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

以下为《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

(师德修养)

第一部分 前言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党委政.和府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为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改革,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通过统一制定师德修养、班级管理、专业发展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分科制定学科教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各地分类、分科、分层实施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师德修养在教师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推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相关文件精神,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以下简称《指导标准》),主要目的是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中进一步突出师德建设,开创新时代师德教育的新格局,激发中小学教师的道德自觉, 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筑牢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底线,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一大批“四有”好老师,造就 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指导标准》基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与生活需要,着眼中国学

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未来国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明确以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 师为目标导向,建设系统连贯融通的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的内容框架和培训课程体系,注重遵循师德养成的内在规律,着力提升教师师德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标准》是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工作的重要参考,是各级教师培训机构、教研机构以及中小学校设置教师师德培训课程、开发和选择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课程资源的基本依据,也是中小学教师规划个人专业发展、履行教书育人职

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行动指南。

一、基本理念

《指导标准》秉承“价值引领,确保方向”“遵循规律,知行合一”“学生为本,立德树人”“系统设计,循序渐进”的理念,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的教师素养总体要求,强调以“四有”好老师指标体系为标准,遵 循师德发展规律,适应和引领教师成长需求,系统、分类设置有针对性的研修主题,制定目标导向和实践导向相结合的培训课程。

(一)价值引领,确保方向

师德培训应注重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贯穿于师德养成的全过程。引领教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教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确保教师以“德”为核心的正确发展方向。发扬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职业魅力, 使教师切实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遵循规律,知行合一

师德培训应遵循师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相统一的发展规律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感悟、践行与升华的实践规律; 应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教师的主体性。既要提升教师的师德意识,激发教师的师德情感,更要使其养成师德行为。

要避免机械“灌输”、搬弄概念、照本宣科。应准确把握师德养成规律与教师群体的特点,强调案例培训、实践体验、浸润式研修, 启发教师既要“学出来、悟出来”,更要“做出来、传下去”,做到师德的知行合一。

(三)学生为本,立德树人

师德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以德育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高尚师德是教师育人能力发展的关键,提升教师育德能力是促进师德发展的内在引擎,也是教师专业能力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师德培训要帮助全体教师深刻认识、科学把握学校各项工作的育人功能和育德价值,通过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践行师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科教学是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师德培训应引导教师以学科本体知识为突破口,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操作、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内容,合理挖掘教学内容和载体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实现学科教学中的德智融合。

(四)系统设计,分类实施

师德培训的对象为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应做到学科全覆盖、岗位全覆盖,形成一个师德全员培训体系。要根据教师群体的整体特性,系统规划和设计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师德培训课程;根据不同教师群体的特点和岗位等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分批次的师德培训;基于跟踪、调研、观察和分析,以及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积极性、深入性和实际获得等情况,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教师需求的课程;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既要关注不同教师群体职业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更要聚焦师德现实表现与社会期望落差较大的方面。

二、设计思路

《指导标准》强调充分反映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立足我国师德建设文化传统,结合我国当前师德建设实践,吸收国内外中小学师德建设的经验,开展以教师为本、分类实施的师德培训。

(一)立足时代,政策引领

师德培训要充分反映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

求,把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要引导教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根本追求,以坚持素质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理想为自觉使命,以献身教育事业、勤于自我修炼的人生理想为发展目标。要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二)传承文化,内外兼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涵养师德的活水源泉,师德培训应注重引导教师自觉、充分地挖掘和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传承和发展师德灵魂。要引领教师在继承优秀传统师德的基础上,将中华美德创造性地转化为自身精神和内在涵养。要切实加强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做到以德养德、以德促行。要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提升育德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化自信。

(三)教师为本,分类实施

师德培训应坚持以人为本,心中有教师,注重师德养成的规律以及不同阶段和地区教师的实际需要。《指导标准》根据师德养成的规律与课堂教学实践的需要,构建了包含 A、B、C 三类师德培训课程。其中,A 类课程是必修的通识性、基础性课程,重在明确教师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与要求;B 类课程是基于学科育人与课堂实践的拓展性、体验性课程,重在激发教师对师德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感悟与自我升华;C 类课程是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的专题化、特色化课程,重在促进教师在教学生涯中自觉践行高尚的师德行为。对于三个层级的课程,尤其是 B 类和 C 类课程的建设,各地可结合自身实际,自行设计,互相借鉴,资源共享。

三、框架内容

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培训课程的内容框架, 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为一级指标,以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为指导,以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理论与实践成果为参考,共包含 12 个二级指标。其中,“理想信

念”包括爱国爱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道德情操”包括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廉洁自律;“扎实学识”包括严谨治学、科学施教、与时俱进;“仁爱之心”包括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公平公正。从这些二级指标中又分别或交叉细化出 28 个研修主题(详见表 1),教师培训机构可以围绕各研修主题设计相应的课程专题。

表 1 师德修养培训课程的框架内容与研修主题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研修主题





理想信念



爱国爱党

国家认同







中华文化







国际视野







爱岗敬业

教育理想







守护生命







乐于奉献

诲人不倦







生涯规划





道德情操



为人师表

榜样示范







人文素养







团结协作

集体意识







师生平等







同伴合作







家校协同







廉洁自律

遵纪守法







诚实守信







严于律己





续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研修主题





扎实学识



严谨治学

实事求是







精益求精







科学施教

遵循规律







因材施教







与时俱进

勤于学习







实践创新





仁爱之心



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关爱学生

严慈相济







关怀入微







公平公正

一视同仁







处事公正





第二部分 培训目标与课程

依据第一部分师德课程培训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框架内容,遵循师德养成及师德培训的规律,本《指导标准》强调以培育和造就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目标,设置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合理、管用、接地”的新时代师德培训课程体系。

《指导标准》在各研修主题下列举了若干课程专题,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参照实施。分属于各研修主题的课程专题,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积累、逐步完善,其开发与实施需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各地应充分发挥自主建设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理想信念

(一)爱国爱党

培训目标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制度的内涵,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传承与弘中.扬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学习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国家意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传统习俗。

——培养法治精神与法治意识;明确中国方案、中国成就与世界发展的关系。

培训课程

续表

编号

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课程类别





1-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与丰富内涵

深入领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基本方略”的精髓,明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引导教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A





1-1-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 “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统一”的要求,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以德育德



A





1-1-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

牢固树立危机意识与全面安全意识, 建立对国家总体安全的系统性认知, 增强教师应对各类安全事件的认识与管控处理能力。

引导教师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注重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整合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增强学生的忧患意

识与危机意识



A





1-1-5



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问题与应答

结合新时代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重大的理论问题与时政要闻, 深刻解读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问题与应答。

引导教师思考一系列应答背后的思想内涵,推动教师以人为本,建设中

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B





1-1-6



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考察革命老区、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承载革命文化和精神的历史遗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追溯革命光荣历史, 感受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激扬

教师的家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



C





研修主题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编号

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课程类别





1-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继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渊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在教育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A





1-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内容、表现及实践价值等



A





1-1-9

地方乡土历史文化概览

地方乡土历史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乡土文化对一个人行为的重要影响



B





1-1-10

传承与弘中.扬华优秀家风文化,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家风解读,中华优秀家风传承史实, 家风建设



C





1-1-11



考察蕴含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基地

参观书院遗址、名人故居、历史文化纪念馆等能够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名胜古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习中国传统的教育智慧,生发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领悟中华文化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的深远境界



C





研修主题 3: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



编号

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课程类别





1-1-12

宪法与教育方针政策解读

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大意义,我国教育方针、教育法规、当前基础教育

重大政策概述



A





续表

编号

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课程类别





1-1-13

改革开放历程与巨大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等



A





1-1-14



中国方案与世界发展

立足全球化视野,全面解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时代背景,深刻领悟中国方案的深远内涵, 学会与全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护佑世界和平与人类社会发展



A





1-1-15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发展是中国的崛起之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的使命担当



B





1-1-16



现场考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

通过参观展现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地点,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增强教师的“四个自信”,增进教师的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使其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使命



C





(二)爱岗敬业

培训目标

——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富有教育理想,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责任感和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遵循教育规律,恪尽职守,坚持立德树人,关爱生命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

培训课程

续表

编号

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课程类别





1-2-6



观影心得交

在观影后精心创设一些与师德内涵相关的问题,组织教师围绕影像中体现的教育现象、教师理念等,开展面对面小组讨论或线上观影感受讨论, 促进教师对“四有”好老师的深入理解



C





1-2-7



我的观影日

集体观影及讨论后,鼓励教师联系自身教育实践,记录观影后的感悟、引起的思考与联想、激发的决心与理想等,通过分享自己的感受来激起他人的感受与共鸣



C





研修主题 5:守护生命与关爱生命



编号

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课程类别





1-2-8



生命的探寻与成长

通过追问我们为何而活、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人生应该怎样度过等一系列人生根本性问题,引导教师思考、追寻生命的真正意义,探索生命成长的方向与路径,成就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



A





1-2-9



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结合疫情防控,解读生命、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探讨保护与维护学生独特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路径与方法等



B





1-2-10



为了每一个学生

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和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深入分析落实“立德树人” 的内容和途径,实现“为了每一个学

生”的理念



C





续表

编号

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课程类别





1-2-11



助力学生生命成长

学生生命的成长,需要教育者爱心的付出与智慧的引领,并通过自身的生命实践和榜样力量发挥真实感召的作用。

引导教师通过自我生命的觉知与成长,有效结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变惯性评判模式,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明确方向,激发学生学习成长的内驱力,从而获得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



C





(三)乐于奉献

培训目标

——把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不断精进,能够从中体验到自信和快乐;以奉献为人生价值,能够将幸福感传递给学生。

——懂得教育作为一种需要奉献的职业,需要教师在深入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系统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培训课程

续表

编号

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课程类别





1-3-4

教师自我修

师德自我修养的主要方面、实现路径及持续发展动力,“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行为准则



B





1-3-5



心理学专家教你优化教学

学习的策略,师生沟通的技巧,疏导学生心理的技巧,提升和优化教学方法



C



1-3-6

教学创新与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C





研修主题 7: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编号

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课程类别



1-3-7

教师自我认知与专业发展

教师自我认知,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A



1-3-8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订

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激发,专业发展目标确定,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B





1-3-9



名师成长规律与自主发展

名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名师成长的现实路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方式方法,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基本渠道与有效策略



C





1-3-10



情境创设与角色体验

围绕师德的内涵,精心选择典型的、容易代入的教育情境或故事情境,借助戏剧表演活动,引导教师全身心投入既定的情境,感受情境中角色的心理状态,对情境的内涵进行思考



B





1-3-11



戏剧活动与自我探寻

再次体验情境中的角色,不再局限于既定的情境,鼓励教师自由创造情境,演绎自己对角色人物的理解和感悟,在群体思维的碰撞下完成对人生、教育、道德等的深层思考与追问



B





续表

编号

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课程类别





1-3-12



生命体悟与反思

结合自己的生命成长经历,对戏剧情境中所呈现的师德相关话题进行反思。可以采取个人汇报、小组讨论、集体朗诵等方式开展



C





二、道德情操

(一)为人师表

培训目标

——引领道德风尚,彰显职业尊严,发挥示范、榜样作用,坚持以德育德。

——能在教育教学中注意言行举止,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

响学生。

培训课程

研修主题 9:人文素养与人格魅力



编号

课程专题

内容要点

课程类别





2-1-4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政策和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保证经费投入。各地、各教师培训机构要参照《指导标准》制订本地区师德培训的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指导中

小学校有效开展师德培训,不断提升师德培训质量,完善考核评估制度,推动师德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形成研修制度

各地、各教师培训机构要围绕《指导标准》,形成层级分明、结构合理的师德研修体系,并根据师德培训研修体系,基于教师发展阶段和能力水平,系统研究、分类编写师德培训的教学指南,逐步开发建设配套的教学资源和教辅材料,形成一批师德培训的精品课程。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研修制度和激励机制,使师德培训工作在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成效评价等方面得到同步提升。

(三)强化保障措施

各地、各教师培训机构要着力提高师德培训工作的管理水平, 合理确定师德培训方式,实行学分制管理,建立“学分银行”和教师师德成长数据库,过程性地记录教师的参训情况;要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对教师基本情况、培训档案、训后跟踪评价等数据进行动态维护;要加强对培训过程中教师师德成长轨迹的分析,并据此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促进中小学教师道德感知与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持续发展。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小学师德师风培训方案
  2. 继续教育我的师德追求
  3. 《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4. 学院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5.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6. 师德个人总结
  7. 幼儿园师德师风检查监督制度
  8. -学年度第二学期师德师风工作计划
  9.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幼儿园教师5篇
  10. 学年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11. 《新时期师德修养》演讲稿
  12.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13. 中小学教师研修总结
  14. 禁止有偿补课加强师德规范 专项教育活动总结
  15. 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
  16. 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演讲稿
  17. 师德师风建设培训总结
  18. 卢作坚师德培训研修总结
  19. 《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演讲稿
  20. 师徒带教计划

以上为《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由用户“lxmxml”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04-06 05:39:20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86/db/47873.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86/db/47873.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