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1我们身边的数据-【新教材】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1.1我们身边的数据
【学科核心素养】
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信息意识)
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计算思维)
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掌握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信息社会责任)
【课程标准要求】
1.1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
1.2在运用数字化工具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认识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1.3针对具体学习任务,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学业要求】
学生能够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利用软件工具或平台对数据进行整理、组织、计算与呈现(计算思维)。
【学情分析】
学生基于平时的学习经验和初中的知识储备,对课程往往容易只停留在对工具软件的学习上。另一方面,学生对数据、信息和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具体的概念和相互关系缺乏系统的学习。
【学习目标】
1.通过气象指数的获取与计算,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基本含义,并能体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能进一步总结数据与信息的特征。
2.通过气象指数参考价值的研究,掌握简单数据分析的一般流程,学会选用恰当的数据来源获取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3.在项目活动中,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教学重点】
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感受数字化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难点】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得出合理结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师:“数据与计算”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同学们需要认识到数据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合理处理与应用数据,掌握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根据需要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成为信息社会的积极参与者。
生:翻看教材的目录,对本学期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数据、信息与知识
师:数据、信息和知识可以看作是对客观事物感知的三个不同阶段。数据是事物属性的客观记录;信息是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和数据。对此段文字如何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在活动中感受吧!
生:活动1.1 登录中国天气网,将今天的各项生活指数登记在表格中。
紫外线指数
感冒指数
穿衣指数
运动指数
空气污染扩散指数
指数级别
生活建议
师:从图片中,我们可以找到常见的气象生活指数。那么这些指数是如何得出的呢?
/
气象部门把指数相关的气象因素带入设定好的计算公式中,再将结果细分成不同等级,形成生活指数建议。以感冒指数为例,依据教材中的*_**公布的计算方法计算今天的感冒指数。计算的时候注意:24小时降温幅度一般指前一天最低气温和当天最低气温的差,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生:计算感冒指数。
师:同学们计算的结果和中国天气网的结果有可能有差异。因为地域差异,没有统一标准,计算模型也会不同。
在这个活动中,同学们已经接触了数据、信息和知识。请阅读教材中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文字描述,以气象指数计算活动中的出现的材料为例,选择恰当的实例填入下表。
概念
举例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4位同学一组,模仿教材中的“本班学生感冒和穿衣情况调查问卷”设计一份适合本班情况的调查表并在问卷星发布。
生:(1)打开问卷星注册账号,发布问卷。
(2)集体参与调查。
师:下载调查数据,发送给学生,请学生思考该数据体现了哪些实际问题。
生:进行数据分析。
小结
1.数据的来源
2.数据收集的方法
3.数据分析的方法
四、练习
在本节项目活动中,我们使用了一些数字化工具帮助学习活动的开展,如搜索引擎和网上问卷发布工具。学习者借助于数字化工具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乃至终身学习。诸如此类的工具还有很多,如概念图和思维导图、RSS阅读器等。请你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调查数字化技术正在如何帮助同学们进行学习。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1.1我们身边的数据-【新教材】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1.1我们身边的数据-【新教材】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由用户“台德利电器”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