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期末综合复习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综合练习二
1.花最主要的结构是花蕊,原因是
A.能够散播花粉 B.能够产生精子和卵细胞进行生殖C.使花更具有观赏价值D.能产生花某某
2.蜜蜂采蜜对开花植物来说
A.帮助传粉 B.带走了营养 C.没有意义 D.伤害了花
3.下列对风媒传粉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没有蜜腺 B.花粉粒轻 C.颜色鲜艳 D.玉米依靠风媒传粉
4.葵花籽粒常常有空瘪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A.传粉不足 B.开花少 C.肥料不足 D.光照不足
5.(XX二模)倩倩观察到黄瓜等葫芦科的植物有的花能结瓜,有的不能,很是好奇,便摘了一朵没结瓜却开始萎蔫的花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这朵花是雄花,与桃花相比缺少某一结构,所以不结瓜。应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这朵雄花缺少的结构是
A.雄蕊 B.子房 C.花药 D.花瓣
6.(XX二模)下列是四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其中直接由胚珠发育而来的是
A.桃子 B.西瓜子 C.玉米籽粒 D.番茄
7.(XX二模)下图所示的四种零食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请你判断其中不属于果实的是
8.如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下列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情况的是
9.在蚕豆根尖上画上等距离的线,培养一段时间后细线之间距离最大的部位为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某某
10.(XX一模)“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奉易某某,黄口无饱期…”。自居易这脍炙人目的诗句,反映了生物繁行后佳的本能。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发育的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B.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子宫
C.家鸽的交配与产卵属于学习行为 D.家蚕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11.如图是蝗虫的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与其发育特点不相符合的是
A.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
B.幼虫与成虫只是大小上的区别
C.幼虫无翅,不具备飞行能力
D.在幼虫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12.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发出嘹亮的声音吸引雌蛙。雌蛙与雄蛙相遇抱对的生物学意义是
A.表示友好 B.两只青蛙在打架 C.提高水中的受精率 D.完成体内受精
13.俗话说“蛙满塘,谷某某”,青蛙是田园卫士。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约15000只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蝌蚪用鳃呼吸 B.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
C.雌蛙产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 D.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是变态发育
14.同学们在“观察鸡卵的结构”活动中发现,在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圆点,它是受精卵细胞分裂形成的,以后将发育成雏鸡,该结构是
A.卵白 B.胚盘 C.胎盘 D.系带
15.(XX)XX的市树是国槐和侧柏,国槐在冬天纷纷落叶,而侧柏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A.国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侧柏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D.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16.(XX)安徽某地建立了“牛-蚯蚓-水稻”循环农业模式,模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该生态系统中蚯蚓属于消费者 B.有机肥可以为水稻提供无机盐
C.蚯蚓以粪便为食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D.牛食用水稻秸秆加速了物质循环
17.(XX)在土壤中,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要的有机物来自
A. 种子 B. 土壤 C. 空气 D. 水
18.(XX)“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诗中介绍的杏花与农民日常种植的玉米在开花、结果的相关知识中做比较,其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玉米是单子叶植物,桃花是双子叶植物
B.玉米籽粒和杏都属于果实
C.玉米和杏的都.花是风媒花
D.玉米是单性花,杏花是两性花
19.(XX)2019年,位于北极圈附近的世界种子库已建成10年,其储存的种子样本已经超过100万份。下列关于种子的储存和萌发叙述不正确的是
A.较低的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储存 B.低氧条件下种子能储存较长时间
C.只要有充足的水分种子就能萌发 D.建立种子库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20.(XX)火耕水耨(nòu)是一种古老的水稻耕种方式。火耕指放火烧去杂草,利用燃烧后的草木灰作肥料。水耨指将水灌入稻田以消灭杂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木灰为水稻提供有机物 B.水耨使杂草缺氧死亡
C.水稻与杂草间是竞争关系 D.水稻适应多水的环境
21.(XX)右图为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关于该个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组成是XY
B.性别在胎儿出生时决定
C.X染色体来自他的父亲或母亲
D.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均为22+Y
22.(XX)同学们针对“人的生殖”和“人的性别决定”进行了交流,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生男还是生女取决于与卵细胞的类型
B.人体的发育是指胎儿出生到个体成熟的阶段
C.胎儿在母体子宫中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通过脐带获得
D.人的生殖系统包括主要生殖器官和附属生殖器官,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
23.(XX)下列关于人的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生命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场所是子宫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精子中23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D.生男生女由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类型决定
24.(XX)鸳鸯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吉祥之鸟。今年1月,志愿者开展鸳鸯科学研究项目,对XX五环内的9个鸳鸯栖息地同时计数,共发现547只鸳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研究时需要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B.可以用观察法进一步研究野生鸳鸯的繁殖行为
C.鸳鸯卵中发育为雏鸟的结构是胎盘
D.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是保护野生鸳鸯的措施之一
25. (XX)马铃薯既能用块茎繁殖,也能用种子繁殖。这两种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是( )
A.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B.变异类型多少
C.能否保持母本优良性状 D.繁殖速度快慢
26.(XX)月季是**_*花。下列关于月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选育出的月季新品种采用扦插的方式繁殖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B. 花瓣白色的母本和花瓣金黄色的父本,后代是浅粉色,这是变异现象
C.新品种的月季是经过杂交产生的,不需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属于无性繁殖
D.红五月品种具有抗寒,花量大,颜色鲜红的特征,这些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27.(XX)“黄某某”是常见的多肉植物,可以通过叶插方式繁育新植株。下列四种生物的生殖方式与 “黄某某”不同的是
A.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B.西瓜的种子种植
C.马铃薯的营养生殖 D.细菌的分裂生殖
28.(XX)把一只没有怀孕的雌性大鼠暴露在X射线下,只有它的(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才会对后代产生影响。
体 B.肝 C.生殖 D神经
29.(XX)非洲象的象牙有两种性状表现:有牙和无牙。自然状态下,有牙象多于无牙象,但因为偷猎者大量捕杀有牙象,长此以往,无牙象的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象的有牙和无牙是一对相对性状 B.有牙无牙的性状表现主要由基因控制
C.象为了不被捕杀,产生了无牙的变异D.无牙象比例增加,偷猎者起选择作用
30. (XX)右图为植物车前草的照片,科学家发现车前草同一层的每片叶之间的夹角是137°,叶片的这种有序排列,使其最大效率的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这种现象表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不影响生物
C. 环境能适应生物D.生物不影响环境
31.(XX) 某科考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不同化石,具体记录如下表。由此推断,这些地层按照地质年代由远及近排列的是
地层
形成化石的生物
甲地层
恐龙蛋、始祖鸟、龟
乙地层
马、象牙、犀牛
丙地层
三叶虫、珊瑚
A.甲、乙、丙 B.丙、甲、乙 C.甲、丙、乙 D.乙、甲、丙
32.(XX)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细菌的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科学家尝试使用噬菌体来消灭细菌,获得了一定的疗效。下列关于细菌和噬菌体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是一种原生生物 B.细菌和噬菌体间是捕食关系
C.噬菌体比细菌结构复杂 D.噬菌体必须在活菌内寄生
33. (XX)严冬时节,木蛙体内高达65%的水分被冻结,肺和心脏都会停止工作,看上去像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春暖花开时,它们能够解冻复苏,再次活蹦乱跳。科学家进行了木蛙的冰冻融化模拟实验,融化期记录到的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冻期木蛙所有细胞死亡 B.肺工作后,木蛙心跳恢复
C.肺可以排出所有代谢废物 D.木蛙结冰是适应寒冷的表现
34.(XX)有的小麦品种在果实尖端长有针状的芒刺。有芒刺不仅可以防止鸟类捕食,还利于附着在人和动物身上,协助扩散传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小麦果实尖端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
B.小麦芒刺的产生与遗传变异有关
C.小麦果实长芒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果实有芒刺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有利变异
35.(XX)铁爪濦是一种采取多雄多雌交配制的鸟类,雌鸟拥有几只雄鸟,同样,雄鸟也拥有众多的配偶。一只占据支配地位的雄鸟,会游说一对雌鸟与它一起繁殖后代,这将大大有益于它的生殖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爪濦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 B.铁爪濦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
C.铁爪濦的这种婚配制度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铁爪濦的这种婚配制度对于种群内部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36.(XX)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对病原体的屏障 B.白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
C.溶菌酶对病原体的溶解 D.患过水痘的人不再患此病
37.(XX)艾滋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病毒是引发艾滋病的传染源 B.艾滋病会通过血液、握手等途径传播
C.艾滋病有传染性、流行性,是遗传病 D.艾滋病可以预防,我们不应歧视艾滋病病人
38.(XX).预防接种证是儿童接种疫苗的凭证,上面记录有接种卡介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疫苗的记录,是儿童入托、入学和成年后就业的健康身份证。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计划免疫是通过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B.计划免疫主要针对特定病原体起防御作用
C.疫苗是一种能引起人体特定免疫反应的抗原
D.接种疫苗就是让被接种者获得永久免疫能力
39.(XX)甲和乙是同班同学,由于甲患了水痘,使乙被传染也患了水痘,那么,乙在患水痘前后的身份分别属于
A.易感者、传播途径 B.传播途径、易感者
C.传染源、传播途径 D.易感者、传染源
40.(XX)麦地那龙线虫可导致人类患上由此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针对其幼虫生活在水中这一特点,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便携式滤水器。人们即使直接饮用过滤后的生水也不会感染这种传染病。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上看,便携式滤水器的作用是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杀死病原体
41.(XX).若遇到因溺水、触电、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造成的心跳骤停、呼吸停止,应立即对伤者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发生意外时,应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B.根据颈动脉是否搏动,可确定有无心跳
C.在人工呼吸前,应首先确保呼吸道畅通D.所有人均可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操作
42.(XX)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牛奶、饮料送服药片 B.一般年龄越大用药剂量越大
C.在药店可以购买有OTC标志的药物D.患了感冒通过加倍用药可以提前康复
43.(朝阳19.1初二)24. 右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 害虫群体中原本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B. 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持续增强
C. 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D. 农药在生产的过程中药品质量逐渐下降
44.(朝阳19.1初二)25. 下列关于生命演化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提供了证据
B. 人类进化过程中,当新种出现时原物种也就不复存在
C.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祖先
45.(XX18.6初二)12.右图为生活在300万年前的人类远祖———露西的化石,其特点是骨盆宽阔,下肢比上肢粗壮。据此推断露西能够
A.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
C.用火加工食物 D.用语言交流
46.(XX18.6初二)14.某中学参与了科技馆“太空种子种植”活动,同学们得到了经过太空射线辐射后培育的杭椒、蛋茄、黄瓜等种子进行种植。太空育种的依据是
A.基因突变 B.杂交育种 C.自然选择 D.基因重组
47.(XX18.6初二)15.右图为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该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
A.复杂的蛋白质 B.小分子的有机物
C.原始的生命 D.小分子的无机物
48.(XX18.6初二)16.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简单,越低等 D.越复杂,越高等
49.(XX19.1初二3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证据
B.“始祖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C.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的地层里
D.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
50.(XX)阅读科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近日,《纽约时报》以“致命真菌,治疗无解”为题,报道了一种名为“耳念珠菌”的真菌。从2009年首次被发现,短短10年,在全球多地爆发过耳念珠菌感染。感染者约半数在90天内死亡,死亡率高达60%。由于耳念珠菌具有多重耐药性、致死率高、感染诊断困难等特性,被称为“超级真菌”。
超级真菌是从哪里起源,如何到达不同地区的呢?研究者对采自南亚、委内瑞拉、南非和日本的菌株进行遗传信息比对,发现这些菌株属于四个独立分支,它们大约在数千年前从同一祖先处分离,并在世界各地以无害菌落形式存在,直到大约十年前开始同时出现耐药性菌株。也就是说,这些菌株分别在各地独立演化,它们之间互相传播的可能性很小。那么,多地同时出现的“超级真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研究者最初以耐药细菌产生原因作参考,认为临床过量使用抗真菌药剂,是造成真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是,临床上治疗真菌感染的药剂种类不多,抗真菌药的应用场景也不如细菌普遍。而且不少从未经过真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体内也发现了耐药性真菌。据此,研究人员开始怀疑耐药菌株来自环境。经过检测,在花坛、草丛及空调系统中都发现了耐药菌株的存在,土壤样品中耐药菌株占比高达12%。环境中的耐药菌株是如何出现的呢?
研究者把目光转向用于杀灭植物真菌的农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期杀灭土壤中的致病真菌。杀灭植物真菌的农药与临床上使用的抗真菌感染的药物化学结构相似。因此研究者推测,自然环境中的真菌,在农药作用下形成较强的耐药性。
耐药性真菌的出现,使“人类武器库”中原本就有限的药物更加捉襟见肘。开发新型抗真菌药迫在眉睫。事实上,耐药性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乃至抗癌药等各种化学疗法领域都是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人类与微生物的博弈过程将是一场长期而且不断升级的战斗,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将人类与致病微生物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都纳入到研究范围之内。
(1)根据文中信息,耳念珠菌被称作“超级真菌”的理由不包括________。
A.致死率高 B.诊断困难 C.有成形细胞核 D.耐药性强
(2)研究者测定了南亚、委内瑞拉等四个地点菌株的________,其差异显著,推测它们是独立演化的。
(3)以下各项中,根据事实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________。
选项
事实
推测
A
临床使用抗真菌药物
一定导致耳念珠菌出现
B
未经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体内发现耐药菌
耐药菌可能来自环境
C
花坛、草丛等处发现耐药菌株
自然环境中已存在耐药真菌
(4)真菌和人类细胞同属真核细胞。在设计抗真菌药物时,为了避免药物对人体细胞造成伤害,应关注真菌细胞与人体细胞的________(选填“相似”或“不同”)之处。
(5)化学疗法领域抗性的出现,是因为致病微生物具有遗传和________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环境在其抗性出现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51.(XX)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宣称,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此事件引起了全世界巨大的反响,很多科学工作者联名抵制这种实验的进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类正常胚胎的基因,无论其目的为何,从伦理上来讲都是全球科学界明令禁止的。
单论基因编辑技术来讲,它比常规试管婴儿多了一个步骤,即这个基因编辑是在体外受精(或者说实验室培养皿受精)的过程中进行的。具体操作过程如右图:
首先,要“清洗”精子,让它从精液中分离出来。(因为HIV病毒有可能潜藏在精液中)
其次,在体外完成受精作用,形成一个胚胎,然后加入基因编辑工具,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CCR5 基因,使它控制的定位于白细胞表面的人体免疫相关的蛋白功能完全缺失,免受HIV感染。(白色人种中有1%的人天生具有CCR5的突变基因)
当胚胎发育到3~5天时,移出几个细胞,用来检测基因编辑成功与否。
将胚胎植入母亲子宫完成发育。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注:[ ]中填写图中序号,上填写相关结构名称)
(1)露露和娜娜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那么她们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受精的场所应该是图中的[ ] __________,成功植入母体子宫后,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可以通过__________从母体获得。
(3)“基因编辑婴儿”是指通过__________技术修改CCR5基因,使其免受HIV感染。
(4)CCR5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__________片段,被修改后的CCR5基因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52.(XX)图6展示了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请据图回答问题(6分)
/
图6
(1)图6中的花具有艳丽的花冠,可推断该植物传粉借助________;植物体开花、传粉、双受精后形成种子,在种子结构中发育成新个体的结构是________;种子萌发后,经过细胞的分裂和________形成各种组织、器官。
(2)植物体中具有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功能的是________组织。
(3)A是通过气孔释放的气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果针”,其实质上是花结构中的__________。果针入土的探究实验表明:在影响结果的诸多因素中,_________的作用最为重要。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某某”就是描写花生的谜语,花生的主要食用部分——“白某某”在生物学上是指________,它是由______发育而来的。
依据丁某某②,丙图中子房里的胚珠数至少为__________。
7.(XX)下图为某地博斯腾湖示意图。湖水上层,浮游藻类的密度最大,湖水中层次之,湖水下层最小。湖中鲢鱼主要滤食浮游藻类,河鲈捕食鲢鱼等小型鱼类。
博斯腾湖内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组成一个________。
湖内的生产者是浮游藻类和________,它们能够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必需的食物。浮游藻类的密度与水深的关系体现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
湖中鱼类生活的水层与其获取的食物分布密切相关,据此推测,鲢鱼主要生活在湖内水体的________层。水生藻类、鲢鱼和河鲈等生物之间通过________关系,形成食物链。
底栖动物和微生物将其他生物的遗体或粪便________成无机物,归还于非生物环境。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期末综合复习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期末综合复习二由用户“xiaoxiao211”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