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163--小学数学教学中反向思维的渗透与应用研究(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反向思维的渗透与应用研究
吴某某 *** 730030
引言
反向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其强调变换思路,对一些已经成为定论的事物或观点从其他角度来思考。这种思维是对固有思维的一种突破,是从固有思维对立面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途径。反向思维虽然用“反向”一词来形容这种思维方式,但却并非指单纯意义上从反方向进行思考,而是所有与固有思维方向不同思维路径都可以看做是一种反向思维。如针对某一观点,每个人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这都是反向思维的具体体现,都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思维。所以,反向思维具有创新性,是大脑思维的一种高级形态。
一、反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而这种逻辑性体现在各知识点之间以一定的逻辑相互关联,且可以通过一定的逻辑实现知识间的相互转化。但在正常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只是机械的对书本上的公式、概念加以运用,如此就形成了对于数学的固化思维,这不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间的没在联系,也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因学生的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思维能力较为弱,对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公式很难达到灵活运用,这就更需要教师通过反向思维的渗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得到发展。具体而言,反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反向思维能够开拓学生的数学思路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不但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原理,也需要学生能够获取到解决数学问题所需的各种有效信息。但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单纯强调学生去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去进行信息搜集和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使学生只能单纯的对公式等进行套用,在遇到一些复杂问题时就束手无策。而反向思维的渗透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搜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发掘题目规律并转化信息来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这无疑对学生的数学思路进行了开拓,使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能关注到更多细节并从中挖掘有效信息,进而而找到更为有效的解题方法。由此可见,反向思维对学生数学思路的拓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反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
小学数学课程的知识点较为分散,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按照书本教材中的安排进行逐节逐章教学,学生在学习后多是结合当时所学的知识进行习题练习,而缺少对前后知识点之间的结合以及数学知识中各种规律的总结梳理,这就使其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而反向思维在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在正常解题思路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种或多种全新思路,这些思路都通常都是需要用到多种数学知识的,所以在方向思维教学与练习中,学生能够发现在同一数学问题中如何运用不同知识点进行解题,并进一步了解到各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这对于帮助学生将分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有着积极作用。
(三)反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思维
反向思维是一种综合应用性思维,其需要充分调动人的已有认知来进行多方位思考。在此过程中人需要基于一点进行思维发散,然后收集相关信息并调动自己的各种认知。在数学教学上,发散思维的渗透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审题、画图、画辅助线、单位转换、公式转换等多种解题方法,这对于拓展学生思维具有重要意义。而学生在长期进行多种解题方法练习应用的过程中,能够逐渐突破思维固化,使大脑考虑的维度更加多样,从而形成发散思维。例如在针对长跑套圈数学问题的解题时,学生会被反向思维引导而去搜集有关问题的各方面信息,并通过画图的方式找到题目的规律从而解除题目,这一解题过程无疑需要学生进行思维的不断发散。因此,反向思维对于发散思维的养成也至关重要。
二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利用”等,以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并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引入一些数学上的经典问题让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如利用“15×15、25×25、35×35、45×45”一系列算式的运算来让学生寻找其等式与对应答案之间的规律。面对这一问题学生经过运算会发现其每个算式的结果后两位都为25。但其他规律小学生较难找到。此时教师再对结果625、1225、2025中除“25”以外的数字进行拆分,即“2x3=6,3x4=12,4x5=20”。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这一规律去计算55x55,65x65等算式,如此就可以使学生掌握到反向思维运用中如何进行信息的寻找与获取,并使其反向思维的运用得到强化。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1163--小学数学教学中反向思维的渗透与应用研究(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1163--小学数学教学中反向思维的渗透与应用研究(1)由用户“mm198807286526”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