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学校教研活动的四个原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学校教研活动的四个原则
有人把教师分为三个层次:教书匠、名师、人师。教书匠语含贬义,指尽信书、唯教参、恪守教条的教师;名师指把教学从单纯的技术层面提升到了艺术层面,身怀绝技、游刃有余的教师;人师则更强调能以崇高的人格和博大的情怀,给学生以人性的滋养。由此可见,社会对教师的成长期待是何等高,何等迫切! 纵观名师成长的过程,无一不是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中,以专业研究的形式达到提升的。而作为学校而言,为教师的同伴互助提供支持的无疑是“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顾名思义,即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师职业的技术含量,更大程度应该体现为教育教学专业技术水平、研究的能力与水平、研究的成果。对于教学活动的研究,是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某某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学做教师”即是研究如何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有的老师会认为,教师的日常工作已经很累了,再说什么教研更是一种负担。面对社会的高某某,老师工作的压力和心理承受的焦虑可想而知。现阶段,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议题,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够引领孩子们幸福地成长,而在半个世纪之前,苏霍姆林斯基就已经向校长们建议:“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 教研活动是最普通、最基层的研究,是中小学的常规工作,扎实、有效的研究,可以提升教师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兴趣,增长职业价值感和幸福感。反之,虚假无效的教研活动才是折磨教师的枷锁。 我特别羡慕**_*小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模式。在XX,学校教研活动主要以上级***为主导开展。区教研员提前规划好全区本学期本学科的教研活动方案,全区的本学科教师按教研活动方案,在每周的指XX期到指定的学校开展教研。而且,相关的教研员往往是本学科的专家,能真正发挥专家引领作用。反观我们很多学校的教研活动,则差距较大,问题不少。有的学校教研流于形式,收效甚微;有的学校教研活动成为了行政安排会,传达完上级文件了事,其实是应付完成上级布置的差使;有的学校教研活动程序很完备,要填的资料很多,可老师们却叫苦不迭;有的学校教研活动开展地也很扎实,可苦于缺少专家引领,困扰教师的问题难以突破,老师们也体会不到自己的专业成长。如何开展教研活动才能收到更大的实效呢? 在我看来,要想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必须坚持四个原则,体现为四个“关键词”。
一、共享
这是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研活动之所以成为教学常规工作,就在于它能够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商讨研究,提出本校本学科的具体解决办法,从而整体提高教育教 学水平。凝练集体智慧,必须实现资源共享。共享是二十一世纪的发展理念,只有共享才能实现互补共赢。作为教师,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摈弃狭隘的竞争认识,树立学习共同体的意识,在共享中共同提高,实现良性竞争。作为学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分享经验和成果;要搭建学校教研的管理平台,使教案、PPT、试卷、经验总结等教研成果方便修改、方便应用,保证教研基本成果的积累和共享。
二、有效
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减少教师的负担尤其是时间负担。要规定教研活动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做到按规教研;要明确不同类型教研活动的方法措施,做到分类教研;要让教师针对教研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做到有备而研;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的交流平台和手段,做到信息化教研。
三、聚焦
开展教研活动必须有聚焦意识,体现为要有“三有”。一是“有课”。就是指所有教研活动必须以课为载体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要体现专业性。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o7的团队将课堂观察分为4个维度、68个观察点,强调用学习共同体和实证理念进行课堂观察,很值得我们积极学习、大胆尝试。要让教师做到专业性,前提是必须有专业的培训。学校要做好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教研活动的领导力;要做好对全体教师的培训,让每个教师不仅会上课,更会说课、听课、评课、反思;学校还要有意识把教研、科研和校本研修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专业的教师成长机制……
教研活动虽然是学校的常规工作,可常规工作不能因循常规做,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革新、大胆尝试,让常规工作产生超常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持续激发教师教研的动力和兴趣,才能持续推动学校的发展。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学校教研活动的四个原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学校教研活动的四个原则由用户“qwjwan”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