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问题和对策》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近年来,各级组织部门不断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
——发展引领能力不足。随着农村“空心化”、农户空巢化趋势加剧,乡村社会治理人才匮乏,农村干部队伍引领发展的治理能力与新形势下日益增长的治理需求存在矛盾,社会治理活动开展仍依赖传统方式,难以进行方法创新,治理难度加大。*_**40岁以下村“两委”干部232名,仅占11.2%;吉某某38个村(社区)书记,平均年龄54.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仅6人;XX县村后备干部1076人,其中长期扎根农村的专业人才不到一半。XX区部分社区党组织书记主动学习能力较弱,对上级新精神新要求领会不深、把握不准,社区治理换汤不换药,难以打通上级政策落实到基层的“最后一公里”。XX县反映有的村干部创新精神不足,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主意、少办法,对致富政策了解不深、路子把握不准,致富带富能力弱,353个行政村中有240个村集体经济集中于光伏收益及扶贫车间等房屋、土地租赁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思想引领任务艰巨。基层事务琐碎繁杂,现实中许多村党组织多重视事务性工作,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思考“如何发挥核心作用、实现党的领导”,仍存在宣传教育力度不强、思想引领成效不明、文化建设不够深入、长期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机制尚未真正完善,制约了社会治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致当前乡村治理过多依赖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的能力与素质,支部书记忙于应付日常工作,处理相关事务一如既往采用“老套路”,矛盾调节多通过民间治理规则解决,一些农村群众表达诉求强烈又缺乏社会治理的参与能力,非理性参与时有发生。XX区60%的村(社区)群团组织建设存在“空白”。XX县220个行政村村“两委”职数大多在3至5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多为村干部兼职,受知识、精力、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普遍存在工作标准不高、服务效能不高。XX县反映有的村干部工作围绕上级下达目标任务的“大事”,对群众关心的电视信号不好、网络不畅等“小事”不屑一顾。
建议:一是构建产业链党支部,实施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定期开展培训,把党员培育成致富能手。优化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县乡有关部门优秀年轻干部下沉到乡村振兴一线。明确岗位人才对促进乡村发展的战略性作用,大力提高乡村人才聚集能力。二是采取项目建党、产业化建党、区域化共建等方式,建设新型党支部、党小组。进一步健全乡村治理法治德治体系,构建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利益诉求表达化解机制,调动群众参与治理积极性。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导下,推进基层民主议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是深化党组织领导下议事协商制度,拓宽妇联、共青团等主体参与乡村治理渠道。健全村党群工作联动机制,聚焦影响基层的社会性、群众性和公益性服务事项,创新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优化与村民自治的融合度。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扎根基层,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共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问题和对策》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问题和对策由用户“nishuone11”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