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4.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
教 案
科 目: 数 学
授课教师: 沈 奎
授课班级: 高一(9)班
课程名称:《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计划学时: 1学时
开课学期: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1.4.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延续和深化,对已学习过的集合、函数等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具有重要作用,也与后面的线形规划、直线与圆锥曲线以及导数等内容密切相关,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会借助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因此,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体现出很大的工具作用.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看图象找解集,培养学生“从形到数”的转化能力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
【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
2.逻辑推理: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和通过函数图象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获得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数学运算: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4.直观想象:利用二次函数图像分析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直观的解释不等式解集的正确性.
5.数学建模: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课前准备】
PPT
【教学过程】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一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刹车距S(单位:m)与车速(单位:km/h)之间具有确定的函数关系,不同车型的刹车距函数不同.它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
甲、乙两辆汽车相向而行,由于突发情况,两车相撞.交警在现场测得甲车的刹车距超过,但不足,乙车的刹车距超过 ,但不足.已知这两辆汽车的刹车距函数如下:
,,
车速超过属违章.
试问:哪一辆车违章超速行驶?
由题意,只需分另解出使不等式和成立的的取值范围,再确认两车的行驶速度,就可以判断哪一辆车违章超速行驶.
一般地,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叫作一元二次不等式.通常,它们都可以化为的形式,其中,,均为常数,且.使一元二次不等式成立的所有未知数的值组成的集合叫作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方法
类比初中数学中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求解一次不等式,我们可以利用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图1-20
以不等式为例,画出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1-20)并观察,可知它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和3.即当,时.进而,当时,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在轴的下方,满足.也就是说,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是.
3.知识总结概括:
当时,解形如或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其基本思路是确定时的自变量的取值,借助图象,写出原不等式的解集.
4.思考交流
完成以下表格
表1-4
图1-21
学生动手:请学生仿照以上方法,画出当时的求解思路
例2:求不等式的解集.
图1-22
解:因为,所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解得
画出一元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1)已知不等式的解为,求,值.
解:方法一:显然,由,
得,变形得,
故,.
方法二:利用韦达定理:与是的两根,故有;解得
(2)已知.
(1)如果对一切,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如果对,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的图像开口向上.
(1)对一切实数,,则,即,
;
(2)当时,,对称轴可在区间内,也可在区间外,
或或
解得
【教学反思】
1.一元二次不等式这一概念;
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是:
(1)化成标准形式,
(2)判定与0的关系,并求出方程的实根:
(3)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1.4.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1.4.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案由用户“feixin1012”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