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医学检验基础重点知识点自整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XX专接本医学检验基础重点知识点自整理
一、血液生理概要
1、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浆占血液的 55%,血细胞占 45%。
2、血液在加抗凝剂后分离出来的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浆。血液离体后自然凝固,分离出来的液体称为血清。由于血液在 凝血过程中会消耗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Ⅴ、Ⅷ等,故血清中不含这些凝血因子,这是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单选形式考察)
3、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防御功能。
4、血液的主要理化性质
血量: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为(70±10)ml/Kg 体重,成人为 4~5 升,占体重的 6%~8%
颜色:动脉血因氧合血红蛋白(HbO2)含量高而呈鲜红色,静脉血因还原血红蛋白(Hbred)含量高而呈暗红色。严重 CO 中毒,氰化物中毒呈樱红色,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是由于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带负电荷(zata电位)
黏滞性:黏度主要与 HCT 和血浆黏度有关。血浆黏度主要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球蛋白有关,它们浓度越高, 血黏度越高。健康成人全血黏度为生理盐水的 4~5 倍,血浆黏度为生理盐水的 1.6 倍左右。
(5)比密:血液比密男性为 1.055~1.063,女性为 1.051~1.060;血浆比密为 1.025~1.030,血细胞为 1.090。
渗透压: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为晶体渗透压,与血浆中的晶体物质有关,特别是电解质。正常人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Osm(kg·H2O)。
pH:正常人血浆 pH 为 7.35~7.45。(重点)
二、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保存与处理 1、采血的方法和部位: 皮肤采血一人一针,WHO 推荐成人使用左手无名指内侧。婴幼儿选用足跟;静脉采血成人选用肘部静脉(压脉带不捆绑不超过 1 分钟)。真空采血法是 ICSH 推荐的采血方法,也是临床常用的采血方法。
★手工法做血常规时,采血的顺序依次为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型鉴定。
2、普通采血注意事项:为了避免溶血应注意①注射器和容器必须干燥;②抽血时避免气泡产生;③抽血完毕后拔下针 头再把血沿管壁注入容器;④禁止用力震荡试管;⑤血小板功能试验应使用塑料注射器或经硅化处理后的试管;⑥压脉带捆绑不能超过 1 分钟。
3、溶血对 K+的影响最大,对酶类影响也大,尤其是 LDH。
4、血液标本若不能及时检查,血液应室温保存。虽然 4℃可延长血液贮存,但会影响 PLT 和 MPV 值。
5、血液标本的抗凝:①血细胞计数用 EDTA-K2(不适凝血和血小板功能检查)抗凝,紫盖;②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HCT 用肝素(不适凝血检查和白细胞计数)抗凝,绿盖;③凝血因子测定用枸橼酸钠抗凝,比例是 1:9,蓝某某。④血沉测定用枸橼酸钠抗凝,比例是 1:4,黑盖。⑤血糖测定用氟化钠抗凝,灰盖;⑥血钙用肝素抗凝。⑦双草酸盐抗凝剂由草酸钾和草酸铵按照 2:3 比例配合而成,前者可使红细胞体积变小,后者反之。
6、血涂片的制备:①一张良好的血涂片应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细胞分布均匀、边缘整齐、两侧有一定空隙,血膜占玻片的 2/3;②HCT 增高,应使用小血滴、小角度、慢推。HCT 低时,反之。
三、血细胞染色
1、瑞氏染色(Wright)是血涂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瑞氏染液由碱性亚甲蓝,酸性伊红,甲醇(有机溶剂、脱水、固定)组成;
细胞的着色既有物理吸附作用又有化学亲和作用;
碱性环境中细胞带负电,与碱性染料亚甲蓝结合偏蓝。酸性环境中细胞带正电,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偏红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各种抗凝剂的抗凝原理,以及注意事项,适合哪些检测以及不适合哪些检测
N/E/B/L/M升高减低的临床意义,参考范围
红细胞的异常形态(2019/2018)大题
中性粒细胞的异常形态
淋巴细胞的异常形态(今年大题)很多人都被打得措手不及,所以说专接本没有取巧,不要说我以为这道题不重要就不去看,更改不要去自己预测考试题目,你能想到的出题老师都可以想到,对每一个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牢牢掌握才是王道。
上面的是必须背的,有些在上午已经发过照片了,就不和大家一一总结了,时间有些仓促,有不完整的还望大家提醒
今天复习到的一二节知识点,特别重要,每一个知识点都不能放过,一定要多看多背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医学检验基础重点知识点自整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医学检验基础重点知识点自整理由用户“mengwanhuAMD”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