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神话》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神话

以下为《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神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神话。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对牛郎星、织女星的记载。东汉时,传说天帝为媒,让牛郎与织女成婚,但玉帝又令西王母以银簪划河为界,规定每年七月七牛郎才能借鹊桥同织女相会,民间据此传说形成了七夕节,并且一直保留下来。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隋人杜某某在《荆楚岁时记》注中引述《世王传》一书的佚文,亦言及汉初七夕之俗:“窦后少小头秃,不为家人所齿。七月七日夜,人皆看织女,独不许后出。有光照室,为后之瑞。”窦后当即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祖母,那位历经三世权倾一时的窦太后。 窦太后生于楚汉相争之际,长在民间贫寒之家。这条记载说窦后小时候就有七月七日看织女的风俗,这岂不是七夕乞巧节的风俗在秦汉之交已经蔚然成风的证明吗?而提起七夕和西汉的关系,最为人熟知的自然要数西王母在七月七日之夜降临, 向好道求仙的汉武帝传授长生秘诀的故事。这在《汉武帝内传》、《汉武帝别国洞冥记》、《汉武故事》以及晋人张华所撰《博物志》中皆有所载。现存古书中最早确凿无疑地出现“七月七日”这个日期的,是东汉学者崔某某(约一0三年~约一七0年)所撰的《四民月令》

一,乞巧活动。

乞巧活动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们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着美丽的夜色,一边吃着巧果等食品,期盼自己或者亲友都能够变得灵巧起来。

四,青苗会。

七夕节期间,传说XX部分地区,每年都要举办为期十天的“青苗会”。“青苗会”是是淳朴善良的农民举办的一种祈祷活动,期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活动非常具有民俗文化底蕴,到了七月七这一天,四面八方、各村各庄的农民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潮水般的涌向“青苗会”举办地,就跟过大年似的,各种小商小贩、各种节目表演,应有尽有,热闹非凡。

五,七夕夜听悄悄话。

传说每年到七月七日的夜晚,就会有很多少女偷偷躲到葡萄架下或者瓜棚下,静静地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如果哪位少女能够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那她将来就会赢得忠贞不渝的纯真爱情。

六,送巧人:希望孩子心灵手巧。

在七夕节这一天,浙江XX地区流行送“巧人”。“巧人”就是一种织女形象的酥糖,然后在头上、脚上染上各种颜色,俗称“巧人”、“巧酥”,商贩出售时,就称“送巧人”。在这一天,长辈们都要给孩子们购买“巧人”,希望她们能够像织女一般心灵手巧。

七,拜魁星。

七夕节这天,女的拜织女,男的则拜魁星。传说七月七日是魁星爷的生日。魁星爷就是魁斗星,民间认为魁星爷是主管文事的,考试都贵他管,所以很多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就会在七夕节这天祭拜魁星爷,祈求他保佑自己能够考试顺利、金榜题名。有个大家都熟悉的成语叫“一举夺魁”,也是由此而来。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七夕活动策划指南(2套方案)
  2. 天上的街市公开课教学设计
  3. 2017大语复习概要
  4.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各课中心思想总结
  5.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1)
  6. 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7. 中班七夕节活动方案
  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验报告
  9. 文化常识归纳

以上为《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神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神话由用户“qiuguofu”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04-18 20:49:55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18/c3/53882.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18/c3/53882.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