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
课文9 古诗三首
一、多音字。
似sì(好似 似乎) shì(似的)
降xiáng(投降) jiàng(下降 降落)
二、古诗大意。
《暮江吟》: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一粒粒珍珠一样,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题西林壁》: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就成了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某某、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雪梅》: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三、句子赏析。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说一说“铺”字的好处。
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2、《暮江吟》这首诗中,作者赞美哪些景物是“可怜”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可怜”的意思是可爱。当作者看到弯弯的如弓一样的新月、珍珠一样的露珠时,他感到这一切都是可爱的。
3、作者为什么说“横看成岭侧成峰”,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四、课文主题
《暮江吟》通过描写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时,江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从侧面表达了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美丽景色,同时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看事物必须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从各个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雪梅》通过把梅花和雪花进行对比,告诉了人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课文10 爬山虎的脚
一、多音字。
曲qXXXXX (弯曲 曲折) qXXXXX (歌曲 乐曲)
重chóng(重叠 重新) zhòng(重要 重量)
二、近义词。
房顶─屋顶 舒服─舒适 均匀─匀称 拂过─擦过
漾起─荡起 触角─触须 痕迹─印痕 牢固─结实
休想─别想 新鲜─鲜嫩 粘─贴 萎─枯
引人注意─引人注目
三、反义词。
新鲜─陈旧 舒服─难受 弯曲─笔直 牢固─松散
细小─粗壮 牢固─薄弱
四、词语解释。
均匀:分布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空隙:中间空着的地方。
嫩茎:初生而柔弱的茎。
拂过:本课指风轻轻吹过爬山虎的叶子。
痕迹:事物留下的印痕。本课指没有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不几天连一点印痕都没有了。
休想:别想;不要妄想。
漾起波纹:原指水面微微动荡,本文指爬山虎的叶子被风一吹,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
蛟龙:古代传说中指兴风作浪、能发洪水的龙。
牢固:结实;坚固。
五、句子赏析。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这两句话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写出叶子绿得新鲜,看着舒服。
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作者用这三句话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蜗牛的触角每根细丝的形状,写得非常逼真,可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对它的劳动效果感到惊奇。
4、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用“伟大的工程”来形容蟋蟀挖掘的洞穴,似乎有些太夸张了,然而用蟋蟀挖掘洞穴的工具来作比较,说是“伟大的工程”却一点也不为过。蟋蟀的整个身躯是那么的柔弱,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与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等工程相比,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对蟋蟀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也是人们为之惊讶的超凡举动。
六、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描写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筑住宅的过程,表现了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和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蟋蟀劳动成果的极大赞美。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由用户“lcbdgj”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