偶尔碰到一些学习演讲的同学这么问:老师,为什么你对某件事情发表看法时,总是能做到观点新颖、论证严谨。既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滴水不漏;又说出别人未曾谈及的另一面。而我呢,讲得跟同学们都差不多,观点毫无新意、内容也毫无亮点,让听众觉得味如爵蜡!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其实,在笔者看来,个中原因非常简单。说浅了是关于思路的问题;说深了就是关于思维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语言是思维的产物。如果思维不活跃,一方面是思路不清晰,讲着讲着就模糊了,要么卡壳,要么短路,当然讲不下去了;另一方面是思考不深入,看事情只看表面,不会透过表面去挖掘其本质,当然讲不出别人所讲的高度、说不到别人所说的内涵,当然思想也不深刻了。

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演讲水平的高低,实质上决定于思维能力的高低。

嗯?既然思维对演讲来说是如此的重要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继续探讨关于什么是思维、什么是思路、在演讲中常用的思维模式和写作思路究竟有那些等等问题了。

介绍完演讲稿撰写的整个思维流程之后(注:请看前面的文章),接下来继续讲解在演讲稿的撰写过程中,我们会使用到哪些具体的写作思维。

根据个人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我们在撰写演讲稿的时候,经常使用到的写作思维一共有两大类八种,依次为:抽象思维、归纳思维、概括思维、逆向思维、高位思维、纵深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现一一介绍如下(见图1-7):

/

一、总结类思维

总结类思维,就是需要对自己的演讲内容进行整理并小结或者概括为观点时所使用到的思维,它还继续细分为三种:

1、抽象思维

一般来讲,根据认知对象的直观性如何和解决问题方式的不同,我们把思维分为三类,依次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又称直观动作思维,它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例如,自行车坏了、不能骑了,问题出在哪儿呢?骑车者必须通过检查自行车的相应部件,才能确定:到底是内胎爆了,还是链子掉了。再如,学前儿童要做一道10以内的加法计算题,他必须借助数手指头这种方式,否则,算不出结果。

在演讲稿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很少运用到动作思维。但是,在写作当中,有人曾经运用到它,并且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这个人就是著名的作家  路遥。路遥在构思《平凡的世界》这部巨著的时候,他与自己的弟弟王天乐一起在*_**里讨论了三天三夜。为了确定整部书稿的框架,他在每一张纸上写上了相应的人物和相关的故事情节,并把这些编上序号的纸张铺在房间的地板上。之后,经过长时间的摆弄,终于确定了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形象思维又称具体形象思维,它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具体的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例如,要到某个知名景点参观,我们通常是先在头脑中想出很多条可能到达的路线;接着,对这些路线进行一番分析和比较;最后,挑选出一条既交通方便又路程不长的路线。

形象思维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有着重大的意义,艺术家、作家、导演等,都会经常使用到形象思维,而在演讲稿撰写的过程中,我们更是常常运用到它。另外,形象思维还可以细分为很多种,比如,归纳思维、概括思维等等。

抽象思维又称抽象逻辑思维,它是指从许多抽象的事物中(请注意,不是具体的事物,如果是具体的事物,就好办了,就不用去抽它的'象'了),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思维方式。同时,它是以概念、判断、推理、总结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例如,撰写学术论文、证明数学定理、提炼文章主题等等,都需要依靠抽象思维,否则,我们的工作将无法完成。

虽然说,演讲稿写作跟学术论文撰写完全不一样,也不需要证明什么数学公式。但是,在演讲稿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免不了要对演讲主题进行提炼(或者说总结)。特别是当演讲者的演讲题目涉及到抽象概念的时候,像信仰、理想、感恩、爱国情操等等,更是需要抽象思维来帮忙。比如,在演讲的开篇或结尾,我们是要对自己的演讲主题进行提炼的,或者对其提炼为几个分论点,或者对其提炼为一句话。

也许上面的表述不太好理解,我们还是列举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证明抽象思维在演讲稿撰写过程中的重要性吧!

有一次,笔者需要给一些职场新人做一场题目为《用好时间、做好事情》的演讲。在演讲稿撰写的时候,笔者碰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时间到底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特点呢?说真的,这个问题非常头疼,因为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不好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关于时间到底是什么、时间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又不能不讲。

无奈之下,笔者只好慢慢对关于时间的种种描述进行总结和提炼。

第一步,提炼它的特点。

时间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自己一边慢慢想、一边慢慢写。实在写不下去了,就到百度上去搜索,看看人家是怎么描述的。因为个人的见解毕竟有限,不够全面,还需要借助他人的见解来补充。

之后,将搜索到的资料跟自己所写的文字进行比较。如果观点相同或者相似的条项,就合并为一项、并就从中取优;如果观点完全不同,就将它们排列在一起。于是,关于时间的特点的描述,笔者收集到如下的资料。其中有一部分是摘录网络的,一部分是自己原创的。

1 时间是一个公平的常数,对任何人来说、每天都是24个小时。

2 我们可以向别人借钱,但不能向别人借时间。

3 时间不像资金、物品等其他资源那样可以存储,一旦浪费了就无法追回。

4 当其他某种资源缺少时,可以用另一种资源去替代它,但时间却不能,如果没有了就是没了。

5 虽然说,我们在占用时间的数量上是相等的。但是,因人而异,在利用时间的效率上却是不等的。

6 时间无法象失物一样失而复得。它一但失去,则会永远失去。

7 花费了金钱,还可以赚回来,但倘若挥霍了时间,任何人都无力追回来。

8 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

9时间是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

10 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接着,对这些资料进行取舍和排列。

怎样取舍呢?如果主题是有边界的,取舍依据是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原则。它的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也就是在一个主题下面的各个条项,它们之间必须做到"不重叠、不遗漏、不矛盾、不多余"。如果主题是无边界的,取舍依据为ITR法则,也就是要选取重要的(important)、典型的(typical)、有代表性的(representative)条项。

怎样排列呢?如果主题是有空间位置或者时间界定的,那我们就按照它们之间的数字大小或者方位次序XX排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了。如果主题无法用时空来进行描述的,那只能根据其性质的程度来决定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了。

比如,上面关于时间特点的10条描述,经过取舍和重新排列之后,就剩下如下5项了。

1 时间是一个公平的常数,对任何人来说、每天都是24个小时。

2 时间不像资金、物品等其他资源那样可以存储,一旦浪费了就无法追回。

3 当其他某种资源缺少时,可以用另一种资源去替代它,但时间却不能,如果没有了就是没了。

4 时间无法象失物一样失而复得。它一但失去,则会永远失去。

5 虽然说,我们在占用时间的数量上是相等的。但是,因人而异,在利用时间的效率上却是不等的。

注:关于时间的描述,是没有边界的,所以,只能按照ITR原则来对上述材料进行选取。

最后,对每段文字提炼出几个字眼,并放在每段文字的前面。

到底将一段文字提炼为几个字眼比较合适呢?笔者的意见是3 6个。因为字数太少了,就涵盖不了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字数太多了,就失去浓缩的意义,也不是抽象思维了。

那应该如何提取呢?

首先要找中心词。如果有中心词,就直接从中提取。比如"时间不像资金、物品等其他资源那样可以存储,一旦浪费了就无法追回"这段话,它的中心词就是"不可以存储"。

如果没有中心词,只能描述它的主要意思。比如"时间是一个公平的常数,对任何人来说、每天都是24个小时"这段话,其中心词为"时间是公平的"?好像不太对!所以,只能仿其意另做描述,将这段文字浓缩为:不变性、永恒性、供给毫无弹性,等等。

其次,统一词语的风格。当每一段话都被提炼成几个字眼之后,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字数是否一样多?

词语的结构是否一样?

它们的顺序是否有逻辑关系?

比如,关于时间的5条叙述被浓缩之后的结果如下:

方案一:1)不可改变性;2)不可储存性;3)不可替代性;4)不可复得性;5)充分利用性。

方案二:1)供给毫无弹性;2)无法储蓄;3)无法替代;4)无法复得;5)可以充分利用。

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从逻辑性角度分析,其先后顺序已经安排妥当,时间是固定供应的,不可存,不可换,不可回,但可以充分利用。

从文字风格分析,两个文案各有千秋,方案一,字数均为5个字,并且都是以"性"字结尾,可以将其简称为"时间的五性特点"。方案二,虽然字数不一样多,但描述更加准确,可以将其简称为"时间的四无一有特点"。

所以,笔者决定选取方案二。关于对时间特点的描述,整篇文字如下:

1?供给毫无弹性。时间是一个公平的常数,对任何人来说、每天都是24个小时。

2?无法储蓄。时间不像资金、物品等其他资源那样可以存储,一旦浪费了就无法追回。

3?无法替代。当其他某种资源缺少时,可以用另一种资源去替代它,但时间却不能,如果没有了就是没了。

4?无法复得。时间无法象失物一样失而复得。它一但失去,则会永远失去。

5?可以充分利用。虽然说,我们在占用时间的数量上是相等的。但是,因人而异,在利用时间的效率上却是不等的。

第二步,提炼它的概念。

当时间的五大特点被抽象思维总结出来之后,我们还有一步工作要做,那就是要给时间这个概念下一个通俗易懂的定义。

为什么要给时间下定义呢?首先,这场演讲属于学术性演讲,是一次培训讲座,有些概念是必讲不可的。其次,人们为何会采取行动呢?有一个知行模型是这样解释的:首先,是什么;其次,为什么;最后,怎么做。也就是说,当你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必须先告诉别人,这究竟是什么。同样的道理,当一名讲师要告诉学员应该怎样去管理自己的时间的时候,他也必须先告诉学员  时间到底是什么。

既然时间这个概念是必须要讲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去下这个定义呢?

当然,我们不能直接去照抄汉语词典,因为汉语词典里的定义不是很通俗易懂,汉语词典里关于时间的定义是这样的: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

不过,我们可以根据下定义的方法对这个定义进行修改。

下定义的常规方法为:XX是YY的ZZ。其中XX为所要下定义的词语,YY是一些说明性的词语,ZZ是不能等同于ZZ的另一组词语。

于是,关于时间这个概念的非官方定义、也就是笔者自己所发明的定义,最终的文字描述是这样:

时间是串起过去、现在及未来无数事件的连续线。

2、归纳思维

归纳思维是指对认知对象进行归拢并使之条理化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指一种推理方法,即由一系列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跟"演绎"相对)。

当然,这这里,所谓的归纳思维主要是指前面的那种情况。也就是演讲者常常会使用归纳思维来整理自己所收集到的一些素材。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在一次培训课堂上,我对众多学员说:咱们来玩一个挑战游戏吧!屏幕上的这些字母和数字,如果想把它们背下来的话,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m、8、o、4、0

e、7、1、y、2

n、3、5、6

好!既然大家都很感兴趣,那我们现在开始计时!

很快,结果出来了,在培训现场,最快能记住并背下来的那位学员,足足花了57秒的时间。

我接着说:咱们还是把它们的先后顺序重安.新排一下吧!一共有两种次序,依次为:

次序一

2、0、1、8

m、o、n、e、y

3、4、5、6、7

次序二

m、o、n、e、y

0、1、2、3、4、5、6、7、8

我继续说:这一次是不是马上就能记住了,1秒钟的时间都不用?

看到大家不停地点头称是。最后,我总结说:这就是归纳的妙用。第一种归纳次序,强调的是2018这四个数字;第二种归纳次序,强调的是***8这九个数字。不管采用哪一种归纳次序,都能让我们马上记住这些数字和字母。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归纳的目的,就是要让认知对象变得有条理性和逻辑性,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在写作中,特别是在演讲稿的撰写过程中,我们非常需要这种思维方式。完全可以这么说,如果缺少了归纳思维,那我们的演讲稿内容将是一团糟。

既然归纳思维如此重要,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算是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三步工作:

第一步是叙述。也就是尽情地把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看法全部写出来。当然有时候,也需要参考一下他人的见解和看法,以便让我们对事物的叙述更加全面、更有说服力。

第二步是分类。也就是给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把意思相近或者相同的放在一块。

第三步是整理。在这里,整理工作还细分为三个小环节。第一,对材料进行取舍。即合并一些意思相同或相似的条目,删掉一些说服力不强或者对主题不起作用的条目。第二,给意思相近的材料进行层级划分。也就是可能由于材料过多,一个层级涵盖不了,还必须给它们进行父子两级或者更多层级的划分。第三,给这些材料进行次序安排。也就是必须找到一个比较妥当的理由,让它们有逻辑次序地排列在一起。

为了能更直观地讲清楚这两步工作,笔者决定将过去撰写演讲稿的一段经历分享如下:

有一次,我要做一场演讲,题目为《如何克服上台演讲紧张》。在演讲稿的构思中,其中有一段话是关于论述"为何平常聊天,我们一点儿也不紧张"。

当时,我一边想,一边将一些理由写了下来,一共有12条:

1)聊天的主题未必连贯。

2)有语法错误也是可以的。

3)不必注意自己的语法是否不当。

4)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交流。

5)一般情况下,没人记录你的讲话。

6)可以没有条理性,只要大家能听懂就行。

7)大家可以说自己喜欢的事,也可以说自己熟知的事。

8)可以没有逻辑性,过一会儿再聊刚才说过的话题也行。

9)话题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都是随意的,没人强求。

10)你处于主动状态,也就是有话就说,没话可以不说。

11)在同事或者风俗习惯相同的人之间,可以用一些暗号来代替语言。

12)就算你说了一些听起来很粗暴的话,只要大家关系不错,也是可以接受的。

接着,给上面的12条理由进行归类,并给它们排序。

10)你处于主动状态,也就是有话就说,没话可以不说。(此条关于说话的动机)

1)聊天的主题未必连贯。 (此条关于说话的主题)

7)大家可以说自己喜欢的事,也可以说自己熟知的事。(此条关于说话的主题)

9)话题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都是随意的,没人强求。 (此条关于说话的主题)

6)可以没有条理性,只要大家能听懂就行。(此条关于说话的逻辑)

8)可以没有逻辑性,过一会儿再聊刚才说过的话题也行。(此条关于说话的逻辑)

2)有语法错误也是可以的。 (此条关于说话的语法)

3)不必注意自己的语法是否不当。(此条关于说话的语法)

4)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交流。(此条关于说话的语言类型)

12)就算你说了一些听起来很粗暴的话,只要大家关系不错,也是可以接受的。(此条关于说话的语言类型)

11)在同事或者风俗习惯相同的人之间,可以用一些暗号来代替语言。(此条关于说话的语言类型)

5)一般情况下,没人记录你的讲话。(此条关于对说话内容的重视程度)

最后,给上面的12条理由进行整理,整理工作包括合并意思相同的条目、剔除一些不需要的条目、对一些条目的内容进行修改。结果如下:

1)你处于主动状态,有话就说,没话可以不说。

2)大家一起聊天,没有主题也无所谓。

3)你我可以聊各自喜欢和熟悉的话题,并且话题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都没人管。

4)可以没有条理性,只要大家能听懂就行。

5)可以没有逻辑性,过一会再聊刚才说过话题也行。

6)聊天时,偶尔有语法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

7)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交流,不会有人说你没文化。

8)出现爆粗或者不礼貌的语言,只要大家关系不错,也是可以接受的。

9)就算用肢体语言或者暗号来表达也可以,如果大家都明白的话。

10)一般情况下,没人记录你的说话。

大家看到了吧!归纳思维是不是让我们的演讲稿更有逻辑性、更有说服力?

3、概括思维

概括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方式。即在比较和抽象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共同本质给总结出来。有时候,人们也会把这个共同本质推广到它同类事物的身上去。所以,演讲者在立论,也就是树立自己演讲主题的时候,常常会使用到概括思维。

在这里,为了避免引起概念之间的混乱,笔者决定给抽象思维、归纳思维和概括思维等三种总结类思维进行比较和辨别,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它们(见图1-8)。

/

如果认知对象是有形的、具体的,那就好办了,我们可以直接对其进行比较和归类,并给它们排序。但如果认知对象是无形的、不直观的、没具体的,那我们就无法直接对其进行排序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借助抽象思维。

说白了,所谓的抽象,就是要给模糊的认知对象抽取出一个具体的图像。这过程跟设计师抠图一样,必须想方设法去把照片中的人物从背景中给抠出来。

那用什么方法才能够把无形的认知对象给抽取出来的,当然靠的是概念、推理、判断、总结等手段了。

也就是当掌握了这些手段之后,就可以从无形的认知对象中抽取出有形的"图像",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比较、归类和排序。所以可以这么说,有时候,抽象其实就是归纳和概括的前提工作。

至于归纳思维,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它是把认知对象归拢起来并给它们排序。但概括思维却有点不一样,它把认知对象归拢起来之后,是要对它们提取共性的。

所以,归纳思维和概括思维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是将认知对象归拢起来。不同的地方,归纳思维给认知对象进行整理并排序,让其有条理性,但没让它们的数目减少。概括思维则对认知对象提取共性,而认知对象由多变少了。

同时,概括思维和抽象思维也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抽象思维的认知对象是无形的,而概括思维的认知对象是有形的。共同的地方,思维的结果,认知对象都是由多变少了。

至于概括思维在演讲稿的撰写过程中应该怎么运用呢?

在资料整理方面,它跟归纳思维差不多,也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叙述。尽情地把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看法全部写出来。第二步是分类。给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把意思相近或者相同的放在一块。第三步是整理。合并意思相同的条目、剔除一些不需要的条目。

在观点提炼方面,它跟抽象思维差不多,也是分为两步:

第一步,找中心词。如果有中心词,就直接从中提取;如果没有中心词,就描述它的主要意思。第二步,统一词语风格。当每一段话都被提炼成几个字眼之后,它们的字数最好都一样多、词语结构最好都采用一种方式,而且它们的先后顺序必须符合某种逻辑关系。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概括思维的具体操作,接下来,我们还是列举一个工作中的案例!

有一次,笔者需要***做一场关于《心态决定一切》的主题演讲。我们都知道,关于心态这类的演讲主题,我们必须讲故事的,如果只是讲一些要求啊!那估计就没人去听了。

于是,笔者收集到了如下三个典型的关于心态的故事:

洞房花烛夜,当新郎怀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去揭开新娘的红盖头时,羞答答的新娘子正低头看着地上。突然,新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训练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1、题目拟定环节。即在拟定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构成题目的三个事物之间在含义上必须有跳跃性。例如上面的那些题目:《柳条·馒头·体育馆》、《胡萝卜·鸡蛋·咖啡豆》。为什么这么要求呢?因为跳跃性越大,联想难度也就越大,一旦联想成功,上台演讲的成就感也就越强。如果构成题目的事物之间没有太大的跳跃性,比如,有些学员拟定了这样的题目:《大海·帆船·水手》、《老师·兄长·朋友》、《习惯·改革·观念》、那就不妥当了。因为每个题目的三种事物之间在含义上比较接近,发挥不出演讲者的联想思维,达不到我们的训练目的。

2、思维联想阶段。即学员对事物进行联想的时候,联想物的象征意义是多样化的、是不固定的。比如,柳条的象征意义为“韧性”,也可以象征为“温柔”等等,只要三种事物的象征意义连在一起能达成某种哲学道理就可以了。比如,“柳条、馒头、体育馆”的象征意义分别为:韧性、踏实、舞台。当它们三者连在一起之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今社会,要想取得人生的成功,就应当具有柳条性格、馒头精神和“体育馆”式的可供施展身手的舞台。所以,训练导师对学员的联想思维不做限制,只要能自圆其说就算成功。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师德演讲稿《爱、与我同行》
  2. 班级竞选体育委员的演讲稿
  3. 作文语言训练
  4. 思维定势教案
  5. A1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介绍
  6. 县管校聘演讲稿格式
  7.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演讲稿
  8. 幼儿园升旗仪式小主持人演讲稿
  9. 尊重中国文化演讲稿
  10. 一年级爱祖国主题演讲稿2
  11. 禁毒演讲稿300字左右
  12. 《我们如何思维》第一部分概述
  13.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14. 抗击疫情演讲稿-风雨共舟,同心战疫
  15. 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演讲稿
  16. 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演讲稿
  17. 我是幼儿园教师演讲稿
  18. “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演讲稿
  19. 高三学生演讲稿

以上为《八种思维训练方法快速提高口才》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八种思维训练方法快速提高口才由用户“aaaaaabbbbbbcccccccc”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05-01 21:37:55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b2/8a/56917.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b2/8a/56917.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