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摘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摘登 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 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 发病率不断升高。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如XX),《2011 年度健康白皮书》显 示,18~79 岁常住居民中,血脂异常患病率达 50.5%,较 2008 年上升了 45.6%。我 国队列研究显示,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 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须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及早给予重视。《中 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于 2007 年 5 月公布,对指导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工作具有重 要意义。 要点一:血脂异常的检出——定期检测血脂 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主要是通过临床日常工作来检出,这不仅局 限于因心血管病前来就诊的患者,且应该包括前来医院就诊的所有血脂异常和心血管 病易患人群。为了及时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建议 20 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检测 1 次空腹血脂,包括血清 TC、LDL-C、XX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 (TG)的测定。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 3~6 个月检测 1 次血脂。 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 24 小时内检测血脂。40 岁以上 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也建议每年进行血脂检查。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为: ①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②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 胖、吸烟者;③ 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 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④ 有皮肤黄色瘤者;⑤ 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要点二: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评价——划分危险分层 有学者提出用“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危险,来反映血脂异常及 其他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综合致病危险。全面评价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是预防和 guide.medlive.cn 治疗血脂异常的必要前提(表 1)。社区常见的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和糖尿病患 者,都属于高危患者。 表 1 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方案 危险因素 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 <3个 高血压或其他危险因素≥3 个 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1 个 TC 5.18~6.19 mmol/L(200~239 mg/dl) 或LDL-C 3.37~4.12 mmol/L (130~159 mg/dl) 低危 低危 中危 TC≥6.22 mmol/L(240 mg/dl) 或LDL-C ≥ 4.14mmol/L(160 mg/dl) 低危 中危 高危 冠心病及其等危症 高危 高危 [注: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45 岁,女≥55 岁)、吸烟、低HDL-C、肥胖和早 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 要点三:调脂治疗的首要目标是 LDL-C 在决定采用药物进行调脂治疗时,应将降低 LDL-C 作为首要目标。对于特殊的血 脂异常类型,如轻、中度 TG 水平升高[2.26~5.63 mmol/L(200~500 mg/dl)],LDL-C 水平达标仍为主要目标,而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5.65 mmol/L(500 mg/dl)],为防止 急性胰腺炎的发生,首先应积极降低 TG 水平。 要点四:分层管理血脂,不同危险程度人群,LDL-C 目标 值不同 在决定采用药物进行调脂治疗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患冠心病及伴随的危险因素 情况。 不同危险人群,开始药物治疗的 LDL-C 水平及须达到的 LDL-C 目标值有很大的不 同(表 2)。 guide.medlive.cn 表 2 血脂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 TC 和 LDL-C 值及其目标值 [mmol/L(mg/dl)] 危险等级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药物治疗开始 治疗目标值 低危:10 年危险性< 5% 中危:10 年危险性 5%~10% 高危:冠心病或冠心病 等危 症,或 10 年危险性 开始 TC≥6.22(240) TC≥6.99(270) TC<6.22(240) LDL-C≥4.14(160) LDL-C≥4.92(190) LDL-C<4.14(160) TC≥5.18(200) TC≥6.22(240) TC<5.18(200) LDL-C≥3.37(130) LDL-C≥4.14(160) LDL-C<3.37(130) TC≥4.14(160) TC≥4.14(160) TC<4.14(160) LDL-C≥2.59(100) LDL-C≥2.59(100) LDL-C<2.59(100) 10%~15% 极高危:急性冠状动脉 综合征 或缺血性心血管病合并 糖尿病 TC≥3.11(120) LDL-C≥2.07(80) TC≥4.14(160) LDL-C≥2.07(80) TC<3.11(120) LDL-C<2.07(80) 要点五:降低 LDL-C 首选他汀类药物 临床上供选用的调脂药物可分为 5 类,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树脂类、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此外还有普罗某某、ω-3 脂肪酸等药物亦可用于调脂治疗。 他汀类药物可使 LDL-C 降低 18%~55%;HDL-C 升高 5%~15%;TG 降低 7% ~30%。不同的他汀类药物降低 TC、LDL-C 和 TG 以及升高 HDL-C 的不同剂量疗效也 不同(表 3)。 guide.medlive.cn 表 3 他汀类药物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脂质和脂蛋白影响的比较 他汀类药物(mg) 脂质和脂蛋白的改变水平(%) 阿托伐 辛某某 洛伐他 普伐他 氟伐他 TC 他汀 汀 汀 汀 汀 LDL-C HDL-C TG - 10 20 20 40 -22 -27 4~8 -10~-15 10 20 40 40 80 -27 -34 4~8 -10~-20 20 40 80 - - -32 -41 4~8 -15~-25 40 80 - - - -37 -48 4~8 -20~-30 80 - - - - -2 -55 4~8 -25~-35 要点六:强调安全合理调脂 他汀类药物治疗在降低高危患者的主要冠状动脉事件、冠状动脉手术和脑卒中的 发生率方面所起的作用十分肯定,应该积极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他汀类药物。 在使用调脂药物时,应定期监测。药物治疗开始后,4~8 周复查血脂及天冬氨酸 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肌酸激酶(CK),若血脂能达 到目标值,逐步改为每 6~12 个月复查一次;若开始治疗 3~6 个月复查血脂仍未达 标,则调整药物种类、剂量或联合治疗,再经 4~8 周后复查。达到目标值后延长为每 6~12 个月复查一次,长期坚持服药并保持生活方式改善。调脂药物治疗须个体化,治 疗期间要监测安全性。若 AST 和 ALT 检测超过 3 倍正常上限,应暂停给药。停药后仍 须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在用药过程中,应询问患者有无肌痛、肌压痛、 肌无力、乏力及发热等症状,血 CK 检测升高超过 5 倍正常上限应某某。 ■小结 总之,调脂治疗是综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中国成人血脂异常 防治指南(2007)》密切结合了我国人群实际情况,反映了我国人群发病特点。学习落 实指南,必将对防治血脂异常、促进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拐点的早日出现起到重要作用。 guide.medlive.cn 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摘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摘登由用户“liqiren”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