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费尔巴哈解读》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费尔巴哈解读

以下为《费尔巴哈解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背景

(一)它适应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经济危机的爆发,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理论正是应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工业革命的影响

1、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促进生产力的飞跃发展。

2、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3、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4、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从根本上说,后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二)它是肃清工人运动中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及其世界观影响的需要当时支配和影响工人运动的理论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其世界观是资产阶级的。工人运动要摆脱其影响,就需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及其指导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在反对资产阶级世界观及其思潮中产生的。

(三)它是马克思哲学理论研究的结晶

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形成了新的世界观。《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创立马克思哲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

链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1841年发表的《基督教的本质》转变为唯物主义者,创立自己的“人本学”体系。在批判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斗争,他对哲学基本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形成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1)我们所属的物质世界是唯一现实的;(2)意识和思维是物质的,即人脑的产物;(3)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链接: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

恩格斯从分析黑在1820年《法哲学原理》一书序言中的提出的著名哲学命题出发,揭示出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并进而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1)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必然的东西

(2)现实性不是一切事物永远固有的属性(3)现存的都是会灭亡的

(四)它是马克思亲身参与工人运动实践的产物

费尔巴哈远离当时的革命实践,当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时,他被德国当局赶到乡下,因而它只能是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而没能把唯物主义原则在社会历史中贯彻到底。马克思则不同,他亲身参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革命实践中逐步转变了立场,自觉站到了无产阶级的一边。《提纲》正是他参加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二、主要内容

逐条解释

第一条 马克思在提纲中开宗明义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链接:从前的唯物主义,包括从古代的德谟克利特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唯物主义,到近代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链接:费尔巴哈,其主要著作有《论死与不死的思想》(1830)、《黑格尔哲学批判》(1839)、《基督教的本质》(1841)、《未来哲学原理》(1843)、《宗教的本质》(1846)等。

“事物、现实、情感”:是指同一内容的概念,都是能被人感觉到的客观世界。

“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即指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的对象仅仅当做同人的实践活动毫无联系的能客观的东西去理解,把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看成是照镜子式的反映,就如照相之人的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

“人的感性活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即指不是从人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费尔巴哈不是把现实事物当作人的实践的对象,并在实践过程中有目的地能动地去改造它和理解它。

1、揭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1)没有把客观世界当作实践的对象来理解:在旧唯物主义看来,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人和自然的关系仅仅被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不是看作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2)把实践从人的认识过程中排斥出去:在旧唯物主义看来,实践与认识没有关系,当然更不是认识的基础,这就否定了人类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所以,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

“能动的方面”:即指意识、精神的能动性。

“抽象地发展了”:即指脱离了现实的被夸大的歪曲了的能动性。

揭示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

唯心主义夸大歪曲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把精神的能动性无限地绝对地夸大了,把意识看作是独立于客观世界的创造物质世界的能动性主体。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在于唯心主义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在哲学史上,一切唯心主义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主观决定客观、精神决定物质;把能动性夸大成为可以不受客体制约而能创造一切、主宰一切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和社会出现之前,存在着一种绝对概念,它是宇宙的基础和存在的源泉,一切事物都是由它能动创造出来的。主观唯心主义者也一样。明朝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人心中”,否认心外有事有物。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可见,唯心主义的能动性是抽象的能动性。那么,唯心主义何以陷入这种片面性马克思认为,这是因为唯心主义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即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马克思:“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实。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思想客体”:即指“绝对观念”。“感性客体”:即指“客观事物”。“犹太人活动”:即指犹太人利己主义的经商谋利活动。“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即指人的活动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而不是被动、消极的活动。《基督教的本质》费尔巴哈的主要代表作,1841月在莱比锡首次出版,1843年上半年出版卷。全书分为:《导论》--概述人的本质和宗教的本质;第一部分--揭示宗教的人本学本质;第二部分--批判宗教的神学本质。在这本书中,费尔巴哈从人本学唯物主义立场出发,阐明了宗教神学的秘密,并批驳了黑格尔的思辩哲学及其关于基督教的错误观点。

指出费尔巴哈对实践的理解是错误的(1)把人的活动仅仅是一种理论或认识活动他“没有把人的活动理解为客观的活动”,“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他认为人的活动最有价值的是理论研究活动而不是改造世界的活卢梭在筹办《德法年鉴》时曾向费尔巴哈提问:什么是理论、什么是实践。它们的区别何在的问题。费尔巴哈说:暂时只在一个人头脑的东西是理论,而在许多人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就是实践。(2)把实践理解为犹太人经商牟利或利己主义的活动他对于实践则是从它的卑微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费尔巴哈:“实践的直观,是不洁的,为利己主义所玷污的直观。因为在这样的直观中,我完全以自私的态度来对待事物”,“直至今天,犹太人还不变其特性。他们的原则仍是最实践的世界的原则,是利己主义。”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第二条1、指出实践是检验思维真理性与否的标准

以往哲学家的真理标准观

唯心主义的真理标准观唯心主义从意识、精神方面去寻找真理的标准。

有的以“圣人”的说法和上帝的指示为标准,如“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凡符合《圣经》和“圣人”的论数的即真理,反之即妖言谬论。

有的以个人的主观观念或集体的理解为标准,如贝克莱以“集体的知觉”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

有的以伟大人物的言论作为真理的标准。

实用主义哲学则鼓吹“有用即真理”。上述观点共同点都是用人的认识来检验认识。然而人的认识各不相同,真理的标准也就因人而异

旧唯物主义的真理标准观

培根提倡研究自然界,重视感性检验,但又把检验作为判断真理和谬误的标b、狄德罗认为除了实验,再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识别真理和错误。

费尔巴哈也离开社会实践该真理检验标准。他认为,真理的标准有两个:第一,是感性直观,认为真理性、感性、现实性是一回事,“只有通过感性直观而修正自己的思维,才是真实的、反映现实客观的思维——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思维。”第二,意见一致是真理的标准。他把大多数人的意见当作真理,说真理的东西不仅仅是我或你的创造物,而是大家的创造物。

马克思的真理标准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维是否真确反映了客体对象,这个问题不能在思维或理论范围内解决,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解决。真理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的认识是否符合外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在认识范围内是断然得不到检验的,而必须到实践中去检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把主观与客观统一起来,所以,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在哲学史上第一次解决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思维的真理性”、“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思维的此岸性”:这三个概念都是指思维的真理性和现实性,即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性。“此岸性”:是德国康德用语。这位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鼻祖把现象和本质截然分开,认为两者之间有条不可跨越的鸿沟,现象在“此岸”,本质则在“彼岸”,人的思维只能把握现象,不能认识本质,只能停于现象的“此岸”,而不能达到“彼岸”。他认为超出“现象”而企图认识“自在之物”是不可能的,这即知识的此岸性。他认为“此岸”的“现象”与“彼岸”的“自在之物”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人们只能通过实践证明自己的思维是否是真理客观世界是可以在人的实践中被人所认识的。既然人可以通过实践认识世界,人们也就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具真理性和现实性。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链接:经院哲学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学派。由于它***中讲学的学派,就被人们叫做经院哲学。经院哲学的特点是脱离实践,为宗教神学服务的,不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实问题,而专门为教会的各种信条去做论证。它的论证方法是从神学教条出发,硬把一些脱离现实的抽象概念主观地联系起来,诡辩地层层推演,以使得出预期的结论。它论证的问题有:“天使要不要睡觉”等,这些就是他们曾经认真研究和讨论过的一些论文题目。在这些问题上,他们撰写过很多冗长的空洞的文章,进行过长期烦琐的无聊的争论。因此,人们有把这种哲学叫做烦琐哲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在这里进一步推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把实践当作真理的标准,而在理论、认识范围内去争论思维是否正确反映现实,就如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一样,只能是繁琐无聊的争论,根本无法解决认识是否正确的问题。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

旧唯物主义的“两论”及其错误

“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内容

环境决定论。18~19世纪的旧唯物主义和空想者,他们信奉“环境决定论”。如爱尔维修:“法律造成一切”、“全民的美德皆是法律的完善”。欧文也说:“社会上存在着的一切罪恶都是根源于社会制度”。在旧唯物主义者看来,人的思想和行动是被环境和教育所决定的。好的思想和好的行为是被好的环境和好的教育所决定的。坏的思想和坏的行为是被坏的环境和坏的教育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环境变了,人才改变,环境没变,人也不会变。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就认为,如果社会上好人少坏人多,罪恶不公平等占统治地位,那么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人,也就一定不会是好的。

教育万能论。旧唯物主义还信奉“教育万能论”。他们都非常强调教育的作用,都把教育看成是无所不能的东西。例如,十八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和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等,都是有名的教育万能论者。洛克认为,儿童的心灵像一块光洁的黑板一样,每个人都是如此,至于成年人中有好人,有坏人,有有用的人,有无用的人,这些差别都是由于受了不同教育的结果。爱尔维修也认为,一切人在出生的时候都具有不同的才能,都具有同样善良的品德和善良的情感。以后人们在智慧上、品德上的差异,也是由于受了不同教育的结果。费尔巴哈也是如此。

“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是错误的

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的一面他们把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片面夸大,没有看到环境正是人民的实践的结果,没有看到教育者的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事实上,人不是消极地被环境和教育所决定的,而是通过实践积极能动改变环境和教育。

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成员分成先知先觉者和无知群氓两部分由于这种学说坚信“两论”,又不能正确解决环境如何改变和教育者的知识从何而来的问题,因而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于社会之上是天生的先知先觉的教育者,另一部分是只能接受天才人物教育的无知群氓。如欧文继承德国唯物主义观点,赞同爱尔维修“人是环境的产物”观点。他看到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社会改革的方案。他依靠那些所谓有“理性”、“有权养”的人,把无产阶级看成是值得怜惜的劳动群众,把改造社会的希望寄托在个别天才认为之上,把历史看作是少数人物创造的。这种学说所包含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昭然若揭。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2、改造环境和改造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过程针对旧唯物主义的笃信“两论”,马克思的确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句话科学说明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关系。即环境主要是指物质的社会关系。人不能自由地选择他们出生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决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但在实践中,人可以改变着环境,人本身也得到改造。所以,实践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第四条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世界被二重化”:“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术语,指主体在一定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力量。黑格尔从唯心主义出发,认为绝对观念经过逻辑阶段,再把自身异化或转化为外部世界,然后又回到自身。费尔巴哈则用“异化”来说明人如何借助于幻想把他的本质异化为上帝,并对之加以膜拜,而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是自己的最高本质、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时,才能消除这种异化现象,破除对于上帝的迷信。这里的“宗教上的自我异化”即指世界被宗教传教者分为神仙的宗教世界和现实的人间世界两个部分。简单地通俗地说,上帝是人类按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世俗基础”:指与神的宗教世界相对立的现实世界。长期以来,宗教的神秘主义者把现实世界说成是想象的宗教世界的产物,人和人间是上帝创造出来“神圣家族”:由圣父圣约瑟、圣母玛利亚、圣子耶稣及其他诸神构成的宗教世界。1、分析费尔巴哈在宗教观上的功过(1)费尔巴哈在宗教观上的功绩A、费尔巴哈把现实的自我异化,把原来只有一个现实世界却被宗教分成想象的宗教世界和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研究宗教问题的出发点。B、他竭尽全力地把宗教世界归结为、还原为现实世界,指出不是上帝创造了人类,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上帝和神不过是人的自我异化,上帝和神是根本不存在的。从而揭开宗教神学的神秘外衣。这是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如针对人和人间是上帝创造的,费尔巴哈反其道而行,认为宗教是现实的自我异化,说:“上帝的一切特性  乃是现实世界的特性,或者是人的特性。”“为什么你认为上帝是爱人类的,就因为你有爱的品质;为什么你认为上帝是智慧仁慈的,就因为你看来智慧仁慈是人的最高品质;为什么你相信上帝是存在的主体,就因为你自己是存在的,是主体。应该以理智代替圣经、世间代替天国,劳动代替祈祷,物质需要代替地狱,人代替基督。”“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将上帝现实化和人化,就是说,将神学转变为人本学,将神学溶解为人本学。”从而揭开了宗教神学的神秘外衣。费尔巴哈还对宗教进行猛烈的抨击,说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是当时社会一切罪恶的根源,而宗教神学又是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础,因此,他把批判宗教神学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我在我的一切著作里从来没有放过宗教和神学问题。”这些是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问题上的重大贡献和功绩。(2)费尔巴哈在宗教观上的缺陷费尔巴哈认为:“只有在人类的痛苦中,上帝才有产生的场所。”他虽然从主观认识即人的心理上去寻求宗教产生的原因,但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主要工作还没有做:A、他没有进一步分析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B、没有正确提出消灭宗教的途径。C、不懂得必须使产生宗教的世俗世界受到实践的改造。这是他的缺陷。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2、分析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宗教产生的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这是说宗教是自然压迫、社会压迫和人们愚昧的产物,必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实践的作用。a、物质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发展的历史。b、社会精神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建立在生产实践和其他实践活动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和各种理论,无一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被社会实践所决定并为社会实践服务的东西。所以,旧唯物主义离开社会实践去观察社会生活,因而必然走向唯心史观。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观点(2)提出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A、实践对改变环境和人的决定作用的观点针对旧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在人与环境问题上的唯心史观,马克思指出,实践是环境和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的基础,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针对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理解和对人本质的规定的错误,马克思指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针对费尔巴哈把“宗教感情”即人的理智、意志、感情归结为人的自然本质,从而把它看成是永恒的思想,马克思指出,“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不是上帝赋予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费尔巴哈解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费尔巴哈解读由用户“a6595594”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11-06 12:35:35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7f/42/137045.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7f/42/137045.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