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商业银行知识点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商业银行
第一章
第一节 **的起源与发展
商业银行的定义(p1):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性质:
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拥有业务经营所必需的自有资本,大部分来自股票发行)(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是特殊的企业(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
不同于其它金融机构(面向工商企业、公众及政府经营的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更多更全的金融服务,能吸收活期存款)
商业银行的产生:山西票号-旧中国的银行-解放初期的中国银行业-我国现行的主要商业银行
第二节 **的功能及地位
商业银行的功能(p4):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调节经济和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商业银行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
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
第三节 **的组织结构
商业银行的创立条件:
经济条件
人口状况(1.该地区人口数量,人口变动趋势)
生产力发展水平
工商企业经营状况
地理位置
金融条件
信用文化
经济货币化程度
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
金融机构的竞争状况
管理当局的有关政策
创立程序:申请登记-招募股份-验资营业
组织结构体系:
/
监督系统:监事会、董事会中的审计委员会以及银行的稽核部门组成
董事会的重要职责:
确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经营决策
选择银行高级管理人员
设立各种委员会或附属机构,以贯彻董事会决议,监督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
委员会:
战略委员会
贷款委员会
考评或薪酬委员会
风险管理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
提名委员会
第四节 商业银行制度
建立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原则:
有利于银行业竞争
有利于保护银行体系的安全
使银行保持适当的规模
商业银行组织形式遵循的一般原则:
公平竞争、效平至上原则
安全、稳健原则
规模适度原则
商业银行体系及主要类型:
组织形式分类:
组织结构 (见下)
业务结构(见下)
所有权结构
其他-组织结构再造
外部组织形式(见下):
总分行制
单一银行制
银行***制
连锁银行制
按资本所有权划分
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国家或国有机构为最大股东)
企业集团所有的银行(企业集团为最大股东)
***制银行
按业务覆盖地域划分
区域型银行 全国性银行 国际性银行
按能否从事证券业务和其他业务划分
按外部组织形式划分
单元制银行:不设立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单一制银行
分行制银行: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制银行:集团制银行
优点:有效扩大资本总量,增强银行实力,提高抵御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弥补了单元制银行的不足
缺点:易形成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不利于银行之间开展竞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经营的自主性,不利于银行创新活动
连锁银行制:由一个人或一个集团购买若干银行的多数股票,从而控制银行
按内部组织形式——商业***治理
银监会定义: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
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书上没多少)
第五节 **的经营目标
商业银行“三性”目标:是由其经营的特殊商品——货币商品的特殊要求以及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三个原则的协调与平衡: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风险
度量: a.基本指标法b.标准法c.高级度量法(内部度量法、损失分布法)
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第二支柱)
核心:促使银行建立起适合自身状况的内部资本管理机制
内部资本管理机制要素
自我检查和评估机制
补充机制
补救机制
市场纪律(第三支柱)
核心:信息披露
资本筹集渠道管理
基本原则: a.银行所有者利益最大化b.符合监管要求
基本渠道: a. 内部筹资(内源资本) b.外部筹资(外源资本)
银行负债的原则:
始终保持负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合理安排负债结构
最大程度地控制负债成
银行负债成本的构成:利息成本和银行经营负债业务的成本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商业银行知识点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商业银行知识点总结由用户“kikouzai”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