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太平天国运动
教科书
书名:《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统编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历程;通过识读《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阅读文献材料,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分析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兴盛和迅速灭亡的原因;体会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压迫,毅然进行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准确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分钟
导入
在中国古代史中,我们学过哪些农民起义?分析这些起义中,农民的诉求主要是什么?(一是平等,二是土地。)在近代史上,有一场农民起义进一步发展了这些要求,就是太平天国运动。
但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也没有逃脱掉“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兴衰规律。
提出主线问题:太平天国运动为何迅速兴盛,又为何迅速灭亡?
6分钟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1. 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尖锐;清政府统治腐朽,人民负担沉重。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的鸦片走私越来越猖獗;在通商口岸地区,洋货大量涌入,XX当地的家庭手工业被摧毁,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遭到了瓦解。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用重税掠夺农民,使劳动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整理自白某某《中国通史》】
2. 自然灾害严重,各地人民纷纷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各族人民起义形势图】
【材料二 1846-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遭受严重的水旱灾害,两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不断。人祸天灾,使广大人民陷入失业、破产、饥饿、死亡的困境。在战后十年间,各族人民的起义达100多起。——白某某《中国通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不仅有列强侵略、清政府统治腐朽这样的人祸,更遇到频频发生的天灾,天灾人祸,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终,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汇成一股强大的洪流,这就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3.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简要介绍其科举屡试不第的经历,以及受到《劝世良言》的启发。强调洪秀全的思想,是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的大同思想、农民的要求结合起来。
简要介绍拜上帝会创立的时间、人员构成、领导集团。
12分钟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一)兴起:
1. 金田起义(1851)
时间、地点、意义
*分析起义提出的目标是什么?
【材料 公等苦满州之祸久矣!……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预期肃清胡某某,同享太平之乐。——《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2. 初步建立政权组织:XX封某某
简要介绍封某某情况,强调所封诸王皆受东王节制,为天京事变做铺垫。
*依据《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迅猛发展,探究原因。
【材料一 “彼方纪律严明,而我军毫无纪律,退易进难”。——(时任广西巡抚)周某某《致鄂督书》】太平军军纪严明,清军丧失斗志。
【材料二 太平军在进军途中,坚决镇压官僚地主,焚烧衙门、田契,而对于人民群众则爱护备至,把衣物给贫民,谓将来免租赋三年。——白某某《中国通史》】太平军的政策赢得民众支持。
(二)全盛:
1. 定都天京(1853)
时间、意义
简要介绍清军围剿,思考面对围剿,太平天国应当如何应对?
2. 《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目的:建立“有田某某,有饭同食,有衣某某,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命的人们常常怀念洪秀全,并不是因为他是上帝的儿子,而是因为他的反满为后来者开了先路。——陈某某《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 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4. 反思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但农民阶级蕴含着巨大的力量,需要先进的政党、先进的理论来引导,为之后的学习做铺垫。
1分钟
小结
回到本课开始提出的问题,太平天国为何迅速兴盛,又为何迅速灭亡?
农民起义军先胜后败,有封建政权和西方侵略势力残酷镇压的因素,也是因为没有解决好内部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兴盛,还是灭亡,这一事件都包含着极其深刻丰富的社会内容,留给同学们继续探究思考。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由用户“luxi19830817”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