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一般宏观分析框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一般宏观分析框架
全球经济
GDP:IMF 预测
美日欧M2同比(美日欧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
美国经济:(需求)工业生产指数:同比;美国个人消费支出:耐/非耐用品:同比
库存——美国:批发商库存同比;制造商库存同比;零售商库存同比
欧盟经济
日本经济
PMI:美国:ISM制造业PMI
欧元区:制造业PMI
日本:制造业PMI
主要机构预测值
全球主要经济体正发事件情况
二、国内经济
(一)经济数据
PMI
GDP
——国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投资完成额
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值
(就业&收入情况):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同比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同比
企业景气指数:制造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名义增速;实际增速
进出口:出口金额:当月同比
进口金额:当月同比
出口金额:当月同比;美日欧进口金额合计同比
(国内出口同比增速与美欧日进口同比增速比较)
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最终消费支出同比;资本形成总额同比;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同比
CPI&PPI:
(房价大幅上涨不利于稳定宏观杠杆率)
价格指数同比(CPI 、PPI)与银行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PPI同比
CPI同比
5年以上贷款基准(5年期LPR)
货币、社融、信贷、汇率: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投放
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回笼
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净投放
M1:同比
M2:同比
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当月值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
社会融资规模当月值
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
本年社融当月新增较前一年多增
本年人民币贷款当月新增较前一年多增
M2:同比;M1:同比;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
风险溢价情况: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
5年期AA中票利差
产业债信用利差情况:产业债:央企
产业债:地方国企
产业债:民营企业
SHIBOR;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净投放;
居民及政府部门杠杆率:居民部门;政府部门;中央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部门
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
企业盈利增速: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
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
A股销售费用变化
A股管理费用变化
A股财务费用变化
A股ROE变化
A股销售净利率变化
A股资产负债率变化
A股资产周转率变化
全A/全A非金融/全A非金融石化盈利增速
M1同比(领先盈利增速2-3季度)
其他存款性金融机构总资产同比(领先盈利增速3-4季度)
一般预测用组合:
全A 非金融盈利增速
GDP现价当季同比
一般比较用组合:
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累计同比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制造业同比
基金&外资情况:截止日资产净值&总数(基金数量与资产规模)
发行份额&总数(新成立基金总数及份额变化)
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
(二)宏观政策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其他政策
三、市场分析:
市场走势综述:
市场走势
各指数涨幅
个股涨跌家数分布
年市场日均交易金额
行业表现:
分行业涨幅
两融情况:
融资余额走势
北上资金情况:
北向资金净流入
QFII 新增额度
基金发行情况:
基金发行个数
基平.金均发行规模(
制度安排情况大事件:
四、抱团周期
七年镜像
业绩弹性空间
但是和每一次抱团一样,前几次犹疑总是更好的加仓机会,开始的动摇是为了更紧的抱团,一次又一次下车、后悔、又上车,不断坚定持股信念,形成最坚定的抱团,并迎来最后的泡沫化。
社融和M2增速再一次井喷,到2009年7月,M2增速达到29.7%,可谓是后无来者。“社融起,金融兴”,将要瓦解的金融抱团再一次迅速集结。社融落,金融挫
机构投资者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永远要寻找业绩增速最快的板块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与本文所指的价值投资大相径庭,巴菲特由***无短期业绩考核,极低的融资成本,所以可以长期持有高ROE高分红的股票,本质上更类似套利。不过很遗憾的是,这种“价值投资”对于国内机构投资者只是理论是上的存在。)(因为国内机构投资者整体是最看重业绩的,对业绩和价值的看重可能要远超巴菲特。通常要算清楚每一个季度的业绩,一个***一个季度业绩稍微低预期,都要考虑减持。因为就算你相信这只是短期的,但是你仍然要担心别的投资者会无情的抛弃,导致股价出现明显的回调,为本季度的考核蒙上阴影。
在这样的决策框架下,就哪怕没有定期考核,机构投资者也会要选择业绩持续性最好的板块。因此,在真·价值投资的思路下,业绩持续表现优秀的板块必然会被集中持有。)
2009年Q3公布了2009年的二季度报,这个时候消费板块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好的业绩,公募基金加仓的贵州茅台、XX老窖、美的电器等,普遍也只有10-20%的增长。但由于经济危机刚过,大部分板块在2009年上半年还是负增长,而稳健的食品饮料和家电板块已经交出了24%和18.4%的业绩增长,当大部分人仍然还沉浸在抱团金融,等待金融板块像2006-07年一样业绩爆发式增长时。少部分投资者已经嗅到一丝不一样的地方。开始提前布局。
食品饮料板块最重要的业绩催化,就是涨价。产品提价,业绩超预期。如果我们将CPI+PPI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酒、饮料的利润增速画在一张图上,这种相关性就非常明显。无论是PPI上涨(原材料涨价)、还是CPI上涨(消费涨价)都会使得以白酒为代表的消费品有提价的动力,而且高通胀环境下,提价会比较顺利。因此,食品饮料板块的业绩高点均是出现在CPI+PPI比较高的时候。这个投资逻辑现在已经为投资者所熟知。随着通胀不断回升,消费业绩始终保持高某某。
/
“刺激经济买白酒”
2012年,抱团“金融+消费”成为当仁不二的选择。七年之后的今天,投资者还是做出了类似的选择。
周期的结束有很多偶然因素,周期的开始也不例外
消费业绩回升的背后,和往常一样,依然是通胀。居民收入有增加也不会增加太多,怎么就升级这么快呢
抱团什么时候会瓦解?
业绩差出现转折了吗?二季报和三季报非常关键,如果这种业绩差仍然保持,消费仍然可能持续抱团,但是无论是食品饮料业绩增速下行,还是信息科技或者金融突然业绩上行,都可能会给投资者放弃抱团消费,拥抱新的板块的理由。三季度也许就是本轮信息科技板块的业绩底部。(各行业利润增速比较)
“抱团-申购”已经发生了吗?(基金发行与申购情况,是老基金申购,还是新基金,新基金那些主要方向?)
估值到顶了吗?(估值永远不是股价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触发了“抱团-申购”正反馈,只要突破了合理估值区间,估值将会变得不重要。如果消费股继续上涨,个人投资者开始大规模申购公募基金,真正触发了“抱团-申购”正反馈,中国消费板块出现美国70年代“漂亮50”也不是没有可能。)
/
相似的宏观环境出现相似的配置选择。
按照我们的定义,持续加仓并持有一个板块接近至超过30%,视为抱团。2006年至今的13个年头中,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四次,分别是:
2007Q1-2010Q1 抱团金融 持续13个季度
2009Q3-2012Q3 第一次消费抱团 持续13个季度
2013Q1-2016Q1 抱团信息科技 持续13个季度
2016Q1-当前 第二次消费抱团 已经持续了13个季度
但如果从2017Q1算正式开始抱团,目前只持续了10个季度
抱团出现的原因与机构投资的行为特征有一定的关系,每一次抱团特征以及对股价的影响,我们总结如下:
第一,由于机构投资者具有定期业绩考核机制、排名压力、产品发行运作机制以及相似的真·价值投资理念,导致机构投资者总是会识别发现业绩增速最高的板块并逐渐调整到集中持股,是“抱团”出现的根本原因。
第二,每个板块的业绩推动模式自有其原因和逻辑,货币超发和信贷放量是金融板块业绩改善并大幅回升的动力。通胀升温是消费板块业绩大幅改善的动力。新技术和并购趋势是信息科技板块业绩大幅改善的动力。
第三,每次抱团真正瓦解前,会有1-2次假摔,但之后评估了业绩趋势后又会重新抱团,并比上一次更加坚定,因此,抱团板块的超额收益每一次假摔后都是加速上行的。
第四,抱团到了后期,给了很多投资者以“该板块永远会涨,永远会跑赢”的信念。这种信念,会以在后面不同的简单明了上口的概念体现,每当识别度非常高的概念被口口相传,就要特别小心,因为这种基于信念的投资理念已经超出了业绩的范畴,很容易让投资者麻木而对新的信息和变化失去敏感度。“躺着赚钱这么简单为什么要调仓?”这种理念也会让在抱团最后减持的投资者痛苦不已,如果跑,会不会又会重新抱回来?如果不跑大家都在跑怎么办。而一些识别度高的理念,是催生估值溢价的非常重要的推手。
第五,抱团问题成为投资者永远面对的难题。对于率先重仓抱团板块而成功的产品管理人而言,这种两难体现在,要不要减仓不减仓?会不会前功尽弃?当然这是快乐的烦恼,但更麻烦一点的我们称之为“明星两难”,简而言之,越想要业绩好,就越要重仓那个抱团板块,而且必须最坚定最持久,但是越坚定也就越难在风格和行业发生变化时,进行适时的调整。
而对于未能及时重仓抱团板块的投资者,这个问题永远是——要不要追,要不要再追多一点?然后,最后总是后悔追少了。
第六,抱团过程中会出现经典的“抱团-申购-买入抱团板块-抱团板块继续跑赢-吸引更多存量资金加入抱团”这个正反馈,这种经典正反馈会总引发估值溢价,但往往估值溢价的出现这一波行情是最精彩的一波。
第七,每次抱团瓦解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出现了业绩更好的板块,所以,不要被虚妄的概念所蒙蔽,找到那个最强业绩板块,并重仓它。而比找到业绩更好的板块更重要的找到驱动业绩变化的中观和宏观变量。、
简化一下,从机构抱团的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出为九个启示:
1、机构投资者永远青睐业绩增速最快的板块而不是某一个特定板块。
2、及时识别最强业绩板块并最快速参与抱团是机构投资者最佳投资选择。
3、“抱团”往往会经历一到两次假摔,但是放弃之前需进行灵魂之问,“业绩趋势破坏了吗”?
4、每一次抱团假摔使得抱团更加坚定,因此,抱团过程中的超额收益率是不断加速的。
5、从过去四次抱团的历史看,一般一轮趋势能够持续13个季度甚至更长,因此拉长对基金管理人的考核期限,有助于提高基金业绩而不是相反。
6、估值是抱团投XX不是那么关键因素,试图通过高估和低估来判断拐点多半是徒劳的,核心在于有“抱团-申购”机制的奖励存在,抱团板块的估值可以给到很高。
7、不要左侧逆风买入抱团瓦解的板块,评估一个板块是不是机构投资者彻底抛弃的标准不是大家“不看好”,而是根本没人看。
8、当一些炙手可热、朗朗上口、完美无缺的概念取代“业绩-估值”的基本面投资框架开始流行时,就需要特别小心了。当一个板块已经不需要研究就能赚到钱的时候,恰恰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9、趋势拐点出现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和现象,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反向的。因此,当一件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物出现的时候,很可能成为趋势决定的关键变量。
/
A股三阶段周期
/
/
社融增速(六个月移动平均)
工业企业盈利增速
***盈利增速
十年期国债利率
WIND 全A
周期理论分析框架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
凯恩斯主义认为,三大心理规律导致经济周期波动:边际消费倾
向递减规律、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性偏好规
律,这些因素导致经济周期“繁荣、恐慌、萧条、复苏”四阶段。
新古典派经济周期理论
“乘数—加速数”理论是该流派经济周期理论模型的核心。萨缪
尔森认为,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是一国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α 和
资本-产出比例β 。
希克斯的经济周期理论
希克斯经济周期原理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经济体系产量内部存在
上限和下限,二是存在厂商合意存货水平,后者触发“引致投资”
和“超级乘数”,在乘数和加速数的作用下,经济体系从萧条到
繁荣的周期波动过程。
弗里德曼的经济周期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短期内经济的波动源于货币供给的不规则变动,
其内在作用机制在于,货币增加使市场参与者产生相对价格变动
的“货币幻觉”,导致自然率水平偏离均衡状态,由此产生经济
周期波动。
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
哈耶克认为经济周期源于货币信用的膨胀对均衡结构的破坏,依
靠以经济结构均衡为代价的货币扩张制造的经济繁荣必会导致
萧条。
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
熊彼特认为外部因素是导致波动的重要根源,但即使排除外部因
素,经济仍呈现周期现象,因为存在创新活动。熊彼特提出“两
阶段”、“四阶段”以及“周期嵌套”等理论来解释经济周期。
结论:我们为什么选择熊彼特的周期理论?
我们研究经济周期更关注以下问题:合理性、前瞻性、开放性和
可观测性,通过综合衡量,我们更倾向于采用熊彼特的周期理论
来研究中国的经济周期,我们甚至可以将凯恩斯、希克斯、哈耶
克、弗里德曼等周期理论融合起来,用来研究中国的经济周期和
资本市场运行。
如果经济是由某种原因发生波动的话,则总可以利用反周期的需求政策来降低或消除这些周期运动的影响,即任何经济周期都可以为政府的反周期经济政策所熨平
研究经济周期理论中,首要任务是研究和解决经济危机。在凯恩斯主义者的逻辑里,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有效需求不足, 从而生产过剩。凯恩斯主义提出三大心理规律影响人们的消费与投资: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人们有天生喜好储蓄的习惯,从而边际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
出现递减,这毫无疑问最终会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主要指人们预期从投XX获得的利润率(即预期利润率)将因新增设
备成本提高和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的扩大而趋于下降,换言之,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加,资本的边际收入会出现
下降趋势,从而抑制企业投资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会造成投资需求不足;
流动性偏好规律: 指人们愿意持更多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形态资产的心理,是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
的反映,交易动机、投机动机和谨慎动机决定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在经济周期“繁荣、恐慌、萧条、复苏”四阶段中,“繁荣”
和“恐慌”是经济周期中两个最重要的阶段,凯恩斯从三大心理规律解释经济周期如下:
繁荣到危机: 在繁荣后期,由于资本家对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投资增加, 导致两个必然后果:第一是
劳动力和资源渐趋稀缺,价格上涨,使资本品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大;第二是,随着生产成本增大,资本边际效
率下降,利润逐渐降低。但由于资本家过于乐观、大量投资的同时,投机者也同样乐观过度,购买过多,使资
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随即资本家对未来的信心发生逆转,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大增,利率上涨,结果使投资大
幅度下降,于是,经济危机就来临了。
危机到萧条: 紧随着经济萧条阶段,资本家对未来信心仍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难以恢复,投资不振,生产
萎缩,就业不足,商品存货积压。
萧条到复苏及繁荣: 随资本边际效率逐渐恢复,存货逐渐被吸收,利率降低,投资逐渐增加,经济发展就
进入复苏阶段。此阶段资本边际效率完全恢复,投资大量增加,经济又进入繁荣阶段
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以财政政
策为中心,单凭货币政策不可能实现充分就业,以举债支出为手段,从而扩大有效需求。根据经济周期的不同
阶段,政府应以财政政策为主,以适当的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以实现经济复苏,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实施
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创造需求和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投资与消费,而经济高涨时期,应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
以抑制需求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抑制投资和消费。
/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以“乘数—加速数”理论为核心的经济周期理论模型,其特点在于,把凯
恩斯的“乘数理论”和经济学的“加速数原理”结合起来,通过对政府支出,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等主要经济
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动态分析,来说明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和幅度。
乘数-加速数原理是萨缪尔森基于对凯恩斯主义对乘数效应分析的比较静态均衡原理的修正,采取加速数原
理和乘数理论结合,考察二者在动态序列中的相互作用,才能解释经济周期的扩张或紧缩过程。通过建立乘数
加速数模型,萨缪尔森认为,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是一国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α 和资本-产出比例β :
(1) 当α 小于 0.5, β ≠0 时,经济周期体现为经济波动的收敛式小幅波动;
(2) 而当α 大于 0.5, β <4 时,经济周期体现为经济波动的发散式剧烈波动;
(3) 当α 与β 的数值都很大以至于接近 1 时,经济的总收入将不再收敛,而是以巨大的增长率猛烈增加,
最终将导致恶性的通货膨胀。
乘数-加速数原理表明, 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会通过加速数对投资产生加速作用,而投资的变化,反过来
又会通过乘数使国内生产总值成倍变化,这种乘数-加速数的交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Ⅱ
家电: 家电板块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家电收入YOY;家电净利润YOY
家电各子板块单季收入增速
家电出口数量同比
(家电作为地产后周期行业,通常营收增速滞后商品房销售面积2-4季度;商品房竣工对新开工滞后3年)
家电营收增速与商品房——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家电营收增速
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同比;商品房销售面积:住宅:当月同比房屋新开工面积:12个月滑动平均:同比:提前3年;
房屋竣工面积:12个月滑动平均:同比
有色
长江有色现货均价:铜(元/吨) 江西铜业收盘价(元/股)
长江有色现货均价:铝(元/吨) 中国铝业收盘价(元/股)
军工
2004-2020我国国防支出预算及增速
2012-2017年世界主要国家费某某GDP比重均值
科技:
科技周期: 5G建设、电动智能汽车、消费电子
全球半导体同比销量
中国半导体产量:三月平均
移动基站产量
消费电子: 出货量:智能手机:全球:当季同比
出货量:PC:全球:当季值(IDC):同比
出货量:平板电脑:全球:当季同比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一般宏观分析框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一般宏观分析框架由用户“a20855737”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