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西方经济学参考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D
B
A
B
B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C
C
D
A
B
A
A
A
二、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s )
1
2
3
4
5
6
7
8
9
10
%s
%s
%s
%s
√
√
%s
%s
%s
√
三、名词解释
1.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恩格尔定律:是指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3.支持价格:也称为最低价格,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4.限制价格:也称为最高价格,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6.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四、简答题
1. 答:影响商品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外,还包括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未来预期等。
2.答:影响商品供给数量的因素主要有:商品本身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3.答: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4.答: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5.答: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商品的可替代性。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
第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第三,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第四,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第五,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6.答: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总收益的关系:
当Ed>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
当Ed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因为,当Ed>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是增加的,这就是所谓的“薄利多销”。
(图略)
2.答: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说法,它描述的是: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在谷物丰收之后,由于需求不会明显增加,出现大量过剩,为出售谷物,只得降价。当价格下降时,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需求量增加幅度较大,厂商的总收益增加;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需求量没什么变化,厂商的总收益减少。可见,在谷物缺乏价格弹性的情况下,谷物的总价值会下降,降价出售会减少农民的收入,从而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因此,某些西方国家的一些援助农场主的计划,就是通过减少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来减少农产品的供给和支持农产品的价格,从而保证农场主的总收入。
(图略)
3.答:不行。因为春运期间的火车票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原因有二:
第一,需求程度大,所以火车票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因为中国消费者在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要属春节,春节与家人团聚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春节回家不可替代。所以不能“削峰”。
第二、可替代性小,比机票价格便宜,比公路安全,比水路快。
解决方案(择一即可):
①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形成客运方式多元化。
②尽快建立更具广泛性的带薪休假制度。
③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章 效用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D
D
C
B
C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B
C
A
A
B
A
C
A
二、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s)
1
2
3
4
5
6
7
8
9
10
%s
√
%s
√
√
√
√
√
%s
√
三、名词解释
1.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的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3.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4.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5.无差异曲线:是在消费者偏好相同的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四、简答题
1. 参考答案:
无差异曲线是指在消费者偏好相同的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特征一,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特征二,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特征三,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2. 参考答案:
两个条件:第一,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消费者偏好的商品组合。也就是说,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第二,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MRS12=P1/P2,表示: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即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3. 参考答案: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X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这种商品X的消费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其原因在于:随着一种商品X的消费数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对己增加的商品X的偏好越来越低,想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X的愿望就越来越小,而对己减少的商品Y的偏好越来越高,想获得更多的商品Y的愿望就越来强。这意味着,随着消费者拥有两种商品结构的变化,每增加一单位商品X的拥有量,能替代的商品Y的数量将越来越少,从而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商品X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即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4.参考答案:
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量,这里的“单位”是指一个完整的商品单位,因此四个轮子的车才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单位,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单位,所以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
五、论述题
1.参考答案:
这一悖论可以从需求方面来说明,因为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即P=。虽然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很大,但由于世界上水资源数量很大,因此,其边际效用很小,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非常低。相反,钻石的用途虽远不及水大,但世界上钻石数量很少,因此,其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
2.参考答案:
当收入条件既定,货币的边际效用λ一定时,一方面,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知:随着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即MU∝;另一方面,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即P=,这说明P∝MU 。因此,商品的价格P与数量Q之间成反比的关系。
3.参考答案:
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下图所示。
/
从(a)图可以看出,由于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是与价格反方向变动的,总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并且是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之和,表明商品X1的价格下降时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参考答案:
劣等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下图所示。
/
从图(b)可以看出,由于抵档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并且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总效应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之差,并且保持了与价格的反方向变动,表明商品X1的价格下降时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5.参考答案: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下图所示:
/
从图( c)可以看出,由于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并且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因此,总效应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之差并与价格同方向变动,表明商品X1的价格下降时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六、计算题
1.参考答案:
由TU=3X2Y,得=6XY、=3X2。
根据均衡条件=,得X=Y。
又M=6000=20X+10Y,得X=Y=20,故总效用TU=3X2Y=24 000。
2.参考答案:
(1)将B点坐标(30,0)代入,得:2*30+0=60,所以收入I=60
(2)将A点坐标(0,20)代入:
得0+P2*20=60 ,P2=3
(3)预算线方程:
(4)C点:不相等,没有实现最大效用,消费者应该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
(5)
第四章 生产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B
C
D
B
C
B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D
D
A
C
D
A
B
C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s)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三、名词解释
1.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的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连同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2. 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3.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既定和要素价格不变,在包含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在成本既定条件下使产量最大或者产量既定时使总成本最小时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最优组合。
4. 生产函数: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厂商使用可能的生产要素组合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5. 等产量曲线: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既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四、简答题
1.参考答案
生产的三阶段是根据总产量曲线TPL、平均产量曲线APL,和边际产量曲线MPL的形状和相互关系划分的,在第I阶段上,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即平均产量从零达到最大;该阶段的产量水平是从零到APL曲线、MPL曲线相交点的产量水平。第Ⅱ阶段是平均产量的递减阶段,该阶段上虽然平均产量处于递减状态,但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说明总产量仍处于递增的变化趋势直至总产量达到最大,因此该阶段始于APL曲线与MP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产量水平,止于MPL曲线与横轴的交点所对应的产量水平。第Ⅲ阶段是总产量的递减阶段,在该阶段上,MPL小于零是导致TPL曲线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因此该阶段始于MPL小于零所对应的产量水平的部分。
厂商选择第Ⅱ阶段进行生产,是因为这一阶段是生产的三个阶段中最具有效率的一个阶段。在第Ⅲ阶段上,由于MPL为负,意味着进一步增加可变投入非但不能引起产量增加,反而会导致产出水平下降,因此厂商不会选择在该阶段生产;在第I阶段上,由于APL,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这意味着可变投入的增加会进一步生产效率的提高,为追求更具有效率的生产,厂商会不断追加投入,直至生产效率达到最大。
2.参考答案
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条曲线的形状和性质上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APL曲线上各点的值是从原点向TPL曲线上各点所引射线的斜率值,因此,当此射线与TPL曲线相切(B点)时斜率值最大,即APL在此点取得最大值(B1点)。
(2)MPL曲线各点对应于TPL曲线上相应点切线的斜率值,在TPL曲线的拐点(A点)处其斜率达到最大(A1点)。
(3)TPL曲线的最高点(C点)处其切线的斜率为零,即MP=0(C1点),MP曲线与横轴相交。
(4)当APL达到最大时,从原点向TPL曲线所引射线与该点的切线重合,表明APL曲线与MPL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
(5)当APL处于上升阶段时,MPL曲线处于APL曲线上方,当APL处于下降阶段时,MPL曲线处于APL曲线下方。
3.参考答案:
(1)规模报酬递减是指厂商生产要素的增加比例大于产量增加比例,论及的是厂商生产规模变化对厂商效益的影响问题,其论述的对象是厂商规模。边际报酬递减的前提是不变要素已经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可变生产要素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2)规模报酬递减是长期中厂商扩大生产规模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化的一种情况。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可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减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边际报酬递减是假设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变化对产量的影响,属于短期生产理论问题。
4.参考答案:
如果MRTSLK>,厂商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或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不断地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因为此时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与价格之比要大于资本的边际产量与价格之比,用劳动去代替资本会降低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资本的边际产量,根据MRTSLK = ,此调整过程会降低MRTSLK直至其与相等。
五、计算题
1.参考答案:
(1)当投入要素由(1,1)分别变为(2,2)、(3,3)时,产量分别由50变为100、150,这说明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存在规模报酬不变。当投入要素再变为(4,4)时,产量则为190,190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西方经济学参考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西方经济学参考答案由用户“tdj919”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