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019教育培训行业关键词:跑路和消费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2019教育培训行业关键词:跑路和消费贷
鼎沛润?2019-12-31 17:42:01
2019年,12000家教育机构消失了,消失的背后是上百万消费者的人财两失,投诉无门。最惨的不是“没课上了”,更惨的是“没课上了,钱还得继续交。”
被困于教育消费贷,难保不是击败莘莘学子们上进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跑路怪融资难,是“不要脸”的表现
如果盘点2019年教培机构关键词,“跑路”妥妥上榜,大鱼小虾米都不能幸免。
“融资不顺”成为了以不变应万变的解释理由,双手一推仿佛是投资人的锅,金某某爸爸们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在笔者看来,“融资不顺”这种理由在以预收款为主,良好现金流的教培行业听起来就像个笑话。
教培行业的预收款大能大到几十亿规模,最小的也有几千万。相比于苦哈哈干了活再催账的制造业,教培行业真的幸福多了。明明“空手套白某某”,还“不卖乖”,理直气壮地明示,“我,花光了不该花的钱!”甚至做到净资产为负。
预收款理论上需要留存以应对退费风险,在服务提供完成后才能真正落袋。但实际上花光融资款,再花光预收款似乎是教育企业的“潜规则”。
这一举动曾被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公开批评说“影响了整个行业生态”,并严正倡议“***一定要有充分的预收款留在账上。”对于新东方而言,“账上的余额必须随时随地能把学生学费全部退完、所有员工的工资全部发完。”
那为何大部分企业选择不给自己留退路呢?
除了个别只想收割一波跑路之外,大部分企业似乎是“不能”的无奈之举。为了在竞争中求发展,用现金流支撑运营,企业进行了某种意义上不计后果的投入,其中包括营销、系统、开设新教学点等方面。最后的结局是把资本的钱花某某后,把老百姓的预付款花某某,扩张又没有形成有效的造血,只能关门大吉跑路,和“无良老板”殊途同归。
当然,还有一些更加匪夷所思的操作。比如老板拿到的预收款并没有用于业务扩张,而是用在了个人消费、理财等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支出中。
为了收到更多预收款,他们选择了消费贷。
既然预收款已然成为教培企业在“盖房子”过程中最底层的地基,做啥都离不开。我们可以粗暴地认为企业如果想要发展,预收款是最主要资金的来源之一,怎么能收到更多的预收款?答案也很简单粗暴,要不就薅更多的人,要不就一个人薅更多的钱。想薅更多的人问题又绕回老生常谈地获客难,相比之下,一个人薅更多的钱好像更有可行性。
课包价格太高,学员负担不了怎么办?
“没关系,我们可以提供消费贷啊~一来学习之后你的收入肯定能提高,投资自己是值得的,二来按揭还款减轻压力,一年贷还有超低利息甚至无息。”
乍听起来,真是好处多多,完美实现机构、学员、金融机构三方共赢。
但这样一本“好经”却出现了“唱歪”迹象。放贷企业一昧追逐利润扩大规模,身份审核、风险审核形同虚设;培训机构则以欺诈的方式,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从中赚取提成。消费者成为了唯一的受害者。
套路之下,变成了一锤子买卖,销售根本不想联系你第二次。主要依靠拉新不靠续费的成人教育特性与之巧妙契合,成为了教育贷的高发之地。
在此,不完全列举,笔者分析了几点原因:
一是客观事实,成年人具备独立拥有信用卡、金融贷款的权利和偿付能力,以及成人教育的学费benchmark高,目的性强的现实属性。
二是针对于特定参培人群,信息壁垒较高。根据主打教育贷的百度金融调研数据,借贷人群以“新蓝某某”和白领人群为代表,特别是当95后居多的“新蓝某某”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他们在学历水平、对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超前消费观念等方面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高达86.5%。
三是套用坊间段子“每一个成年人打算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应某某1万元以上。
在消费者饱受困扰的退费问题上,上述细则给出了“15天”的强制要求。即,消费者在收费课程开始前提出退费的,培训机构应在15个工作日内按原渠道一次性退还所有费用;在收费课程完成二分之一课时及以前提出退费的,应按已完成课时的比例扣除相应费用,其余部分在15个工作日内按原渠道一次性退还;在培训课程完成二分之一课时后提出退费的,培训机构可不再退还费用。
但因培训机构单方面原因,导致无法继续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应在15个工作日内按原渠道一次性退还剩余部分的费用。
预收款和消费贷的问题真得管管了,政策已先行但能否落地还需观望,毕竟对于这些“久经沙场”的教培机构而言,办法总比“困难”多。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2019教育培训行业关键词:跑路和消费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2019教育培训行业关键词:跑路和消费贷由用户“llj096418”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