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规定了“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该条内容标准有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完成建立数学模型;其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三条(详见前面本节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思路
高中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其他内容时,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本节的引入有两种思路:一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即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二是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内容,事先布置,让学生(或部分学生)在课外完成。从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或体验引入,结合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讨论相关内容,展开教学。
现以第一种思路为例说明,本节共2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应当遵循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循环上升的轨迹。
1.具体。教师以“问题探讨”引入,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数学知识,不难回答问题。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的数学公式有何生物学意义(说明细菌数量增长具有哪些性质)?
2.抽象。进一步让学生讨论: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是怎样建构的?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由此,总结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3.再具体。联系实例说明种群增长的两种数学模型。
4.再抽象。结合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得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数学模型;结合实例讨论“K”值。
5.进一步回到具体。讨论数学模型的生物学意义(说明“J型”和“S型”增长的生物学意义),列举实例。
6.进一步抽象。总结用数学模型揭示生物学现象与规律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启发学生从现象揭示出本质和规律,使学生认同运用恰当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表达某些生物学规律。一定要避免从数学到数学,为计算而计算的教学。
第二课时为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由于该探究活动需要较长的时间(连续观察7 d),因此,活动的管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在制定计划、同伴的合作、记录实验数据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提示。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 学生基于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演算。
播放细菌分裂的录像或演示细菌分裂的计算机模拟动画。
提示:在自然界中细菌无处不在,有些细菌的大量繁殖会导致疾病。假如现有一种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每20 min左右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引导学生思考:
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
2.72 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后代数量是多少?
3.n代细菌数量是多少?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活生生的生命现象。
认识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规律。
??? 学生讨论,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1.对细菌种群数量增长而言,在什么情况下2n公式成立?
2.这个公式揭示了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什么规律?
3.在学过的生物学内容中,还有哪些生物学问题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
提示:数学工具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用数学语言揭示生物学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生物学自身的特点。
认识到在生物学中有许多现象和规律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会出现迅速增长。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竞争就会加剧,因此,种群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增长,这就是“S”型增长。例如,栅列藻、小球藻等低等植物的种群增长,常常具有“S”型增长的特点。
2.
有人将驯鹿引入一个林繁叶茂的孤岛。该种群在10年间的数量变化如下表:
/
(1)用曲线图表示该种群数量10年来的变化。
/
(2)从第1年到第6年,该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可能是原因有哪些?
(3)该种群的数量后来急剧下降,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以年份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根据表中数字画曲线。
(2)食物充足,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等。
(3)作为食物的植物被大量吃掉,导致食物匮乏;自然灾害等。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由用户“tianlong253”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