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语》学习分享学习心得》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论语》学习分享学习心得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章经也是跟前面有关系的,连同前面那一章,也都是跟开头那一章,学而时习之,都有关系的。
开头一章孔子讲学而时习之,学的是什么呢?学的有内学有外学,外学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包括修身。前面讲道千乘之国就是治国,那就是学而所讲的学习治国。
现在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与前面学而篇,学而篇里面所讲的,比如说后面讲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的教育,学仁是非常重要。
在这一章经里面,孔子讲有下面这几条。弟子入则孝,弟子就是求学的人,对老师讲的,老师称为师,学生称为弟子。
入则孝,入则孝就是在家庭里面,入就是讲在家庭里面,要对父母尽孝。怎么样对父母尽孝呢?现在在求学的时候,还没有能力供养父母的衣食住行,在什么时候呢?学成就了,自己成家了,自己有能力了,要供应父母衣食住行所需的。
现在年纪还小,入则孝怎么孝法,在礼记里面就讲,小孩子出门,一定要禀告父母,你到那里去,不禀告父母,父母就以为小孩到那里去了,他心里就着急了,所以要禀告。回来的时候,又要禀告父母,让父母知道,我的小孩回来了他放心了。
举这一个例子,其余很多,这是在家庭里面要尽到孝道,让父母的身心都能够安。到了成年以后,你就要供养父母了,比如说孔子弟子子路在年轻的时候,没有什么钱,他从百里之外,做一些事情,背了一袋米,从百里之外,背了一袋米,回家来养他的父母,这就是孝顺父母。
出则弟,弟也是在家庭里面,家里有兄弟,弟弟对于哥哥,一定要顺从哥哥的意思,要尊敬哥哥,在家庭里面尊敬兄长,到了社会上,对于看起来比自己年龄长,比自己年龄长十岁以内,十岁以内无论是五岁六岁,三四岁,在十岁以内,你都拿他当家庭里的兄长看待,你要尊敬他。
十岁以上,也可以当自己兄长。比自己长二十岁,那就当自己的父亲一辈来尊敬他。出则弟,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一到外面,在社会上,遇到比自己年龄长的你都要行弟道,拿他当做自己的兄长来恭敬他。
谨而信,自己的行为要谨慎,言语,说出的话,要有信用,跟任何人说话,都要有信用。说话有信用以后人家才能够信任你,说一句话就算数。
泛爱众,这个泛字是广泛的,名词不同。泛爱就是XX,基督教讲XX,古时候墨子就是墨家,墨子讲兼爱,在这里讲泛爱就是XX,就是兼爱。这是众人,普通人都要一律要爱护。(下面是爱的篆字)
下面继续讲而亲仁。亲仁,仁是有仁德的人,仁德的人。亲是要亲近他,这是有道德的人。我们求学的人,遇见有道德的人,我们就要亲近他,亲近他就可以跟他学习
? ? ?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是什么呢?以上这几点,一共五条,以上这五种,上面五句话都行了。行都做到了,还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就学文章,文章很重要,比如说我们现在研究论语研究论语,我们基本的学习就是把论语的文章,文字,要能够背诵,文字里面的意思,要能明了。
这五句经文所讲的这些事情,你同时都可以作得到,同时都可以学文。你不能说,我为了学文,我就不孝顺父母,不是这个讲法。学习文章与前面那些事情,都没有抵触,所以这样,所谓行有余力,这个余力就是指的前面,这个五句话,不但可以同时都来作,而且同时都可以学文,随时有余力。行有余力,随时在行上面那五句经文的事情,随时都有余力来学文。
所以今日之下,我们如果想把中华文化,一方面自己学,学有成就的时候,把这文化传播出去。不但让我们中国人,都能得到好处,都能得到古代圣人这种好的教育,而且要把这文化传播到全世界,让全世界人都能够得到,我们古圣先贤,美好的文化,美好的教育。
1.7子夏某某: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母,做为饮食,父母吃得很欢喜,叫作菽水承欢。所以这是能够竭其力就好。
事君能致其身,将来学问求到了,能够事君,事君能致其身就是尽忠,把自己全部的力量,都来替国君办事,一切是公事为先,自己私事是摆在后面,
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朋友交往,结交朋友,说一句话就是一句话绝对不打折扣,至于欺骗的话更不可以用,言而有信。这样都做到了。
虽曰未学,就是以上这几椿事情都办到了,假设这个人,这个人他又贤贤易色,事父母又能够竭其力,事君又能够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个都能办到。这个人他虽然说我没有什么学问,未学是我没有什么求学问。他虽然谦虚说没有学问。子夏说我必然说他有学问,他还有大学问,真学问。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论语》学习分享学习心得》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论语》学习分享学习心得由用户“lx463419”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