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推进人才治理现代化的机制与路径》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理论】推进人才治理现代化的机制与路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国家制度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指明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方向与路径。人才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点领域,要把坚持和完善人才制度体系放到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统筹推进,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人才制度体系,推进人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挥我国党管人才的独特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党管人才是我国人才制度的独特优势,是推进人才治理现代化的政治保障和制度保证。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针对党的领导弱化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领导一切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新时代坚持党管人才,首先必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宏观层面上构建一个制度构架,完善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体制,发挥党在推动人才治理中的集聚力、协调力和感召力,准确把握好人才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方向,抓好人才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大事,强化对新时代人才的政治吸纳政.和治引领,统筹、用好社会各类人才资源,确保新时代人才治理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把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在党和国家的周围,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明确党管人才的目的和重点。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改进党管人才方法,真正做到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由此可见,党管人才的目的是用好用活人才。坚持党管人才,不是把人才管起来,而是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扫除人才发展的各种阻碍,采取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更好激发人才创造活力,释放人才最大效能,引导广大人才群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价值。党管人才的重点是党在人才发展治理中要谋大局、抓关键、管大事,核心是密切党与人才的联系。作为党管人才的责任主体,各级党委要发挥领导作用,针对人才治理领域的新形势新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内涵,不断提升人才治理现代化程度。
坚持党管人才与依法治才相结合。新时代推进人才治理现代化,要坚持党管人才与依法治才相结合,注重发挥法治的作用,推进人才治理的法治化。第一,加大人才治理立法力度。从世界范围看,依法治才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先进经验,美、德等国家重视人才管理领域立法,注重以完备法律法规来开发、管理和保障人才。现代人才治理需要更有力的法律保障,而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现代人才治理的重要依托和法治保障。目前,我国人才治理立法欠缺,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才治理现代化。因此,必须站在推进人才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及时梳理有关人才工作的法律法规,围绕人才工作各个环节,加大人才治理立法力度,研究制订促进人才开发、人才评价、人才流动、人才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进人才治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推进人才治理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第二,加强人才工作执法和监督力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由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诸多环节组成的完整“链条”。坚持依法治才,要加强人才工作执法和监督力度,保证人才法律法规的严格实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于人才治理的一切领域,将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流动、保障和权利救济等全过程纳入法治轨道,推进人才治理的法治化。
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才治理机制
在现代人才治理工作中,发挥我国制度的独特优势,必须深化人才发展治理体制改革,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才治理机制,推进人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体制,在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职能部门对人才资源直接配置的同时,必须充分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将人才资源配置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同时,要遵循、认识、运用人才成长规律,推动人才治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人人皆可成才,并人尽其才。
坚持需求导向,注重动态治理与柔性治理相结合。人才治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因此,新时代人才发展治理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动态治理与柔性治理相结合。第一,实施需求导向的动态治理。新时代的人才发展治理,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积累并不断更新人才资源。只有坚持需求导向,构建切实有效的人才发展动态治理机制,才能把我国人才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人才的竞争力。要加快人才制度政.和策创新,适时调整人才政策,按需培养人才;坚持人才以用为本,精准引进高端人才和急缺人才,补齐人才短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动态管理,实现人才发展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构建人才治理的新机制。第二,实施开放包容的柔性治理。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跨国流动的速度加快、周期缩短,人才供给的质量已经成为决定全球化价值链提升的关键因素。这种趋势和特征将对人才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实施开放包容的柔性治理,尊重个体的智慧和自由,营造多元文化的人才治理生态环境,通过实施柔性治理提升国家人才政策开放度和人才包某某,以吸引并留住人才和智慧。
坚持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新时代人才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委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围绕人才治理目标,针对人才发展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人才协同治理机制。第一,各级党委政府既要“统”得住又要“放”得下。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统揽全局,依据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研究人才发展治理战略思想、制定人才发展总体规划等。同时要敢于在“放”字上求突破,加快推进人才发展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把人才评价权、使用权“放”给用人主体,建立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育才引才用才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高效配置。第二,赋予用人主体更大的自主权。***,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用人主体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元性,对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评价具有差异性,只有赋予相应的用人自主权,才能更好发挥用人主体的主导作用。针对目前我国用人主体自主权落实不够等突出问题,要消除政府过度干预,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育才、引才、用才的自主权,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人才多元投入新机制,推动人力资本的多元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第三,培育社会组织和中介服务机构。推进人才治理现代化,要大力推进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改革,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评价激励职能,为各类人才提供全方面、多层次保障服务。第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具有联系、团结和服务人才的独特优势,在人才治理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因此,推进人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力量要“参”得进、“担”得起。
来源:《中国人才》2020年第3期
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推进人才治理现代化的机制与路径》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推进人才治理现代化的机制与路径由用户“Qq865286973”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