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八年级上册“初中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 教学设计2》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课题
《预防犯罪》
指导教师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2.能力目标:
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提高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知道犯罪的危害性,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教学
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加强自我防范
教学难点:
了解罪与罚
学情
分析
八年级学生开始有主见,但往往很片面,情绪不稳定,做事易某某;对法律、犯罪等知识了解不多,法治观念淡薄,极易造成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另外,易受环境的影响,想表现自己,又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经常会“不拘小节”“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极易产生某些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提高认识,进行纠正,就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教学
方法
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中几张数据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观看教师展示的关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中几张数据图片,并思考问题。
教师结合与学生相关的时政热点进行导入,体现思政课的时政性特点,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出本课主题。
二、教学环节
环节一:认识刑法
教师展示关于“抢劫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非法拘禁罪”的图片,请学生思考:这三个场景中人物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教师讲解分析图片后向学生介绍刑法的内容和作用,以及刑法关于犯罪行为的规定。
环节二:了解犯罪
教师展示两组关于“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定性的情境材料,学生思考:同样是殴打他人,为什么定性不同?结合表格完成“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与联系”的分析,进而,总结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和犯罪的含义。
环节三:明确后果
教师播放2020年疫情严重期间王某某“隐瞒接触史判刑记”视频材料,学生思考问题:王某某隐瞒接触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他受到了怎样的惩罚?通过了解并分析真实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刑罚的含义和内容。通过莫焕晶放火、盗窃案,对刑罚的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
环节四:观点评析
教师展示关于犯罪的两种不同的观点:“中学生年龄小,即使是犯罪也没什么!”“中学生犯罪也要承担刑事责任。”引导学生思考: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学生思考过后,教师播放关于“中学生犯罪也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视频。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环节五:案例分析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关于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走向犯罪深渊”的材料,思考: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接着,教师展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关于“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规定,使学生明确:要依法自律,自觉守法,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环节六: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完成本节课知识的梳理。
环节一:运用你的经验
学生观看并分析三张图片,思考问题,并聆听教师讲解刑法的内容、作用,以及刑法关于犯罪行为的规定。
环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犯罪的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了解罪与罚
刑罚的种类:主刑、附加刑
预防犯罪
认清危害 远离犯罪
加强自我防范 杜绝不良行为
依法自律 遵纪守法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八年级上册“初中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 教学设计2》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八年级上册“初中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 教学设计2由用户“coolcat006”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