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疫情对经济影响》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疫情对经济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于九省通衢XX发源,又正值新春佳节,大批人口流动之时,大有席卷全国之势。目前,疫情带来的恐慌情绪仍在蔓延,经济领域尤甚。我们看到,不乏有大V发出“中小企业生死一线”“远超非典疫情和中美贸易战影响” “2020年GDP增速将低至5%以下”之类论点。近日,欧美股市的大幅下跌,世界卫生组织将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国际公共卫生事件(PHEIC)”,进一步加重了这种悲观情绪。 造成悲观情绪的原因,我们认为,源于此次疫情影响的经济领域,多为与大众息息相关的消费领域。这种影响打破了许多人习惯了的生活场景,譬如人声鼎沸的商场变得空无一人,出境游被取消,国内景点纷纷关闭。在这些容易被我们感知的领域,人们的神经往往格外敏感,也容易迅速做出判断,此次疫情带来的影响非比寻常。 生产领域的波动是隐性的,社会对其感知是滞后的,当经上下游传导至全产业链时,往往已经是局势十分危急的时刻,其影响也往往大于我们的预估。与此相对,消费领域的波动更加显性,大众可以迅速感知,虽然也有影响,但往往低于前期预估。 举例来说,贸易战期间制造业企业利润压缩,纷纷调减生产计划,***小型企业遇困倒闭,但在线上消费持续高某某,线下游购娱人潮涌动的掩盖下,让许多人产生贸易战不过如此的错觉。与此相对,近日一篇“西贝需贷款为员工发放工资”的文章,让无数人发出经济大局已然崩坏至此的感慨。 因此,尽管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处于较大的下行压力,此次疫情又刚巧爆发于春节这一特殊消费时点,但我国的经济体量和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较2003年有了长足的增长,需要正视疫情影响,但大可不必过分悲观。一、新冠疫情中需要正视的影响 新冠疫情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大大超过非典时期。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更强,而且疫情爆发期恰逢春节,人口流动性远胜爆发于2-5月的“非典”时期,导致新冠疫情的传播可能性和公众的恐慌程度大大加强,截至2020年1月31日24时,全国共发现确诊病例11791例。并且,此次政府响应也大大快于、强于非典时期,在疫情传播的初级阶段,各省便纷纷及时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阻断疑似病例人群传播途径,当然这些应对措施违背了春节团圆、举家旅游等传统消费习惯,对“春节经济”涉及的产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但在此特殊时点,也只能“要短痛不要长痛”。非典疫情主要影响2003年二季度的经济,较一季度大幅快速回落2个百分点,为9.1%;新冠病毒的影响主要为2020年一季度,预计对一季度GDP的负面作用在2-3个百分点。 新冠疫情对于传统“节日经济”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破坏力。从“非典”的经验来看,疫情对经济的直接影响主要集中在交通、旅游、娱乐文教、零售等第三产业。(1)交通运输行业。2020年春运旅客总量较2019年出现大幅回落,春运前20日(1月10日-29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12.29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11.9%,预计在2月2日及2月8日后大部分企业正式返工,预计发送旅客总数仍将有10亿人次以上,整体来看,一季度全国旅客人数将出现15%以上的回落,从全年看,预计将导致全年4-5%的降幅。(2)旅游行业。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2020年春节受疫情影响,春节黄金周旅游基本停滞,若无疫情,旅游收入2020年或保持2019年的高某某,直接损失将超过5500亿元,在疫情结束前旅游行业将持续受到影响,一季度旅游收入将出现大幅回落;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们给出的政策建议如下:1、加大疫情相关财政支出,提高对疫情相关研发、治疗、防疫物资、医护人员补助的财政补助范围和补助力度。2、适当减免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第三产业企业,例如交运、旅游、餐饮、住宿、文娱等行业的一季度税收。3、对于受疫区供应链影响正常生产的制造业企业,适当减免一季度税收,地方重点扶持行业给予特殊财政补贴。
4、适当降低社保缴费率,养老、医疗缴费率,降低企业负担。5、货币政策适度降准降息,给予特殊时期还本付息延期支持,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提供额外的信贷支持。6、强化公共管理中信息的公XX和透明化,加强舆论监督,疫情过后强化官员问责,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疫情对经济影响》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疫情对经济影响由用户“tys1974”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