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班主任应当正当使用惩戒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班主任应当正当使用惩戒权
[摘 要]本文就当前部分班主任教师回避使用惩戒权的心理误区,以及班主任教师应如何大胆正确正当地使用惩戒权,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针对这两方面谈了目前教育惩戒的现状和一些想法,同时分析了教育惩戒的缺失原因与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班主任 正当使用 惩戒权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惩罚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这些观点人们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在目前学校教育中,惩罚权的主体、内容,惩罚的形式等都未有法律明确的界定。除《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对受教育者的处分权外,这就引出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能不能行使惩戒权的争论。尽管目前法律没有规定教师对学生享有惩戒权,但是并不等于人们不认同这一权利。据中国教育报曾作过的调查结论:教师中有91㳠的人认为惩戒是一种教育,赞同这一观点的学生占83%,家长占65%。笔者认为可以把惩戒权看成是学校管理、教育、保护权利的引申,是学校行使处分权前管理保护学生的前置过渡性教育措施。当未成年学生不服从学校管教,犯有劣迹时,学校老师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惩戒,帮助学生弃恶从善,改正劣习。当然,惩戒权的行使不得侵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及其生命安全。如果惩戒权超出了必要的限度,则视为对学生合法权利的侵害。现实教育中,正是由于法律规定的空白和部分学校教师惩戒使用的过当,以及媒体报道的负面效应等综合原因造成目前学校和教师谈“惩”色变,回避甚至根除“惩罚式教育”,而同时出现学校管理和教育难度日益加大,效果逐渐削弱的现象。因此,本文试结合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肤浅的谈谈如何正当使用好惩戒权。
一、 当前班主任教师回避使用惩戒权的心理误区
1. 怕惹“猫腻”,自寻麻烦
由于法律对惩戒权规定的空白,班主任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无依据,“弄不好”就极有可能被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这是其一;其二,社会物质的发展和家庭独生的现状,现在学生家长对子女在学校情况的关注空前高涨,教师稍有“轻举妄动”都可能招致个别家长的无理“纠缠”、投诉、谩骂、甚至殴打。所以即使班主任赢在最后,但心早已所累。
2. 怕遭受“报复”,自找苦吃
惩罚的使用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的对立,未成年的学生如果心理调适不当,容易形成障碍。况且一些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养成了暴力倾向等不良品行,再加上社会治安环境不佳等因素,班主任教师不无遭到被惩戒学生报复的担心。
3. 怕丢“考核”,自失利益
随着教育体制和招生制度的改革,学校迫于自身生存以及各种评比的压力,学生的违规违纪率等指标都列入对班主任的工作考核,并与教师的利益挂钩。出于功利的目的,班主任肯定要以过细的口头教育、耐心的思想教育来代替必要的惩戒,以确保违规违纪率控制在允许指标之内。至于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怎样,反正谁也说不准。
4. 怕被“曝光”,自毁形象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舆论监督的加强,教育系统也常常成为新闻“曝光”的焦点。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直接或间接危害的案例更是上镜频繁,而惩戒权的使用必然为监督的重点。
二、 班主任教师应大胆正确正当地使用惩戒权
正是班主任普遍存在上述心理误区,绝大多数班主任教师不敢或不想对学生使用惩戒权。但笔者认为只要惩戒权使用得当,更能发挥对学生的教育效能,同时亦促进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概括起来,惩戒权的使用要做到以下四点:
1. 使用惩戒权要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格区分开来
体罚,是教师对学生肉体实施惩罚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变相体罚,是指采取其它间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当地放宽一些,不能硬性规定学生就得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通常应该给出学生几种处罚办法,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任何教育形式都有利有弊,强调惩戒,不仅不排除其他教育形式,而且要求与其他形式相结合,只有惩戒与思想教育、赏识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多管齐下,刚柔并举,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阎某某.谈教师惩戒权的使用[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3(6).
[2]刘某某.教育惩罚的本质与运用[J].中小学管理,2004(2).
[3]教育惩戒,在雷池边缘行走[N].中国教育报,2002-12-30.
[4]杨某某.浅谈我校教育惩戒之现状与改革方略[Z].2006(11).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班主任应当正当使用惩戒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班主任应当正当使用惩戒权由用户“shangzhanyu”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