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重点应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记叙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负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很远,学生很难进入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课前应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以便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理.大想。
过程与方法:
学生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知道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深入阅读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并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而刻苦学习的远理.大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借助对重点词的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下远大志向的原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想过为什么而读书吗?为功名?为利禄?为修身?这些未免太局限于个人的得失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年年仅12岁的周恩来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什么他会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共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这份赤诚的爱国之心。
二、资料简介
本文是作者余心言有感于周恩来立志求学的经历写的。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XX东关模范学校度过了三年不平凡的读书生活。在这里,少年周恩来亲身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感受到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的深重,树立了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远理.大想。
三、初步感知
1.课题解析。
“崛起”是“兴起”的意思,“之”的意思是“的”,课题的意思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这是少年周恩来从小立下的大志向,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本文以周恩来的这句话为题,直接点明了中心。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边听边注意生字生词。
3.学生各自再读1~2遍课文并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各有特色,看来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对大家启发不少。稍后,我们会在具体的字词句段中来仔细体会。
4.交流字词。
四、整体感知
1.梳理课文内容: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周恩来目睹国人受辱,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1)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10自然段)。
(2)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11~14自然段)。
听了伯父的话,周恩来有什么感受?
明确:疑惑不解。
(3)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15~17自然段)。
(4)课文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
明确:目睹国人在租界受到不公待遇。
2.紧扣词语,精读感悟,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15~17自然段)。
关键词:不惩处、训斥、紧握拳头、劝慰。
3.归纳文章内容,感知作者情感。
教师指导,明确:本文主要写周恩来少年时代目睹了中国人在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体会到“中华不振”,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地打动了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祖国的希望,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呢?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散,但细读之后,我发现全文有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华不振”。我就抓住这个核心线层层展开,让每一个文字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学生品读课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词时,从而体会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经过分析,我发现对学生来说最为直观的语段某某16自然段,于是我抓住此典型事件让学生去品读“中华不振”,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同时想像当时的画面,学会换位思考,变换角色,从而更深切地感受周恩来读书目的的可贵。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由用户“mayanchun98”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