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人生》读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茶后闲思
——《人生》读后感
这已经是我第五次读《人生》这本书了,每次当我翻开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时,我都会多看几眼作者开篇引用的柳青的“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句饱含哲理的话。我被这句话深深地吸引住了,它使我一遍又一遍地读下去。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曾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最后还被拍成电影,引起巨大的轰动。这部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某某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一波三折的人生的变化过程。高某某的同农村姑娘刘某某、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主线,也是故事的矛盾,也正是这矛盾演绎了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在这部小说中路遥的语言朴实无华,景物描写刻画人心,时不时的对主人公的命运进行点评。整部小说读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人物饱满,景物描写细致,代入感强,易引起情感的共鸣,如亲身经历一般。虽然这部小说在结尾,没有给读者“人生”的答案,但却引领着读者去思考人生的答案。这部小说给我们揭示了人生的不可预知性,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总是曲曲折折充满着各种冒险和挑战。有人说唯有始终积极向上方能免受命运摧残,那么当高某某在他的岗位上发挥光和热的时候命运又何尝不是给他开了个玩笑呢?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我们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可以更乐观的去接受。
小说中,路遥为我们刻画的这个心高气傲,性格倔强的年轻人高某某,他无疑是那个时代优秀青年的代表,渴望凭借个人能力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身份。可是,他的民办教师资格被人顶替,经过苦苦煎熬和等待好不容易被调动到县城当上了干部。可是此时的他却感到农村的恋人刘某某已经配不上自己,于是慢慢地转投了县城播音员黄亚萍的怀抱,最后因为感情上的纠葛被人告发了走后门的秘密被退回了农村,而此时一心爱他的刘某某却早已嫁给了老实本分的马某某,再也没有人来安抚他那受伤的心灵……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评价主人公高某某呢?正如小说中描述的,人生的变幻真是难以预料,谁又能知道自己的明天会发生什么呢?可以说,初恋是美丽的,初恋也是激情彭湃的。小说中这样写到,农村姑娘刘某某美丽、善良,她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某某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做法表达了她炽烈的爱。就在高某某离开讲台,失意无奈之时。她的爱给了高某某精神上的慰籍,但仅此而已。因为,这爱实在是太单纯、太无助了。虽然,那时的刘某某是幸福的,但实际上是她自己感动了自己。她以为被自己倾慕以久的“先生”所爱着;那时的高某某也是幸福的,他被大马河川里最俊的姑娘所爱着。但实际上,这份爱能长久吗?答案是不能的,因为他们的精神不在同一个层次上,而且三观也不和。
当高某某重新离开土地,走进城市,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时,这份“爱”就出现了裂缝。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高某某的理想型女,她既开朗活泼又任性专横,但是她对高某某的爱却表现出一种强大的征服欲。高某某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着相同的知识背景,有着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之时,高某某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一种艰难的抉择之中。当高某某感觉到自己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便很快又被另一种感情强迫着压下去。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来那天傍晚巧珍推着自行车对他说的话;想起了巧珍的初吻;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
可是,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就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最终还是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信天游时,他再也控制不住地哭了起来。高某某抛弃巧珍是无情的,可是如果换做是我们难道会做出和他不一样的选择吗?一边是光明的未来和一个与自己有着共同话题和精神层次的女性,一边是深爱着自己却和自己没有共同话题且自身没有文化的女性。和巧珍在一起当然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是这对一个有着文化和远大理想的高某某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他们也许一开始会很幸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与人之间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些矛盾在他们这样的关系中会成为切割他们感情的利刃,迟早有一天感情会破裂,对于巧珍而言早点拒绝也不失为对她的一种保护。
有句话这样说“谁比谁清醒,所以,谁比谁残酷。”用在他们的身上,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人生》读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人生》读后感由用户“感性的统称”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