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梁晓声(1)》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梁晓声(1)

以下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梁晓声(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梁晓声

目录

旁白

前言

引言

章节摘要

第一章:当代资产者阶层

第二章:当代“买办”者阶层

第三章:当代中产阶级

第四章:当代知识分子

第五章:城市平民和贫民

第六章:农民

第七章:中国农民工

第八章:中国当代“黑社会”

第九章:中国“灰社会”

附录:

关于土地的杂感

关于青年和新中国的杂感

关于“体面”与“尊严”的思考

人文教育——良知社会的起搏器

旁白

梁晓声,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年轮》、《浮城》、《泯灭》、《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九三断想》、《九五随想》、《凝视九七》、《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在本期东方大讲堂上,梁晓声做了题为《中国当代人文教育中的缺陷》的演讲。在演讲中,他阐述了文艺现象的多种性质,强调了文艺的自觉性的特点,并由此引发出中国当代人文教育中的缺陷这一深刻的命题。演讲受到了阅会者的欢迎。

梁晓声:

我请大家预先就理解我,我不是来讲故事的,我觉得中国是(处在)一个故事过剩的时代,不是所有的思考都可以在笑声中进行的,因此可能我今天的话题,有一些枯燥,有一些凝重,在我开始切入本次讲座的话题之前,我觉得有几个前提,或者说有几个概念,首先要跟大家来探讨,我们在讲的是文化现象,而非文艺现象,更非文学现象。但是若排除了文艺和文学现象,文化这株人类社会的长青大树上,便会顿时失去一些绚丽的叶片和浆汁饱满的果实。

文艺和文学是人类文化的最初的叶片和果实,如果我们转身向历史回望,两千余年以前,文艺六美神的说法在人类的社会中,就已经是一种共识了。那是指文学,包括诗、散文、小说、神话、童话、戏剧、绘画、雕塑、歌舞、建筑。

而一百年前才开始有了影像艺术,即今天的电影和后来的电视,被叫做第七艺术女神。我们同时也应该知道,除了以上七种文艺形式,文学尤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标识,宗教也是,民俗传统也是,服装设计也是,历史遗迹也是,庆典仪式和礼貌习惯等等,不一而足。

所以我们今天简直可以反问,还有什么不是文化呢?还有什么不在文化之中呢?所以我认为,凡有史的现象,它就必成文化,而凡带给我们娱乐与欣赏的,那么便是文艺。

文艺的现象有以下诸种性质,第一种性质是一直以来,影响着人类的精神面貌和心灵状态,一言以蔽之,影响着我们人类的人性质地,并且提升我们的文明程度。我们说一个社会文明与否,归根到底乃是指人的文明程度,其次才指其他。

第二点,一直以来文艺都具有娱乐人类的性质本能,或者进一步说,没有人类的娱乐要求和欲望,人类文艺的创造性,便失去了一种主要的冲动。人类集体劳动时的哎呦哎呦的号子,便是第一句歌,劳动之后围着火堆的情不自禁的蹦跳,便是第一次舞蹈。

第三,一直以来文艺又都有商业的属性,文艺商业化绝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这种性质几乎是与商业交易的萌芽意识同时的。

第四点,就是一直以来,文艺也具有自身调适的能力,在这种调适的过程中,某一种新的文艺品种诞生了,某一种丧失吸引力的文艺品种萎缩了,甚而被淘汰了。而某些将被不淘汰的文艺品种,它对于人类而言意味着一种宝贵的记忆,具有人类文化的标识的意义,所以我们要竭力的加以保护。

大学和图书馆,就是保护这一类珍贵的文化的地方,而另外一些将被淘汰的文艺品种,其良好的成分,如果它确实有非常良好的成分,我们舍不得,它就会被本能地嫁接,或者分解到其他的文艺品种中去。更有一些文艺的品种就真的消亡了,这是很无奈的事情,这是一种规律。

那么第五点,文艺的最重要的一种特性,乃是它的自觉性,这一点被我们今天谈论到、意识到和重视到的程度是最不够的,甚至我们几乎很少听到,关于文艺的自觉性的感想。他的自觉性基本上体现于两个方面,即文艺自身在其表现形式和审美原理方面的创新自觉性,为了实现这一种自觉,文艺有时会不顾惜商业利益之多少,那我在这里举个例子,就包括我的这部书,

因为我写小说已经写了将近30年了,我今天肯定对小说有了我新的认识,我一定要按照我的新的想法来写,那么这个新的想法就是包括,在这部书里我一再地强调,这不是一部仅仅讲故事的小说,这部小说里要给读者,比故事更多些的元素,这里要有我对于时代的思考,我对于时代的思考,要通过我笔下的人物去体现出来。

它的最初的出版,应该是在今年以月份就已经完成了,这个完成的过程需要我作妥协,这个妥协那就是能不能按照我们所需要的改一改,能不能加强它这方面,那方面的故事性,可读性或者等等,我一定是尊重读者们对于故事的要求的,我要有情节但我一定不能情节化,我要有戏剧的片断,但我一定不能使我的小说完全地戏剧化。

挑战了小说故事性的话,印数少一点吗?或者印数会很少吗?那我的回答一定是,我甘愿。出版社甘愿吗?如果出版社不甘愿,把书稿给我,这就是文艺家有时他一定要排除这一点,这是他自身在文艺创作中,他的理念。我不能说这种理念是对,这种尝试一定成功,一定得到大家的认同。但既然我今天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我这里我认为,我写了这么多部作品的时候,现在只有这样写我才觉得我进步了的时候,那关于商业的规则,必须在我这里向我让步,其他我不在意。

那么除了文艺的这一种自觉,文艺有时也还有另一种自觉,那就是它的人文自觉,我们叫的文艺的人文元素和人文内涵,为了这一种自觉,文艺有时候也会不顾商业的利益,以上两种自觉都是可贵的自觉,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由不同的文艺家来体现,文艺若丧失了这一种自觉,而只保留前几种因素的话,那么这时候的文艺在在看来,便是生病了的文艺,让我们来某某为例,古代便有这样的诗,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的喝淡汤,编凉席的睡光床。

唐诗中也有这样的诗,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某某,不是养蚕人。那么如果纯粹用审美的吃的标准,来衡量这样的诗的时候,它在审美的天平上是不够分量的,它所体现的是诗性的人文,如果诗中竟没有这样的诗,那诗在人类的文化中,就从来也没有承载过人文。这些诗所提出的一种启示就是,社会要注意了,我们的社会要进步的话,那就应该使编凉席的人,起码他们家里不睡光床。

那就应该使卖盐的人他家的厨房里,理应有一罐子盐放在那。

我们就应该使养蚕的人,我们社会要考虑这一点,养蚕是那么的不容易,绫罗绸缎都是由蚕(丝)织出来的,蚕丝的最大的价值,商业的价值,是不是在这个过程中被有些人垄断了呢?是不是养蚕女获得的这一种商品的利益太少了呢?社会的不公平是不是就在这呢?这才是我们理解这些诗的愿意。文学、诗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向社会提出质疑,而提出质疑,社会如果重视了这一点,社会就进步了。

这是我对文学的自觉性的一种认识,那么在文学的诸种特性中,我强调了文学的自觉性,在文学的两种自觉性,我强调了人文主义的自觉,但是请朋友们不要由而发生误会,以为我认为文学只能是这样的。我并不这么认为,我也不认为据此就应该要求作家,一生只循着一种文学理念来写作。不能要求作品一律都呈现这样的特点,甚至也不能仅以次来评论文学作品的好坏。那我们知道范仲淹他虽然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但他同时还写过,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某某,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然后还写道,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他也写过这儿相当个性情绪的,甚至相当忧郁的诗,同样的一位诗人,这都是正常的现象。我们不能对于文学说,我刚才讲了那么多,然后大家发生一个疑问,现在我们的文学病了,我们的文学都应该是这样的,那也等于我在这里贩卖着偏颇。

但是我又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这20年,中国的文化现象,在目前是最令人欣慰的,我们的大众已经享有了最为丰富的文化娱乐的形式,我们的文化艺术本身在创新上,形式上,也都有了非常快的一些变化。因此我们往前推溯,中国1949年以后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文化曾呈现得像今天这么能动。

这10年应该说是最好的,它差不多和唐朝的某一个时期相一致,那么为什么又说文化的缺失呢?文化的缺失不是从最近10年开始的,它是从1949年以后开始的,开始了一种断裂,甚至这个断裂在1949年以前,在近代文学那里,在“五.四”前后,就已开.经始了。

今天我们看自己的文化,如果觉得差强人意,如果觉得还缺失什么,那是由于我们曾经出现过断裂。那个断裂依然在今天的文化中,留下了文化断裂的深堑和疮疤。那时候我们叫做17年,1949年到“文革”,这17年差不多每年出版一部长篇小说,因此那时一个爱读小说的人,差不多是可以把中国17年中出版的长篇小说都读遍的。

读遍也不过就是一年读一部半新书而已,因此几乎没有了宣传的困难。那么我们的出版这17年中,20余部,主要的有17部,这17部长篇小说,更多的是历史题材,革命历史题材。这也是一种文化本能,刚刚一个新中国诞生了,经历过那么多的战争,那么多的浴血牺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时有许多亲历了这场战争的人们,他们要表达,在战争过程中牺牲的战友的英雄事迹,而这个民族需要在废墟上,几乎是废墟上,建立一种民族自信,因此这种歌颂革命事业本身的,这种文学作品是很多的。

但是我们会发现缺失,在那些年代里,几乎我们没有一部写爱情的文学,我们没有一部写普通家庭生活的文学,甚至连中篇小说都非常少,我们没有自己创作的情感的歌曲。

我们中国的当时的年轻人,都在唱苏联的歌曲,或者民族爱情歌曲。我们的题材太拘束了,而最重要的,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突然发现,一旦1949年建立了以后,没有贫穷了,而事实上贫穷是存在着的,怎么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就没有贫穷了呢?刚刚解放,百废待兴啊,许多我们的百姓的生活几乎是一无所有啊,但是我们的文学中没有贫穷,没有贫穷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文学中也就几乎没有同情,没有贫穷,文学中还哪来的同情呢。

革命文学中的英雄人物,也几乎只有性别差异,个性差异,他内心深处的一己情怀很少,他几乎没有错误,因而是一些不必自省的人。

革命文学笔下的英雄人物是很少自省的,他们如果自省的话,也最多只是一个词忠诚,忠诚与否就够了,他们做错了事吗,他们有内疚吗,对什么人内疚。在我们的作品中都是少的,那阶级斗争呢,它的不可调和和永远持续的你死我活,你存我亡,在我们的文学中被强化了。那么比如说连儿童戏剧中都出现过《刘某某》这样的作品,这个戏剧我不知道,我想我这个年龄的人应该知道。《刘某某》是发生在四川某地的一个真人真事,少先队员刘某某在公社的海椒也就是辣椒地里,发现了70多岁的一个老地主,他在偷摘公社的辣椒,刘某某发现了他,捉住了他,要带他到公社去。老地主就哀求,我把海椒也给你一些,刘某某不答应,在这个事件中可不可以调和一下呢?也不过就是几只海椒而已,但是不能调和,不能调和就变成了你死我活,因此结果就只能是老地主,70多岁的老地主,把少先队员刘某某扼死在海椒地里。

加入我们的文学在一个政权在夺取政权之后,依然以这样的方式,来教化我们的下一代的时候,它是很令人遗撼的。

那阶级斗争多么的普遍,甚至就在我们的亲朋好友之间,就我们的亲情之中,比如说《千万不要忘记》,这是毛主席的语录,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然后就有了一幕这样的话剧《千万不要忘记》。那时在全国已经演遍了,它是什么内容呢,也就是说,一个青年工人,他的丈母娘,也就是他的岳母告诉他,你何必天天加班,又不给钱,你何必参加什么技术革新小组,你有那个时间可以做一点自己的钳工活,做钳工活,给别人修理点什么,你挣的钱某某,我给你存着,然后买了一件48元的哔叽上衣。

当然我们可能认定说,在那样的一个时代,大家都忘我地劳动着的时候,这有一点自私。但也就是有一点自私而已,他的老丈母娘肯定不是对共和国很危险的敌人吧。而且都以这样的眼光,来看自己的老丈母娘的时候,包括看自己的父母的时候,就没有和谐了。

首先在家庭里就没有和谐了,而且剧名还要叫《千万不要忘记》。

阶级斗争几乎就在身边,那么到了“文革”十年,我们都说红卫兵做了许多坏事,确实当年的红卫兵做了许多,给我们这个时代留下创伤的事情。有些红卫兵,因为我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是很凶恶的,鞭笞人,拷打人,以造成和欣赏别人的痛苦为娱乐,而且认为这种娱乐的权利是天经地义的,以把别人的尊严踩在自己的脚底下为能事。只要这个别人有了哪怕稍微一条小的理由,被列为是敌人,那就够了。

我们不能不说,这样一些青年身上体现出的这样一些病态的言行,和我们文化的缺失有关,和我们的另一种文化教化也是有关的。这都是由于我们的文化中缺少,如果我们的文化中不断地让我们的孩子,多读一点屠格涅夫的《木木》,多读一点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小天使》,多读一点《悲惨世界》,“文革”中就会少一点凶恶的红卫兵啊。

我觉得在以前的17年中,如果论电影的话,XX电影制片厂是功不可没的,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XX电影制片厂在按照周恩来总理所说的那个寓教于乐的方针的时候,做得非常好。全国只有XX电影制片厂,在三年困难时期前后,拍过什么《满意不满意》《今天我休息》《大李老李和小李》《女理发师》《女篮五号》这种轻喜剧形式的电影,我们在重看这些电影的时候,(它们)所传达的都是怎样使人和人之间增加了解,不要互相伤害,消除误解,构建和谐社会。所以我对XX电影制片厂,始终是另眼相看的,当然后来就到了“文革”,“文革”十年我们写了很多作品,大家都以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这也是一种文化本能。

要赶快补课,补课的第一遍就是先要矫正,我们以前文化和文学的不自然的轨道。我和我的同行们在那十年中,我们尽力而为了,尽管大家今天说,你们那十年中写的什么样的作品啊,那些作品早可以归入历史了,我们应该忘记啊,或者等等,那些作品没意思,写作水平如何如何。但是我们努力了,须知在那十年中,还有清除精神污染,反击资产阶级自由化,那时的作品加入我们今天里看的话,几乎没有污染啊。

和今天来比,那些作品的内容,我那时候写小说写到情感的时候,爱情的时候,甚至包括性爱的时候,都是自觉抵,删节号。我那时候小说中一段一段地充满了删节号,说两个人拥抱在一起了,删节号,他们就要亲吻了,删节号,对吧。我们是那么样的自觉,可是还是我们哪里有污染吗?还是一种资产阶级的自由化吗,对吧。这个任务我们没有完成得很好,这是我们这样的一些作家,我和我的同行们每每想起来,大家觉得我们内愧的方面,给我们的时间太短,当年给我们的创作半径也太小,我们自身写作能力,经验也太缺乏,但我们努力了。

那么我们看到,1949年以后我们没有自己的安徒生,没有自己的王尔德,雨果、涂格涅夫,这里我要说,也恰恰是在XX,张某某老先生在1949年以前,曾经塑造了,用漫画的形式塑造了一个三毛,流浪儿。

它流浪着,无家可归,却吃少穿,但同时他是那么样地富有同情心,其实我记得有一点就是说,富人把他认为自己家的养子,要给他过生日的时候,他把街上所有的流浪儿都引到自己家里去,你们吃吧,你装吧,对吧,非常可爱的一个形象。但1949年以后我们没有了贫穷,所以也就不需要有三毛了。因此三毛变成了小虎子,在快乐的社会主义生活中,做着好人好事等等。那么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等相反,我们会看到即使在《雷锋日记》中,都体现出了我们那个时代的,文化的不自然的,非人文的一种性质。比如说,当然我们知道,我自己很喜欢雷锋的,因为我那个时候,包括《年轮里就有这样的情节,饿着肚子,浑身没劲,还在生病,放学的时候看到人家推货车,还要帮人家推,人家拉车的人给了我半块透明的、油汪汪的东西,我以为人家的感谢一定是好吃的,是半块腊肉之类的,放在嘴里就吃,人家说,孩子我给你的是半块肥皂。

我们那时候饿到那样的程度,但是还是要做好事,学雷锋,我们喜欢雷锋,尊重雷锋,尊重雷锋精神,在《雷锋日记》中有对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这一点我是永远拥护的,但是在那个时代只限于对同志啊,如果他不是同志可能就不这样,对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我觉得我对自己的工作就是夏天般的火热。对错误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这已经有点使我害怕了,因为我们纠正一个错误的过程,有时候是比较复杂的,我要认识到,要给我时间,一个人的错误怎么可以,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就纠正了呢。

对敌人要像严冬一样,寒冬一样残酷无情,这我是不同意的,而且我们有时候可能不能辨识的清楚,可能把那么多不是敌人的人,误认为是我们共和国的敌人。这些文化中都缺失着这些部分,那么这个时期一旦结束,我们几乎极块地就面对着一个商业的时代,商业时代来了,它对文艺有了另外的一种推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在它的商业时代来临了的时候,来补上它曾经缺失的那一文化课程,这个时候,这种补课,将比任何时候更为艰难。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一些人,几个人,一厢情愿地就能够达成的。

文化的课程,我们说我们在科技方面,在经济方面和西方是有差距,相差半个世纪,相差多少多少,我们发展人家也发展。文化的课程我们相差了多远,200年前人家有安徒生,200年前我们的文化是什么?我们也相差非常远的一段历史,这一课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慢慢地补上,我们也需要有耐心来做。

但是我们就是看(20世纪)90年代的在商业的情况下,比如说给孩子看的,我个人觉得,比如说我们的《黑猫警长》我觉得也挺好看,我们还有《葫芦娃》。但是我们能屈指可数的给孩子们看的有益的动画片、连环画是那么的少,倒是电视一旦普及了之后,人家的来了,人家的《毛虫凯蒂》对吧,一个毛虫怎么样变成蝴蝶的这个过程,他和所有的那些昆虫接触,它的那种忍让,因为毛虫凯蒂一次又一次地被别的动物们所嘲笑,真丑陋,毛虫是很丑陋的,它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它谦虚、自卑、我承认我丑陋。但是据说毛虫是可以变成蝴蝶的,我在朝着这个方向走去,最后它变成那么美的一只蝴蝶。

这个儿童故事多好呢,《苦儿流浪记》或者叫《潜力寻父记》,在那时一集电视剧播完了之后,看得孩子们都是眼泪汪汪的。那讲的一个孩子走潜力来照他的父亲,歌词是走啊,走啊,无论走到哪里,爸爸我一定要寻找到你。这就是人文,还有《草原小屋》美国开发西部时期的一个家庭,没有丈夫的一个家庭,带着六七个孩子要盖起自己的小屋,我依然记得当时的一个细节,一个孩子想,我能为家庭做什么呢?他去收废品的人那里去,利用几个星期天打工,然后收废品的人问,你到底要什么,你要多少钱,他说我什么都不要,我要你院子里的这个浴缸,我和我们的妈妈把小屋盖起来了。这个收废品的人非常感动,然后孩子就用一条托绳,把那么巨大的一个浴缸,拖回到自己的小屋那里,他在很远的地方突然发现家里失火了,看到救火之后的母亲、哥哥弟弟们,而且大家都埋怨他,就是由于他走之前,因为什么什么事情,哥哥是恨不得要打他,你到哪去了。他是我想为家里拖回一个浴缸,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心灵的教育,什么是品质的教育,情感的教育。

我认为我们的文学中太缺少这些了,所以我们今天发现我们的孩子不一样,和别国的好象有些差别,我们很困惑,一方面是由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想不自我中心是非常难的,我们的孩子如果有这个愿望,我们要帮助我们的孩子克服自我中心,而不是仅仅职责他们,你为什么如此地自我中心。我们帮助过吗?我们了解过一个孩子如果一旦是独生子女的话,他在人性方面,人性成长方面是有缺陷的。那么我们变成什么呢?我们的文化没有像别国一样,可持续地,自然而然的,像河流一样流到今天。它在中间断过了,断环我们不曾很好地接上过,我们应该有的我们没有,我们原来有的我们也被颠覆了,你们回忆一下如果在以上的,(20世纪)90年代或者什么年代,我们的文化中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个人把它看成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思想确确实实形成于某某),又尤其是,他还总是不失时机地一再地表示对现代人文思想之不屑的话,那么他被当做人才来培养和“造就”的几率很大很大。特别是,他还多少有些文化,善于用中国古代封建思想家们的古代人文思想的絮片为盾,批判和抵制现代人文思想的话,那么“人才”简直非他莫属了。

这样的人士我是很接触过一些的,他们骨子里其实也都是相当认可现代人文思想所传承的某些最基本的价值观,他们的表现往往是作假,但是假装所获得的好处又确实是不言而喻的。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讳言自己是现代人文思想的信徒,那么他的进步命运亦相反,他很可能被视为“异类”,处处受到限制。

这是中国的“人文恐惧症”,“化”之难也。唯其难,故当持久“化”之。

Table of Contents

旁白

前言

引言

章节摘要

第一章:当代资产者阶层

第二章:当代“买办”者阶层

第三章:当代中产阶级

第四章:当代知识分子

第五章:城市平民和贫民

第六章:农民

第七章:中国农民工

第八章:中国当代“黑社会”

第九章:中国“灰社会”

附录:

关于土地的杂感

关于青年和新中国的杂感

关于“体面”与“尊严”的思考

人文教育——良知社会的起搏器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创新案例-我是江小白
  2.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3. 近代史上机试题参考(1)(1)
  4. 母亲梁晓声阅读答案
  5. 先秦到明清宗族制度演变
  6. 学院联谊晚会“一见倾新”主持人稿2.0
  7. 关于中国城乡经济差距缩小对中国社会的整体影响的调查报告
  8.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一)答案解析
  9.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0. 《2020 中国当代美男标准大调查》结果出炉
  11. 竞选文艺部部长演讲稿
  12. 区文化馆文艺人才征文
  13. 学校学生会文艺部规章制度
  14. 关于举办推广文艺志愿服务制度化专题培训班的函(2)(2)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国社会的“新
  16. 我与改革共成长
  17. 中国当代文学史--整理

以上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梁晓声(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梁晓声(1)由用户“beautytai”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04-26 20:38:07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c6/ad/55662.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c6/ad/55662.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