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
1. 记叙文六要素(2008、2007)[统编七上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以莫某某《散步》为例分析:
时间
初春
(事件的)起因
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地点
南方的田野上
经过
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人物
“我”、母亲、儿子、妻子
结果
“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一起走小路。
2. 线索(2018·7,以长笛为线索)
物线
以一件具体的(或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实物贯穿全文。如《台阶》以“台阶”为线索组织材料。
事线
以一个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社戏》始终围绕“社戏”这件事展开:盼社戏——看社戏——忆社戏。
人线
以人物为线索。包括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所见所闻等。如《孔乙己》中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反映出孔乙己的形象特征和遭遇。
地线
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题目就能看出文章是以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的。
时某某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如《伟大的悲剧》以时间的推移(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1月18日——2月17日夜里1点钟——3月2日——一天中午——3月21日——3月29日)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及其队员探险南极,从绝望而归到悲壮毁灭的全过程。
感情线
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如《阿长与〈山海经〉》以“我”对阿长的情感变化(憎恶、讨厌——敬重、爱戴)为线索。
注:1. 线索的作用:①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脉络分明。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③使行文富于变化。④突出文章中心或烘托人物形象。
2. 有时一篇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如《智取生辰纲》中明线是杨志押运生辰纲,写杨志一行人的矛盾冲突;暗线是晁盖、吴用一行人智取生辰纲,写团结智取。明暗双线交织点在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两条线交织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护送和智取双方的矛盾冲突,为人物性格塑造和发展服务,更好地表现了主题。
明暗线交织作用: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使得情节的发展脉络清晰,也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更深的挖掘。
3.记叙顺序
顺叙
特点
按事件发生、发展、结果的先后顺序来写。一般包括时间的先后、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展的过程。
作用
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使人印象深刻。
倒叙
特点
先写事件的结果,或把事件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用顺叙写出整个过程。
作用
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②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③引出下文的……事件或人物。④强调主要内容。
插叙(2015·7)
特点
由于表达方式、情节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的叙述,而插入有关的事情或片段,使读者对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插叙后再接着主线继续叙述。
作用
①写出了……内容,交代了……原因。②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③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中心。④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⑤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
注:有的文章是多种叙述方式同时使用的,如《驿路梨花》,从全文整体结构看,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行踪为线索,按照从夜里到第二天早上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采用的是顺叙;其中瑶族老人因打猎迷路而夜宿茅屋、解放军盖小屋、梨花姐妹照管小茅屋又是插叙;从小茅屋建造和维护的过程来看,文章采用的是倒叙。
4.记叙人称
第一人称
“我”“我们” 作用:①作为文中的线索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②作为事件的见证人,增强文章的真实感。③显得亲切自然、真切生动,便于心理描写,便于直接抒情和表现主题。④衬托主要人物。
例:《故乡》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
第二人称
“你”“你们” 作用:①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亲切感。②利于交流思想感情,便于直接抒情。③若用于物,则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
“它”“他”“她”“它们”“他们”“她们” 作用: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注:有的文章是多种记叙人称同时使用的,如《土地的誓言》中作者将土地拟人化,以第三人称“她”相称,直接倾诉对土地的热爱、怀想、眷念。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感情比较平稳,但随着情绪逐渐激动,作者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第二人称“你”相称,“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
5. 写作手法
(1) 修辞
描
绘
类
比喻[统编七上P5](2018·8,2011·11,2008·9)
辨识
明喻:像、好像、仿佛、如同、……似的 暗喻: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破折号 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作用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举例
《春》:“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把野花比作眼睛、星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花的美丽、繁多,表达了作者对野花、春天的喜爱之情。
拟人
(2009·9)
定义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作用
①将物人格化,描写生动形象。②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引起情感共鸣。
举例
《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地”赋予小草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
夸张[统编
八上P40]
定义
对人或事做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以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
作用
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人留下鲜明而强烈的印象。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③引起联想,创造意境。
举例
《皇帝的新装》开头运用夸张的手法,写皇帝酷爱穿着打扮,竟然到了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地步,表现了皇帝虚荣愚蠢的性格特点。
结构类
排比[统编
七下P40]
辨识
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
①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②说理透辟,条分缕析。③长于抒情,更显气魄。
举例
《XX腰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写出了XX腰鼓壮阔、豪放的特点。
反复(2019·9,2013·9)
辨识
同一个词语或句子反复出现。
作用
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层次分明,增强节奏感或感染力。
举例
《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强调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与喜爱。(注:这句话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对偶
辨识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似,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的一对短语或句子。
作用
①使语言形式整齐、结构匀称、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增强语言的表现力。②互相映衬,互为补充。③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便于记忆和传诵。
表
达
类
反问
辨识
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
作用
①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不但比一般陈述句的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加鲜明。②激发读者思考,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举例
《白杨礼赞》:“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运用反问,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和北方农民强烈的赞美之情,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设问
辨识
把所说的内容用问句形式表达出来,自问自答。
作用
①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②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
举例
《老王》:“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运用设问,表现了“我”对老王的愧疚之情。
(2)表达方式
记叙
作者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环境所做的叙说和交代。(中招真题多以记叙为主,尤其以插叙、倒叙为考查重点)
描写
将人物、事件和景物表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详见附表)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作用: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坦率真挚,质朴诚恳,颇能打动人心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事、融情于某某) 作用: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议论
直接点明和深化所写事物的意义。一般是先叙后议(2014·9),深化读者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提升文章的思想深度;也有先议后叙,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事物的思考,引起对下文的密切关注。
说明
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清楚事物的特征、性质等,使文章生动具体,有说服力。主要用在说明文中。
附表:①描写——按描写对象分
人
物
描
写
外貌描写(2014·8,2008·8)
特点
对人物的容貌、体态、身材、服饰等进行描写。
作用
以“形”传“神”,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性格特征、身份、社会地位等。
举例
《孔乙己》:“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凸显了孔乙己的懒惰、穷困以及时常遭受欺辱的境况。
神态描写(2017·9A,2008·8)
特点
对人物面部神情的描写。
作用
更加凸显人物个性,给读者以真实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形象。
举例
《孔乙己》:“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揭示了孔乙己的自尊被戳痛时的痛苦不安。
心理描写(2009·8)
特点
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作用
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感情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感情。
举例
《走一步,再走一步》:“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细腻、真实地刻画了“我”处在进退两难、孤立无援的境地时内心强烈的恐惧与焦躁不安。
动作描写(2014·8,2008·8)
特点
对人物个性化的举止动作的描写。
作用
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推动情节的发展。
举例
《孔乙己》:“(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刻画出孔乙己摆阔气、炫耀的神气,也从深层揭示出他的穷酸本相。
语言描写
特点
对人物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进行描写。
作用
言为心声,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XX鲜活,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举例
《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写出了孔乙己的迂腐,也表现了他自尊心受伤害时极力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的窘态。
答题规范:运用了(外貌、神态、心理、动作、语言)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刻画了……(人物形象)。
环
境
描
写
自然环
境描写(2012·12)
特点
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以及自然景物等的描写。
作用
①表现地域风光或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气候等。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③烘托人物心境,衬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④暗示或推动情节发展。⑤为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⑥突出、深化主题。
举例
《社戏》:“淡黑的起伏的XX,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描写了月夜行船时的自然环境,突出了船速之快和“我”急于看戏的迫切心情。
社会环
境描写
特点
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作用
①交代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揭示社会本质特征,点明主题。③渲染环境氛围,衬托人物心情。④交代人物身份,侧面表现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的因素。
举例
《变色龙》中“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真实地再现了沙皇统治下的社会一片萧条败落的景象,反映出19世纪80年代俄国社会阴森可怖的黑暗面貌。
②描写——按描写角度分
正面描写
(直接描写)
(2018·8)
特点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
作用
①写出(或表现)人物的特点(如:性格、心理、情感等)。②表现文章主题。
侧面描写
(间接描写)
(2018·8)
特点
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写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使其鲜明突出。
作用
①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②使主题更加深刻含蓄。
举例
《社戏》中写“我”因看戏等得不耐烦而兴味全无,没有正面写“我”的扫兴,而是写舞台上演员的脸在“我”眼中变得模糊了。
细节描写
[统编七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
特点
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进行细微而具体的刻画。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于微小之处表现事物特征或情感态度,能够给予读者深刻印象的描写才可称为细节描写。
作用
①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②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③深化作品主题。
(3)表现手法
铺垫(2013·8)
特点
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气氛、情绪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作用
①避免事件出现时给读者造成突兀的印象,增强作品的可信性。②加强故事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完整性。
举例
《孔乙己》:“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做铺垫。
对比
特点
将不同的人、事、物进行比较或将一个(类)人、事、物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特征、行为等进行比较
作用
①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形象更鲜明。②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③使读者的感受更强烈。④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举例
《范进中举》中胡某某在范进中举前后对范进的态度截然相反,强烈的对比凸显了胡某某见富就爱、趋炎附势的性格特征。
衬托
分类
①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②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注:衬托经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作用
①矛盾突出,形成强烈的反差。②特点鲜明,突出主要人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伏笔
特点
实际上是一种交代。埋下伏笔后,后文一定要有照应。
作用
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使下文情节的出现合情合理。
举例
《故乡》中写坐船回乡以及坐船离乡,为后文“听船底潺潺”的水声时的抒情、议论埋下伏笔。
照应
特点
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
作用
使文章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举例
《猫》开头交代“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总领全文。中间一句“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承上启下。结尾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收篇,照应开头和中间。
悬念
作用
①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使文章情节曲折有致。
举例
《驿路梨花》设置了三个悬念: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到底谁是房子的主人呢?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
象征
作用
①使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②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使文章含蓄蕴藉。
举例
《白杨礼赞》中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托物言志
特点
借某一具体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或表达作者的思考。托物言志类的散文首先要细致描绘这一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同时常常使用象征手法,赋予这一事物某种象征意义,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志向。
举例
《白杨礼赞》中,作者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不屈意志。
欲扬先抑
(2011·10)
特点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
作用
①使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③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
举例
《列夫·托尔斯泰》中作者先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再赞叹他的非凡之处,前后形成一种张力,让读者读后对托尔斯泰的印象更加深刻。
以小见大
作用
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更有震撼力。
举例
《灯笼》中的以小见大体现为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作者通过“灯笼”这一小小器物,既展现了真切而鲜活的民俗现象,又蕴含深刻的文化意义。
6.语言特点
语言
运用
修辞
详见P117“修辞”
句式
整句、整散句、长短句结合。《蒲柳人家(节选)》中,“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继承了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多用四字句,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用词
叠词、副词、形容词、动词等,详见P138“考向1 限定赏析角度”方法总结(1)“从用词角度赏析句子”。
《蒲柳人家(节选)》中“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co气”“呻吟”,则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篇幅所限,只举动词的例子)
语言
风格
朴素平实
《背影》语言朴实真挚,蕴含着感人的父子真情,如父亲在车站送别时说的那几句话,“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面没人”,平常的话语却感人肺腑,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文采斐然
《灯笼》结尾两段中“塞外点兵,吹角连营”“挑灯看剑”都引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雪夜入蔡”源自《资治通鉴》,“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引自贾谊《过秦论》,“萧萧班马鸣”引自李白《送友人》。表现出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
委婉含蓄
《荷叶·母亲》:“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文某某。
8. 段落作用
位置
结构
内容
开头
(2011·9)
①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②埋下伏笔或为下文做铺垫。③设置悬念。④与下文形成对比,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原因等。②交代环境或社会背景。③描写景物,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④点明文章中心。
中间
(2016·9,
2009·7)
①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的内容,引出下文……的内容。②照应前文,为下文做铺垫。
①推动情节发展。②如果描写的是次要人物,且与文章主要人物在形象和情感上一致,那么就是正面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不一致,那么就是反衬。
结尾
(2015·10)
总结全文,前后呼应或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①概括主要内容。②点明中心,深化(升华)主题。③表现人物品质特点。④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更具艺术表现力(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回味余地/引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
注:有的段落在表达方式上有某些特点,比如插叙段、描写段、议论段等,在分析段落作用时要注意结合其特点进行分析。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由用户“liuzhixiao0101”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