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尿液常规分析(干化学14项)标准操作规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目的】
规范尿液常规检测(干化学14项),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原理】
.空白块(校正块):尿在测试块上分布的状态及尿本身的颜色一般都会给测结.定果带来误差,设空白块就是为了排除这些产生误差的因素,各项目都使用同一空白块。
.白细胞:根据酯酶法的原理,粒细胞浆内含有酯酶,这种酶能水解一种3-羟基吲哚酚酯类底物,释放出酚从而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
.酮体:根据硝普酸钠法原理, 硝普酸钠和酮体(乙酰乙酸)在碱性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呈现紫色,特别是乙酰乙酸对此特别灵敏。
.亚硝酸盐:反应依赖于尿中革兰氏阴性细菌把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砷酸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再与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结合呈现出桃红色。
.尿胆原:根据偶氮结合法的原理,尿胆原在强酸条件下和重氮盐偶联形成胭脂红色素。
.胆红素:根据偶氮偶合法的原理,2,4-二氯苯胺重氮盐与胆红素进行特异性反应,并与胆红素的浓度相对应产生不同的颜色。
.蛋白质:根据染料结合的蛋白误差法原理,蛋白质与染料结合形成复合物产生色变,特别是对白蛋白的反应比对球蛋白、血红蛋白、本-周氏蛋白和粘蛋白更为灵敏。
.葡萄糖:根据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原理,葡萄糖氧化酶特异性氧化β-D-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醛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使指示剂氧化而呈现出红色。
.尿比重:利用多聚电解质方法,尿中电解质与聚电解质发生离子交换的原理。阳离子存在时,多聚物氢离子通过交换释出,使溴百里酚蓝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颜色由蓝经过蓝绿最后变成黄色。
酸碱度:通过pH指示剂测定5.0~9.0范围内的pH值,正常人的新鲜尿液pH值在5.5~7.0之间。
隐血:根据血红蛋白接触活性法原理,通过血红蛋白的类过氧化物酶样作用催化分解过氧化物,使四甲基联苯胺氧化呈色。
维生素C:根据Tillman's Reagent的原理,维生素C将染料由蓝色还原成红色。本项目的测定目的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样本中维生素C的含量以判断其可能存在的干扰。
肌酐:根据置换反应原理,肌酐将金属氯化物-酸性染料复合物中染料置换出来,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色。
微白蛋白:根据染料结合法,微量白蛋白与染料结合形成粉红色复合物从而产生色变,对白蛋白的反应特别灵敏。
尿钙:根据钙离子与邻甲酚酞络合酮反应产生紫红色,颜色深浅与钙离子的浓度成正比关系。
【样本准备】
新鲜尿样本,采样后在2小时内进行测试。
【仪器设置】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选择正确的试纸项数。
【仪器校准】
标准条空白校准,UQ质控液测试受控。
【操作步骤】
尿试纸条与适用的尿液分析仪配套使用,请按所用尿液分析仪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测试环境要求:温度(25±2)℃,相对湿度≤80%,推荐最佳测试温度22℃~26℃。
取一条试纸条,拿住试纸条印有厂标的一端,把试纸块完全浸入尿样中,2秒钟后取出。在卫生纸上蘸掉试纸条边缘多余的尿液后再放入仪器进行测定。用过的试纸条不可再次使用,应作为普通医疗废弃物处理。
质量控制:建议使用配套的尿质控液对尿试纸条进行质量控制,建议每个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标准质控范围。
【灵敏范围及分析范围】
序号
项目
灵敏度范围
分析范围
1
白细胞
15~25Cell/μL中性粒细胞
15~500Cell/μL
2
亚硝酸盐
15~30μmol/L亚硝酸根
+
3
胆红素
8.6~17μmol/L
8.6~100μmol/L
4
葡萄糖
2.2~2.8 mmol/L
2.8~≥55mmol/L
5
酸碱度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乳糜泄),钙摄入不足,黏液性水肿,慢性肾衰,尿毒症等。
尿钙测结.定合血钙、血磷、氯化物及甲状旁腺素测定可明确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大剂量使用VitD3 时,需测定尿钙及VitD3 进行药监护,防止VitD3 中毒。
11.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11.1 储存条件:2℃~30℃干燥处避光保存(2℃~8℃保存更佳)。试纸条从包装筒中取出即用并立即盖好盖子。不可将包装筒内的干燥剂取出,不要将试纸条转移到其它的容器中。试纸条应避免潮湿、高温和阳光直射。
11.2 产品有效期:2℃~30℃干燥处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开启后, 筒盖需密封, 放置在2℃~30℃干燥处避光保存有效期为3个月。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尿液常规分析(干化学14项)标准操作规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尿液常规分析(干化学14项)标准操作规程由用户“淳于涵柳”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