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二章案例家庭因素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二章家庭因素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案例1爸爸,我买你一个小时的时间
一位工作压力很大的父亲下班回家看到自己5岁的儿子正在等他。 小孩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有些生气了:“别想拿钱去买那些毫无意义的玩具,我每天都在辛苦地工作,我没有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孩子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过了一会儿,父亲觉得刚才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父亲走进孩子的房间, 说:“对不起,我刚才对你太凶了,”把10美金递给了孩子。“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慢慢地数着钱。“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这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可以吗?” 这个案例可以从以下四个知识点进行分析。 理论点1(第二章第2节):儿童观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儿童观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一般而言,家长的儿童观不同,其对教育的任务、内容的选择以及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同,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 理论点2(第二章第2节):家长的亲子观就是指家长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也可以说是教养动机。儿童早期唯一的社会联系就是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如何看待自己与子女的关系是进行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动机,影响着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
理论点3(第二章第2节):科学的亲子观应该是一种民主型的亲子观。采用这种亲子观的家长能正确把握自己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把儿童看作是独立的个体,注重培养儿童的主动精神和独立自主能力,注意调动孩子积极的情绪;他们较少给予孩子某种直接的、严厉的控制,更多是在寻求理解的基础上对儿童提出合理的要求和期望;他们能及时协调自己对子女的期望,以及子女和自身的兴趣爱好;无论是在给儿童奖励、表扬还是惩罚、批评时,他们都能做到恰如其分,从而有利于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 理论点4(第二章第3节):矛盾型家庭教育方式是家长教育方式中比较特殊的类型。常常表现为父母不知道怎么与孩子相处,对孩子太严厉又害怕孩子会有反抗情绪,对孩子太宠爱又怕养成孩子骄纵放肆的性格。这种类型的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较复杂。
依据上述理论知识点分析本案例可以了解到,孩子的父亲由于工作压力大,身心疲劳,开始的时候不仅对孩子很冷淡,而且误解孩子的想法。从他对孩子的冷淡来看,这位父亲的亲子观是不正确的,他把孩子当成了自己工作压力的出气筒,忽视了自己作为父亲应当与孩子沟通、交流、游戏的责任。从他对孩子的误解可以看出,他的儿童观是不正确的。他认为孩子的天性都是调皮捣蛋的,孩子的想法都是错误的。他不懂得,孩子是天性善良的,他们的很多愿都.望是美好的。最初父亲对孩子过于严厉,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好在父亲及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调整了自己的行为。从本案例中父亲们应当深刻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怎样?是否尽到了当父亲的职责?
第二章 案例2幼儿陶某的不良行为问
陶某,男,5岁,父母两年前离婚,法院判给母亲,由于母亲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由外公和外婆照料。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行为习惯差。上、下课都特别好动,无法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2)有懒惰心理。在学习上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只想随心所欲地玩。 (3)缺乏良好的班级意识。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热情,总想逃避,参与意识淡薄。
本案例可以从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异、隔代抚养有直接的关系。本身这个孩子已经承受了父母离异的负面影响,孩子的妈妈还因为工作忙,而将孩子送到姥姥家抚养,使得孩子既失去了父爱,又失去了母爱。这对孩子的个性必然造成不良影响。孩子的姥姥、姥爷可能出于对孩子的爱,对孩子比较溺爱、娇纵,使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本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隔代教养的不足当然这个孩子还是可以逐步改变的。关键是要得到母亲的爱护,要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要想办法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孩子,逐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用有进步就鼓励、表扬孩子的方式,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逐步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鼓励孩子与其他同学交往。通过这些方式,应当可以促进孩子的改变。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第二章案例家庭因素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二章案例家庭因素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由用户“zajiama1”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