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6.老山界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老山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2.?学习文章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阅读和理解,感悟红军长征的艰苦和乐观的精神,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2.?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数】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人类战争史上,有一场特殊而伟大的战役。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创举:战线全长二万五千里,经历的地方环境恶劣,有湍急的大河、高大的雪山、泥泞的草地,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这支军队的装备残缺不堪,甚至多次断粮缺水。可是他们对百姓秋毫无犯,还帮助穷苦百姓,百姓甚至拿出自己的所有帮助这支军队。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历时两年,这支军队终于从长江以南穿过四道封锁线、 渡过湘江、强渡乌江、四渡水.赤、巧渡XX江、抢渡大渡河、飞夺XX桥、爬雪山、过草地,终于转移到了陕北。这支军队叫红军,这场战役叫长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征路上的一个小故事《老山界》,这是红军翻越长征路上第一座高山时候的故事。?(教师一边讲述,一边出示图片。出示课题)?
二、检查字词的预习情况?
惊惶.(huáng)呜咽.(yè)咀嚼.(jué)矗.立(chù)?蜷.(quán)酣.(hXXXXXn)然入梦点缀.(zhuì)落.(là)得很远?
三、?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1.?整体感知文章,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概括故事内容的方法。)?明确:红军成功翻越老山界。
?2.?理清顺序。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时间变化、地点转移)
?3.?在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
/
四、?细读品味?
(一)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在课文中勾画出有关的句子来,并进行分类概括。
?1 .走路难:学生找出句子,并说说句子是怎样表现走路难的。并结 合老山界的“小档案”和图片,直观地感受走路难。
?2.学生对“走路难”进行概括。
?3.学生讨论交流其他方面,并进行概括。?
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某某?
睡觉难:路窄石某某,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二)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1.“走路难”——“之”字奇观?
(1)学生放声朗读课文第12—18段。?(2)通过朗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种乐观主义精神的??(3)学生前后四人合作,模拟文中14—17段的对话,切身感受红军战士的乐观精神。?(4)观图,想象走“之”字路的情景,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员,请用自己的话解说当时的情景。?(5)小结: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走路难的?(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2.“睡觉难”——半夜醒来观赏夜景(所见所闻)
?(1)学生自由朗诵课文第21、22段。?(2)课文第22段是从所见所闻两个角度写半夜醒来观赏夜景。作者通过视觉写出了什么?赏析本段中的前三个比喻句。(山势高 峻、陡峭。)?(3)“闻”突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寂静。)?(4)可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矛盾。以声写静,角度巧,效果好。)?(5)学生齐读本段听觉描写部分后,提问:为什么这声音是“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这是否矛盾?学生讨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男女生分组合作完成:?吃饭难:鼓着勇气、继续前进。?处境难:毫不畏惧、嘲笑敌机。?4.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表现红军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五、欣赏诗词、感受豪情?
红军战士的在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顽强的意志和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让我想起了毛泽东同志的一首诗《七律·长征》。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诗,共同感受这种战斗的豪情!?师生共同朗诵这首诗。?
六、延伸?????
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也应该继承与弘扬长征精神,勇于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增强我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六、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办一期介绍长征和理解长征意义的手抄报。?板书设计: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6.老山界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6.老山界教案由用户“p854200”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