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教材分析
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先是讲述贝奇的妈妈萨契尔太太和汤姆的阿姨悲痛绝望的心情,以及汤姆、贝奇回来后小镇欢乐的晚上。先悲后喜,充满了喜剧气氛。接着通过汤姆的讲述,介绍他和贝奇在洞中的历险经过,最后讲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奇,从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洞中。 轻松、幽默而略有讽刺夸张,是作者语言的特点。浪漫有趣,有惊无险,是这部名著吸引孩子的地方。
教学目标
1.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评价。
2.能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目标解读
语文课标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从这些表述可见,阅读叙事性作品的要求,对阅读客体(文本)而言,是落在故事大意(事件梗概)、人物形象、语言等要素上面,对阅读主体(学生)而言,是落在自我感受上面。第三学段要求能简单描述”“说出感受”,也就是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更具体(从“大意”“梗概”,到“场景、人物、细节”),对自己获得的感受更明晰(“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需说明的是,这里还是强调“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和感受,而并不要求面面俱到的分析和评价。
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名著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名篇名著的一些学习方法,初步尝到了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基本掌握了人物描写的方法,能根据人物的外在形象去分析其内心活动。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对一切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的阶段,《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一部历险类小说,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简介、作者简介、词语解释、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我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名著,鲁滨逊的荒岛漂流和小男孩尼尔斯的骑鹅旅行唤起了我们无限的想象。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3.齐读课题。
4.作者简介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板书:马克?吐温 美国作家)
5.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梦想。
(设计意图:以谈话方式,出示图片,引出故事人物,激发学习兴趣。简介作家,有助于学生积累文学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节选片段,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板书:精彩片段)
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说说这个片段中你觉得精彩的地方。
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
预设:
A.细节描写传神--萨契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的绝望状态和汤姆讲述自己的历险过程时的语言,都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
B.语言描写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侧面烘托:小镇上人们的表现,有力地衬托出汤姆的冒险与勇敢机智的精神;
C.幽默:如镇上的人们略显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筝线探路;
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
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2.拓展延伸:
在汤姆的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伙伴的影子吗?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说说自己的感受。
3.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有着你的影子。如果你还想知道汤姆其他有意思的故事,课下就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小伙伴,发现他们身上与主人公汤姆的共同点,学会发现身边的闪光之处,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板块五 布置作业
阅读小说,标记好你认为最有趣的段落,结合对汤姆的认识写一篇心得体会,也可以摘录精彩句段,准备参加班级读书会。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由用户“eclipse_me”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