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九课时 圆锥的体积2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课题:圆锥的体积2
内容:3、圆柱与圆锥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备课组: 六年级数学组
主备人: 孙燕
指导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圆锥的特征,掌握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验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设计上,我力争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环境。在分组观察、实验操作等基础上自主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包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阶段,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圆的基础知识都是本单元的认知基础。同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迁移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在编写上遵循了“特征—表面—体”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步深入,并拓展到空心的圆柱(钢管、垫片等)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化归和类比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材比较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编排了较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本单元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究,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图形特征,发现图形间的联系和求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基本方法;同时应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在联系中深化对圆柱、圆锥的认识。
2.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应结合教材中的活动,多动手操作,通过具体的操作来探索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掌握了圆柱、圆锥体积公式以后,要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习中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要在组内充分地进行讨论,以提高对问题的认识。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实际应用。
课前准备:
预习自测:1、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6cm2,圆锥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3=18(平方厘米)
答:圆锥的底面积是18平方厘米。
2、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是25.12米,高3米,如果每立方米某某1.7吨,用一辆载重5吨的车某某,几次可以运完?
答案:25.12÷3.14÷2=4(米)
3.14×42×3××1.7÷5≈18(次)
答:18次可以运完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及媒体运用
二次修改意见
1.教学例3。
(1)组织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3)组织学生交流反馈,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
沙堆底面积:
3.14×(4÷2)2=3.14×4=12.56(m2)
沙堆的体积:1/3×12.56×1.2=0.4×12.56=5.024≈5.02(m3)
答:这堆沙子的体积大约是5.02m3。
2.教学补充例题。
例: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m,高某某1.5m,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kg,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
教师先引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的严谨性。
一批时间
教师评价
二批时间
教师评价
作业设计
沙漏又称沙某某,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它是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相同容器的数量来计算时间的。
右图上面的这个沙漏还需10分钟漏完,如果这时将沙漏倒过来,沙漏中的沙子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全部漏到下面的容器中?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板书设计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九课时 圆锥的体积2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九课时 圆锥的体积2教案由用户“linjiadsy”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