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初二上期物理基础知识课前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一章 测 量
1、物理学学习的内容是: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以及物质结构等知识。
学习物理、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2、(1)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2)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长度单位的换算:
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
3.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②放:刻度尺要沿着被测长度放,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放,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起点。
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④记录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
4.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测量误差。
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可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2)改进测量方法;(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5、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1h=60min 1min=60s
1s=1000ms 1ms=1000μs
1μs=1000ns
人体脉搏每分钟跳动60-100次左右。
6、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7、钟摆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一次的时间越长;而跟摆球的轻重、摆的角度(摆动幅度)无关。
探究摆的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人说话--声带振动;蚊子发声--翅膀振动;
弦乐器--琴弦振动;吹笛子--笛内空气振动;
吹口琴---弹簧片振动。
3.声音能通过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效果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效果比气体中好。
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4. 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在15℃的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
5.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
人耳能分辨回声和原声的最小时间间隔是0.1 s,如果不到0.1 s,回声将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6.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7.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发声体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8.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时间的比值叫做频率 ,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 Hz
物体1秒振动5次,则频率f=5 Hz
人的发声范围是85-1100Hz
人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
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高
女生的音调比男生高。
10.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反之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1.琴弦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程度有关
实验结论:
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粗细和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越长音调越低
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长短和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越粗音调越低
音调与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长短和粗细相同时,琴弦越松音调越低
12.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单位:分贝(dB)
13、声音的响度跟跟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到声源的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
14.增大响度的方法:1增大振幅、2减小到声源的距离、3减小声音的分散(把手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常见绝缘体有塑料、陶瓷、玻璃、橡胶、油、纯净水、干燥的空气等
22、材料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这类材料称为半导体材料,有:锗、硅、砷化镓 。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23、容易导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常见热的良导体:各种金属
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叫热的不良导体,常见热的不良导体:空气、木块、塑料
24、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钻石)。
铅笔硬度大小排列:6B-9H等十七种。测量硬度的工具是硬度机
25、新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隐性材料。
隐性材料应用于隐形飞机、隐形坦克等军事上
半导体材料应用于二极管、三极管
超导材料应用于磁悬浮列车
纳米技术应用于“量子磁盘”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初二上期物理基础知识课前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初二上期物理基础知识课前读由用户“给我习惯”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