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1 古诗三首(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七单元
本单元以“报效祖国”为主题,包含《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习作:写信”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均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其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都是以主要人物的言行来体现人物的品质的。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品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单元习作是“写信”,在关注书信格式的同时,还要注意书信的内容以及书信的对象。“语文园地”主要是学生之间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会正确运用成语,学会使用反问句。背诵、积累古诗。
内容
课时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2
《出塞》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生活的渴望与期盼。《凉州词》描写了出征前将士们开怀畅饮的场面,表现出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情怀。《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1.会认30个生字,会写“塞、秦”等23个字,读准“将、宁、要”3个多音字,会写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边塞诗”的特点。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学习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胸怀和抱负,梅兰芳坚贞不屈的可贵品质,激发学生立志读书,热爱祖国的情感。
4.对比朗读,体会延安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为中华
之崛起而读书
2
文章主要叙述了少年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见到一位妇女被欺负却无处说理,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
梅兰芳
蓄须
1
这篇课文讲述了梅兰芳为了表达对日寇的抗议,找很多借口,留起胡须,最后不惜自伤身体,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事。
延安,我把你追寻
1
这是一首歌颂延安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以及对延安的向往之情。
习作
2
写信
1.知悉写信的格式,学会写信。
2.与同学交流写信的注意事项。
语文园地
1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1.交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正确运用表现革命烈士的成语,学会运用反问句。
3.背诵《别董大》,积累有关别离的诗句。
21古诗三首
1.会认“塞、秦”等4个生字,会写“塞、秦、征”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将”的读音和意思。理解“飞将、沙场、人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边读边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
4.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
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难点
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意。
1.字词教学
本课的生字教学,会认字有4个,要掌握的多音字1个,会写字10个。读音方面:其中“项、雄”是三拼音节,特别注意“征”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
识字、写字方面:左右结构的字有“征、词、催、醉、雄、项”。 “催”是易某某,学生容易把单人旁写成双人旁。
记忆生字方面:可以采用两个熟字相加,如“工+页=项”;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法,如“摧——催”。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放手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自学,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如《出塞》一诗中,引导学生根据诗意想象边塞的情景,学生畅所欲言,描绘出一幅孤寂、萧瑟的画面。
二、采用读悟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时,我采用读悟结合的方法,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划出古诗朗读的节奏,同时,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时代相差较远的资料,以便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不足之处。
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一,表现在设问时还缺乏对学生情况的调查,有些问题学生回答时似是而非,有的是答非所问。其二,学生的见识较少,在引导品读悟情时挖掘得不够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有老师代答;再有,由于时间紧,让学生带着感情诵读时间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注意改进,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21 古诗三首(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21 古诗三首(教案)由用户“xu412301790”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